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商不凡的音乐作品,音乐是高尚优雅的,是要有人生阅历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灵的声音,以商不凡的条件,如何做到的?十几首歌中风格迥异,还有很多女性视角的经典作品,这些是一个13岁男孩能写出来的?
质疑商不凡的作品,武侠就不谈了,《西游记》的恢弘大气,那苍劲的笔力,对古文化的理解,是一个13岁孩童能驾驭的?这中间是否有什么隐情呢?
质疑大商文娱实际拥有者,这背后是否有人借商不凡的状元之名,故意搞出来的?这是对大明人才的捧杀和扼杀,大家是不是感到痛惜和反思?
一条条分析头头是道,列举了很多证据来印证,最后言语非常犀利,呼吁大家抵制大商文娱,抵制商不凡,抵制商不凡背后的团队,用不光彩的手段进入文娱圈,失去了应有的行业规则。
随着这一片评论的出现,这则评论迅速占据了各大新闻平台的头条位置。
网上已经是一片质疑,在有心人的引导下,质疑的人越来越多,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你跟我说,一个13岁的孩童,聪明妖孽,能在高考中拿下全国满分状元,这个大家可以相信,毕竟高考现在是没办法作弊的,有监控录像可查。
这则帖子的高明之处也就在这里,充分肯定了商不凡的聪明才智,只拿他高考状元的名声说是。
毕竟,你是高考状元,那要用多少时间学习?13岁的你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吧。那么,你哪来的时间学乐器、学填词、学谱曲?这些都是很专业的东西,没有天赋,还真玩不转。
除了写歌,你还会写,你写的,从故事情节,到整体架构,再到笔法的老练,再到蕴含的深意,岂是一个13岁孩子能有的?没有足够的人数阅历,岂能文章天成,比老一辈的著名作家都不遑多让,这点不能不让大家猜疑。
有着两项还不算,你策划综艺,还会导演,拍出来的《舌尖》,是那么的美轮美奂,其中把华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运用的拍摄手法也是惊为天人,这是怎么做到的?13岁没有专业教导,专业学习,能无师自通?
最让人觉得破绽百出的是,《舌尖》里面,很多东西是需要时间沉淀,还有季节变换的,这是短短时间能拍摄出来的,那么多地点,那么多不同素材,一个半月?糊弄鬼呢?
最后有人还把刘若曦拉出来,因为刘若曦的家族,在杭省属于豪门大族,在当地影响力颇高。
可刘若曦在遇到商不凡之前,人品不行,在圈内很不受欢迎,著名的作词作曲人都不愿意与其合作,可遇到商不凡之后,轻易被13岁孩子忽悠?
这其中是否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交易?是否是动用了一些特殊关系才有现在的局面?
杨蜜在圈内原先只是六星艺人,童星出道,家里也不是有权有势,圈内的人脉也就那样,大部分圈内资源都出自鸿程娱乐。
杨蜜把自己的弟弟带入文娱圈,这点没有毛病。可商不凡这才接触文娱圈,他和杨蜜加起来能认识多少人?这些能力从何而来?
一条条疑点,一条条质疑,一条条分析,让大家看得很是赞同,阴谋论充斥整个网络,还有不少直接指出是钱权交易,或者是状元郎被利用,或者是状元郎被胁迫,毕竟商不凡除了状元之名,其他的实在平凡。
网络上的风向,经过一早上的发酵,在有心的引导下,上午11点的时候已经是一边倒的趋势。
在横店,大商文娱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记者,这些记者都等待着采访,因为大商文娱到现在还没有出来公告,这不得不让人猜测与好奇。
还有一部分记者在商不凡住的小区门口蹲点,就等待商不凡出来,好第一时间采访,因为现在只要是关于商不凡的新闻,绝对是头条,只要采访到了,那么升职加薪不远矣。
外界的质疑没有得到回答,鸿程娱乐那边再次有所动作,旗下不少艺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致表示怀疑,一致发声希望文娱圈要走正途,因为艺人是公共人物,一言一行都会造成很大影响。
鸿程娱乐的艺人下场,加上交好的文娱公司,一些小型娱乐公司为了搭上鸿程娱乐,不少艺人纷纷发声。
一时间网络上带起节奏,越描越黑,口水战一直持续着,商不凡的粉丝—凡楼里面忠实粉丝只剩下不足三万人,这部分人还在坚持为偶像发声,只是人数太少,起不到多大作用。
粉丝们急的团团转,只是他们联系不到商不凡,犹如无根浮萍。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