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少府张崚、奉常张梓文演练过好几遍的流程,元禾王和群臣都穿着隆重的礼服,中尉董超等人头戴皮弁,插笏垂绅,助王上行射牛的礼仪,并奉献三牢。
紧接着,歌舞齐名,群臣入殿,几案上摆好了各种各样的精美食物,舞女们走进来伴着乐师的音乐跳舞。
群臣们纷纷起身,说一句祝贺的词,或是作诗一首,表达贺喜之意。
饭后,本以为要解散了的众人,却被元禾王叫住。
元禾王带着大家重新回到广场上,他站在大殿门口,看着面前的群臣,内心百感交集
“朕自接受王位以来,上安朝堂社稷,下谢黎民百姓,从军打仗、处理政务,使我宏渊国富民强,但,总有一件事,使朕茶不思、饭不想,此一事,便是恢复先祖霸业,称帝强国,使宏渊成为强大之国家。
故,朕不去泰山封禅,就在这宫内,就在这海内升平殿外,诸位双眼注视之下,我,张啸杀,称帝建元!”
不知谁带头喊一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紧接着,群臣山呼海啸般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怎么的,张啸杀就想到了当年秦始皇在泰山封禅时写的话: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予小子政,秦始皇帝,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已屠匈奴之国,踏氐羌之垒,籍邛都之城,通河西之壁,近不过旬月之役,远不离二时之劳,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云彻席卷,使子孙无馀灾。”
“而今外患已弭,予小子欲修内政,夙兴夜寐,建设长利。行封禅,一天下,使人心归秦,六合同风,九州同贯,望天祐之……”
自己这辈子,怕是成为不了他了,但宏渊王朝这个名字,总算是回来了,曾经的耻辱洗刷不掉,但我们可以在旁边,雕刻新的荣耀。
不知怎么地,天上缓缓开始飘落雪花,一片黑夹杂着一片白,那样缓慢的飘来。
“黑……黑雪,怕是不祥征兆吧……”一个文吏小声嘀咕。
这些人不知道的是,隔壁的隔壁,一个叫平隶郡的地方,那里的山火浓烟已经烧了半个多月了,笼罩的范围面积越来越大,不仅是耒阳郡,现在连琅荷郡的庭尧都受到了一些影响。
而愚昧的儒者和文吏,还把这些当做不祥征兆来看待。
张啸杀看着天空,沉默好一会才开口说道:“朕不是武乙,也不是宋康王……”
右丞相左擎听到朕这个字的时候,猛然抬起头,难以置信的盯着王上。
而其他群臣也都是这个表情,只有左丞相赵赫面不改色,继续弓着身子作揖听着张啸杀讲话。
殷商倒数第三代君主武乙,不满鬼巫把持朝政,为了证明天神的无能,便以兽皮为囊,盛血,举高而射,号为“射天”。结果就是武乙把皮囊射了一个大窟窿,血流不止,天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武乙于是宣称巫祝们终日拿来压他的“天”是个窝囊废。
但后来,武乙却在一次去渭水游猎时,活活被雷劈死了,人们都说,这是因为他对天神不敬招致的厄运。
殷商的后代宋康王似乎继承了祖先的疯狂,也做了类似的事,但宋国很快就被齐国灭亡了,子姓社稷就此绝灭,人们也说这是不敬天而引来的惩罚。
元禾王虽自视甚高,不可一世,但他不是疯子。
若冒犯他的是个人,轻轻一句话,便能夷其三族,抹去他存在的一切痕迹。
若忤逆他的是藩国,他会派遣大军征讨,灭其国,夷其社稷,让世人知道,什么叫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他已经是皇帝了,可以为所欲为,做自己一切想做的事情,谁都不能杵逆他。
但皇帝唯独奈何不得的,就是天了。
注释:
郎中令,官名。始置于秦,为九卿之一,掌宫廷侍卫。汉初沿置,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职。郎中令的属官有负责议论的大夫;负责宾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谒者;供奉宫廷、等待受职的诸郎;以及期门、羽林等禁卫军。
郎中令的职掌也比较复杂,职掌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主要职掌和其它职掌。主要职掌包括宿卫警备、管理郎官、备顾问应对,劝谏得失、郊祀掌三献、拜诸侯王公宣读策书。
卫尉为官名。秦置,掌率卫士守卫宫禁。汉沿置,秩中二千石,为九卿之一,有丞。
稷下学院: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在此期间,学术著作相继问世。有《宋子》、《田子》、《蜗子》、《捷子》等,今已亡佚。另《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周官》等书之编撰,亦有稷下之士的参与。由于不少人是善于把学术和政治结合起来游说当权者的能手,故在宣王时受上大夫称号之稷下士多达七十六人。
稷下学宫的存在,曾为当时段“百家争鸣”开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先秦时期学术文化的繁荣。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孟轲)、淳于髡、邹子(邹衍)、田骈、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接子、季真、涓子(环渊)、彭蒙、尹文子(尹文)、田巴、儿说、鲁连子(鲁仲连)、驺子(驺奭)、荀子(荀况)等。
稷下学宫的学术博大精深,包含了当时各家各派的思想。
就儒学而言,曾在稷下学宫中有影响的儒家学者,有孟子。《盐铁论·论儒》中记:“齐宣王褒儒尊学,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论职而论国事。荀子,则是稷下学宫的最后一个大师。荀子曾三出三进于稷下,历时数十载,并曾三为祭酒主持学宫的工作,形成为有别于邹鲁儒学的学说。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