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乱世争鸣> 第二卷:战端起 第三十六章:终于走到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卷:战端起 第三十六章:终于走到了(2 / 2)

孙默瞳孔放大,大声叫道:“拦住他”

临近的几个兵卒想上前阻拦,可惜为时已晚,匕首刺进咽喉,门主的喉咙发出“哼,吼“的声音,那感觉就像是含着水,紧接着,他的身子就无力的瘫倒在地。

孙默提戈走了过来,对着尸体摇摇头。

……

平隶郡,一个身穿道袍的人站在干梆梆的土地上。

不错,好消息是,自己似乎到了,坏消息是自己似乎来晚了。

张宰踏上平隶郡的时候,西面已经燃起烽烟,北面已经烧起山火。

作为太熙宫的宫主,宏渊国道家的领头人,张宰总是觉得自己还不够资格。

想当初尹喜为求得老子受教,煞费苦心,而现在自己的道心却止步不前,一路上走来,那本手抄半的竹简道德经,都快要被自己翻烂了,但每次看完后,他还是有新的感悟。

真是苍天不负苦心人!尹喜终于有一天迎接到了这位大耳长须,仙风道骨,气宇超凡的智者。尹喜遂执弟子礼恭敬拜见,引请这位对后世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老子”,到自己终南山隐修的草楼中去栖鹤驻修。乱世之下能遇到这么一个好学的有志青年,老子也很高兴,于是收下了这个弟子,为其讲解道德真旨。

过不了多久,老子想继续自己的西行之路了,尹喜觉得这样一位智者不留下点什么太可惜了,就对老子请求说“您管了这么多年的书,马上就要隐居了,请勉为其难为我们写本书吧,好让更多的后学者能够有机会继承学习您的思想,追求大道。”

老子感其诚心诚意,遂将自己对天地、世界、万事万物的细微的观察,深刻的剖析,精辟的认识,以简洁词句,“作《道德经》上下二卷”,五千余言,授予尹喜。

尹喜打开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顿时感觉很震撼,也有点迷惑,于是很小心的问:“道是什么,是不是很神秘?”

老子笑答:“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却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道德经·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尹喜又问:“那我应该怎么去做呢?”

老子说:“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道德经·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尹喜赶紧说:“我一定努力去学习、去实行,绝不大笑之。”

尹喜接着又问什么是“德”。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尹喜又问:“您说上士闻道应该勤而行之,怎么又提倡无为呢?”

老子说:“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道德经·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尹喜听完仍有很多疑惑,还想再问,老子说:“大道及其答案尽在这五千言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慢慢看吧。”随即跨上青牛,继续西行之路。

尹喜拜送老子离去,潜心学道,写了不少读后感,经过整理之后留下了《关尹子》一书,尹喜的哲学思想及戒律观基本上是沿着老子的学说方向发展的,他继续追求个性自由的“清静无为”被秦亡后的世人们列为先秦时十豪之一。

而庄子,被誉为老庄一派,庄子晚于老子,也有人说庄子是老子的继承者。

相传,老子的寿命相当长,晚年乘青牛而去也并没有人见到他逝去。乘青牛而去后,仍然归隐了数百年才西去。归隐过程中一直在找无衣钵传人。

找寻百年都无果,心灰意冷至商丘境内遇到一农妇难产。

说来也是奇怪,该产妇本该在三个月前生产,却一直没有临盆迹象,遍访名医也无果。直至老子路过,入室寻水喝,孩子竟然就呱呱坠地。

老子想来也是缘分,便就近住下,担任起这个孩子的启蒙老师来。

孩子三岁染恶疾,老子随即带着三岁稚童离开。这一走就是三十年,而立归来竟然是满腹经纶。三十年后,已经鲜有人记得,曾经有个鹤发童颜的老翁带走了一个身染恶疾的三岁稚童。

此人归来便开学布道,广收门徒,宣讲道德经,老子所著。一时间,老子的思想传遍坊间,民间开始广泛研习道德经。虽然,道德经只有五千字,却字字珠玑。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竟能悟出不同的概念,以此概念研习下去竟也能自成一派。有人说,人间所有的事都含在一部老子之中。

……

早年间,张宰他也像其他家一样,向元禾王推崇过黄老,甚至有一段时间内,宏渊采用了,那段时间,百姓安居乐业,国库日渐充沛。

但好景不长,二十多年前与沈国的一场大战,让黄老再次没落。

王道之说、兼爱非攻、变法强国等学说趁势兴起,自己那时也无心再争,便隐居在仁皇山上,效仿老子,收些徒弟,也得让这一身本事有个传承不是?

几个月前,他观星象,发现西方有长庚星,推断或有兵事,便启程赶往,但他一路上走走停停,几乎每到一个城池或乡里都要驻足下来呆一呆,这才导致了,比预想的要晚来很久的情况……

(本章完)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