周哲可谓比之天书数代精英更强,不单单是实力的问题,还有他获取资源的办法,和他们比发展?不,他直接抢夺别人数百年,乃至近千年的积累。
天宇阁,覆灭后成了他私人武装的武器库,山东道的灾民,成了他的人才库,难怪他要收拢那么多孤儿难民,莫非不是图谋盛大还会是什么?
程洛洛越想,眼睛越亮,她似乎找到了,找到了一条真正能扳倒周哲的办法。
“传令下去,联系乾坤,剑宗,凌霄阁的执事。他们掌门的决断,应该到来了。”
。。。。。。
京城里,李九阳心惊了几天,但却发现似乎各家除了交头接耳并未采取什么行动,才安心下来。
但是朝堂之上,一封奏折,打破了平静。
“忠勇侯周哲,结党营私,蓄养死士,意图不轨。”
这封奏折是来自史福来的奏折,本就撕开了脸,他更是无所畏惧,李池也觉得朝堂上需要一些不同的声音。
可说周哲这些个罪名,似乎太重了,结党?结党了你们还能跳的这么欢实?蓄养死士?那些可都是和他一同杀出来的战友,打仗悍不畏死,哪里是死士了?
这番话,算是郑通为周哲这个老朋友所能说的,他也知道,想成为范文良那样的国士,便要凡事秉公。
李池,也觉得这话是不错,太小题大做了。平时说说周哲狂妄,行为悖逆,可大可小也就罢了,这事,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史福来当然不甘心,这可是商量好的奏折。
“山东道大乱,河东道大乱,数千孤儿,皆被其所养。据我所知,那些孤儿每日用度吃喝不下数十粮票,所用武器甲胄皆是河西出产的精品,整日修习杀伐之道。还不是死士么?”
这话一出,朝堂上一片安静,李池更是皱起了眉头,他比史福来想的更深。
周哲这是要干嘛?三四千的弟子,莫非,是想开山立派?若是数年之后,这些人都成了军中干将,那大盛还是李氏大盛么?
史福来口若悬河说了个不停,李池一掌拍在了桌案上。
“胡说八道。退朝。”
散朝了,不少官员都没当这是回事,反正史福来这个不着调的一个月来这么一次奏折专门和周哲过不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可敏感性很高的郑通和窦德仁却不这么想,皇帝那喊出退朝前的谨慎思索的样子就知道,他上心了。
“郑公?这事?”
郑通摇摇头:“只希望不再有后续的风波,这两天,都看好了。”
窦德仁点头,两人散去,看好了什么?自然是他手下的那群言官,别再有什么不切实际的东西传出来,让这事扩大化。
但是这两人,都低估了一个皇帝疑心。
李池刚回到书房,思索了半刻钟便召唤了黄却问道
“天书,有个书院?不是收留那些难民孤儿的么?至今,那些难民孤儿也算长大了,他们还在书院么?”
黄却自然是有什么回答什么:“是!他们算是天书的几名弟子,哦!对了,忠勇侯的那个徒弟,星辰郡主,就在书院里面。我上次还去看过一次,见着他们操练军阵,有模有样的,恭喜陛下得一臂助。”
李池盯着黄却,却不说话了。这些记名弟子就是准天书成员了,每日受周哲的恩养,每日军阵操演,不是死士还会是什么?而若是周哲把天书扩大化,开山立派呢?
想到这里,李池更是小心谨慎,他觉得,天书,似乎尾大不掉了。
半晌,他才问道:“天书的书院现在何人在操持?”
“一名禁军退役的军官,好像是姓魏,哦!对了,他还是天道门掌门小吴先生的岳丈。”
关门错节,全是要害,李池越听越心惊肉跳。
天道门是什么?他们说的有时候比皇帝还管用,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天道,天下人都相信的天道。若是吴书道和周哲联合,那吴书道只要说一句对李氏不利的话。
李池有些背脊发凉,他觉得,事情已经失去了他的掌控。
皇帝最怕的就是什么?失去掌控的感觉。而现在的情况,李池已经完整的感觉到了。
他想调用军队,禁军的统领是天书的,内卫?现在统领的是李九阳,即使让他的勋戚去,那些骄兵悍将能听么?
龙泉关?守将可是陈元厚,周哲的师傅,其他几个省道的驻军?
河西那个关西海就是周哲一手弄上来的,山东道的齐鹿,更是周哲的老上司,而河南道的王运,和周哲交情莫逆。
越想越心惊,李池手脚冰凉,他似乎觉得只要周哲一声令下,天下易主。
他能用的,似乎只有眼前的宦官和那些大内侍卫。
“黄却,今年角斗场办的如何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