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八百里加急,六日之后,梁国的国书终于送达到了姜国国都,姜王看过国书之后,万分震惊,王宫文武百官皆是惶恐不已。
“梁国将起十万大军征讨姜国,以报使臣之死的国耻仇恨,除非在七日之内,交出杀害使臣的凶手冯铨与冯刚两人。”读完国书之后,姜王立刻命令大将军柳忱派兵在全国搜捕冯铨与冯刚两人,同时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下令全国戒备,加强边关的防御,随时做好抵御外敌的战争准备。
柳忱领命之后,当即派出三千士兵,挨家挨户地搜寻,并贴出布告,全国通缉冯铨与冯刚两人。全国百姓都寄希望于柳忱能够在七日之内找到凶犯,给梁国一个交代,从而避免战祸。所有人都清楚,一旦梁国发起战争,十万大军征讨,对于姜国来说,无疑是灭国之灾。
柳忱先后又不断增兵搜捕,在全国搜寻了整整四天,搜遍了姜国每一寸土地,每一户人家,就连那些荒山野地,也都找遍了。可是,仍然没有找到冯铨与冯刚两人,他们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有人猜测,他们很可能逃离了姜国,可是自从不归山发生叛乱以来,柳忱大将军便加强了边关的守卫,可是,一连十几日以来,边关守卫情况一切正常,并没有任何人私自越过边关。可判断,冯铨与冯刚两人应该还没有离开姜国境内。
那么,他们又逃去了哪里了呢?柳忱苦恼万分,心中更是焦急不安。眼看离梁国给出的期限已经只剩下三天时间了,期限已到,姜国就要面临灭国之灾了。
姜国生死存亡,就在此时了。
……
柳忱不知道的是,冯铨与冯刚已经死了,他们的尸体也化成了血水,不可能再找得到了。这一切都是梁国布下的局,是为了征讨姜国找一个“师出有名”的借口罢了。
梁王自然清楚姜国是不可能交出两个已经“消失”的人,但他还是给了姜国七日的期限,一者是为了彰显梁国作为大国的仁慈,给姜国一个赎罪的“机会”,以免其他国家指责梁国做事太绝情,当然这个“机会”是不可能发生的;二者,梁国看似是给了姜国七日的期限,其实,梁国是利用这七天的时间来调遣兵马,毕竟十万大军可不是说发兵,就能立刻出征的,需要时间来调集,而且还要准备粮草等后勤。
为了渲染复仇的氛围,梁王还下令为使臣程俞举行了浩浩荡荡的国葬,并发出布告,告知全国百姓,“程俞代表梁国出使姜国,惨遭姜国贼人所杀,而姜国却纵容凶手逍遥法外,视梁国使臣性命如草芥,这是对梁国的侮辱。不报此仇,梁国的尊严何在!”
经过梁王的煽动,举国愤怒,复仇的情绪日渐暴涨,士兵们更是叫嚣“誓要杀尽所有姜国人,抢光他们所有的土地和财产。”
相比于姜国的土地和财产,梁王更想得到的是姜国的边界山,因为那里蕴藏着比黄金还要宝贵的铠铁矿。梁国已经筹划好了一切,只等七日期限一到,便发兵十万,征讨姜国。
……
这几日,整个姜国陷入了一种恐怖的氛围,人人皆是惶恐不安,商家无心做生意,农民无心种地,就连修武学院的学员们也是无心修炼,很多人都回到了家里,学院只得宣布停课。
街市上的店铺都关上了大门,国都一片凄凉的萧条。走在人迹稀少的街上,杨名心中满是忧虑不安,他疾步穿过街道,来到了大将军府。
“修武学院学生杨名,特来求见柳忱大将军,烦请通告。”杨名向将军府的门卫表明了身份。
然而,门卫对少年区区学员的身份十分轻视,冷言说道:“近几日,大将军事务繁忙,不见外人。”
说完便挥了挥手,一副赶人走的样子。
“学生有十分要紧的事情要找大将军,劳您通告一声。”杨名不死心,拱起双手,请求说道。
“哼,少胡说八道了,区区一个学员找大将军能有什么事情?快走,大将军可没有闲工夫理会你小子。”说着,门卫便推起杨名的身子,要赶他离开。
“既然我好言说话,你不听,那就别怪我无礼了。”
既然对方不客气,那么杨名也只好不客气了,正是以礼还礼,以无礼还无礼。
“臭小子,你想干什么,这可是大将军府。”说着,门卫便是要拔出腰间的佩刀,可是他的刀刚拔出鞘,就被杨名用手一推,又推回了刀鞘之内,然后杨名纵身一跳,踩着门卫的头,便是越进了大将军府内。
“来人啊,有人擅闯大将军府……”见状,门卫连忙大声呼喊,片刻之后,大将军府内的卫兵迅速冲了出来,几十人手持长矛,便是将杨名团团围住。
眉毛微皱,杨名环顾了一眼卫兵,右手轻轻握起,正欲拔剑,准备硬闯之时,忽然听得卫兵身后传来一道熟悉而又高傲的声音。
“杨名,你胆子不小啊,竟然敢闯我将军府。”话音一落,卫兵便自动让开一条路,柳千煜双手负于身后,缓缓走了过来。
“柳千煜,见到你可太好了。”见到熟人之后,杨名松了一口气,旋即向他说道:“你误会了,我是有要事来求见你父亲的。”
“什么?”柳千煜身体前倾,装出一副没听清楚的样子,然后,突然高声向卫兵们喊道:“你说你闯进将军府,是要盗取我父亲的宝剑。”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