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孙吴演义> 第9章 孙坚归葬至曲阿 孙策率兵攻庐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孙坚归葬至曲阿 孙策率兵攻庐江(2 / 2)

祖郎道:“好大口气,既有此言,吾便等汝再来!”

孙策不复再言,只得忍痛领着残存离去。孙策首次召兵受挫,心知创业之艰难,然并莫灰心。

孙策首召兵被祖郎所袭,心道,如再往召,恐也难成于事,没奈只得再往见袁术,说明事由,且涕泣拜求,痛述父孙坚为忠心追随他,而捐躯战场的旧事。

袁术听后,内心有所触动。心道,如用孙策,如能与其父相同,为已效劳,那也未偿不是件好事。于是心机一时冲动道:“如此说来,可给还亡父一些部曲给汝。”

孙策当即谢道:“将军如此厚义,当即后报!”

袁术刚出口给孙策兵,后就觉得有些后悔,但话既出,也不好收回。又见孙策年青勇猛,不如好好利用,便再道:“其实亡父遗众甚少,吾拨出千余人与汝,汝当好好立功!”

孙策道:“多谢将军!”

此后袁术吩咐,就将孙坚遗众拨出千余部人,交孙策收领,但仍然不肯全给。表拜孙策为怀义校尉,且谓当迁任九江太守。

孙策拜谢而出,收集乃父旧部,自立一营,孙坚部将程普、韩当、黄盖等亦归麾下。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早年为郡吏,与程普、韩当一样,此前追随孙坚南征北伐。

孙策立营不久,营中有一骑士犯令私逃,此人想借于袁术之势,奔入袁术军,匿居内厩,孙策察知隐情,率兵掩捕,牵出斩首。

孙策恐触犯袁术,为此故特至袁术处谢罪。陈述其情,袁术听后,不但没怪罪孙策,反暗知孙策之魄力,便答道:“叛逃兵应当共恨,不杀何待?毋庸言谢!”

孙策得到袁术肯首,当即退下。以后军中始知孙策胆略,不敢轻视,更不会私逃。即便是袁术部将乔蕤、张勋,亦皆服策英明,相互敬礼。

此事之后,袁术尝自叹道:“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矣!”话虽如此,惟心中总不免怀忌。

袁术欺孙策年少,前承诺使孙策为九江太守,然终究不肯使孙策代任。却另用丹阳人陈纪接任,自食前言。孙策得知,自觉莫立战功,也不便相争,只得默默忍让过去。

会值袁术向庐江太守陆康,征米三万斛,不得如愿,便遣孙策领兵攻陆康。

袁术为激励孙策,即在孙策临行前与之释道:“日前错用陈纪,致负前言,今烦卿攻拔庐江,便当令卿为庐江守了!”孙策既又得袁术承诺,便不用再说,率兵往攻陆康。

陆康生为江南吴郡陆、顾、朱、张四大家族之一的陆家,手下兵士个个皆勇,见孙策攻来,连忙固城防守。因此,孙策军攻城,却遇城上守兵拼命死守,一时间射箭如雨,投石纷纷,孙策兵难攻上城墙。经战半晌,城终不能被破,孙策只得鸣鼓收兵,力战数次,庐江城不下。

孙策回忆起昔日困难之时,他曾拜访陆康,而陆康却不相见,只是叫主簿代见,那时陆康已是轻视孙策,孙策心道,如这次再不将城攻下,更是为他小觑。再说这也是他首次亲领兵为袁术征战,如拿不下庐江,在袁术军如何立足?

为引城中守兵出城来战,孙策遣人去城下骂战。

“汝等这此鼠辈,缩地城中,是何好汉?”

“如能出城,与吾辈一战,定将汝等擒住。”

……

而陆康却令全体将士坚守不出,违令者斩。故城中守军任其如何骂阵,不但不答,而且闭门不出,攻城之战一时间陷入了缰局。

孙策被逼无奈,只能在营中来回徘徊,一时也想不出破城之计。恰黄盖到达,见孙策满脸是愁,便献计道:“将军,强攻不能取胜,吾有一计,定能破城。”

孙策喜道:“哦,说来听听。”黄盖耳语孙策,如何如何,孙策连连点头。

旁晚,一箭带上一信件飞入城中,城中守兵得箭信,送与陆康,陆康展开一瞧,信曰:“吾等仍是吴郡陆、顾、朱、张家族子弟,前时因吾等有一人不服孙策,逃至袁术军,后被孙策所擒,孙策心恨,将其斩之。吾辈现只是敢怒不敢言,太守是吴郡陆家之人,故欲投之。约于今夜三更,吾辈必将反孙策,孙策营自乱,请陆太守可借机攻之,一举可擒孙策。”

陆康早闻孙策杀逃士之事,想到吴郡四大家子弟,同根连枝,亲如兄弟,有人被斩,确是怀恨,故而信之。又有庐江城长被围,城中粮渐少,一时又调请不到援兵,如此下去,城终不能守,如有相投,并乱孙策军,但可攻之。

夜来,陆康亲上城墙,以观其变。

时至三更,果见孙策军营,突然火光冲天,乱声大起,火光中隐见有兵士互相厮杀。

陆康见此,立刻令打开城门,引兵出击。谁知,孙策已率兵潜伏在城门两侧。城门一开,孙策就挥兵攻入城内,一番斩杀,陆康被擒,得百工、鼓吹(乐队)及部曲三万余人。

袁术得知庐江城已破,且生擒陆康,便指使孙策立斩陆康。孙策深知吴郡陆、顾、朱、张四大家族的关系,他们世代联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杀陆康等于得罪了吴郡四大家族。孙策对陆康虽曾有小觑,并自己而存怨恨,但他想到张纮让他“收兵吴会”,不想得罪于吴郡陆、顾、朱、张四大家族。然而袁术再三催促,孙策迫于袁术的压力,不得不将陆康斩于庐江城下。

孙策居有庐江全城,想得到袁术先前许诺兑现。然而袁术又一次食言,他召孙策回郡,另委故吏刘勋为庐江太守。这使孙策大失所望,他暗恨袁术,只因兵力未充,勉从袁术命。

刘勋赴庐江上任,孙策只得将千辛万苦攻得而来的庐江城交与刘勋,此事虽为袁术所为,心中却对刘勋也有怏怏不满,随后引兵返归。

适朝廷遣侍御史刘繇,东下为扬州刺史。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扬州治本在寿春,因寿春为袁术所据,乃改至曲阿,逐去丹阳太守吴景,及都尉孙贲,吴景与孙贲只退居历阳,报知袁术。

袁术愤不可遏,即使故吏惠衢为扬州刺史,更命吴景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共击刘繇,可见袁术心已无汉帝,公然攻击朝廷命官。刘繇令部将樊能、于麋、陈横居江津,张英屯当利口,分头防守,吴景等屡攻不克。

丹阳人朱治,前为孙坚校尉,他认为袁术政德不立,孙策为袁术所控,难以摆脱。得知吴景、孙贲战况后,也知袁术多次食言于孙策,就与孙策道:“可以助舅吴景为由,向袁术请求助战,收取江东,以图发展。”

孙策被他提醒,心道,这便是率军脱离袁术,在江东发展的绝佳机遇,于是孙策就进白袁术道:“亡父前在江东,本有旧惠,今愿助舅共略横江,横江得下,可招募土著人士,能得三万兵甲,上佐明公,天下可不难平定了!”

袁术知孙策由于自食其言,隐怀怨望。但闻刘繇据住曲阿,兵力不弱,且有会稽太守王朗,为刘繇后援,总道孙策未能与敌,乐得听他出去,败死无怨。遂令孙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事。

孙策得到袁术许可后,写信给吴景、孙贲道:“今征江东,未知君意云何耳?”

但这一举动,立即得到吴景、孙贲等人积极响应。孙策随即率部曲兵千余人,马数十匹,部署停当,即日启行,进兵江东。

这正是:人走茶凉乱世寒,男儿自立应当强。

羽毛已丰将飞天,空中无限宏图展。

评:孙坚仓亡,没托后事,使孙策莫能继领父部曲,承父军位。孙策只能依附袁术,乞父旧部。孙策再三泣泪请求,袁术只给部分孙坚旧部。袁术无德,收孙坚传国玉玺,并假诺言,激励孙策为已卖命。孙策立有战功,却得不到应有的封赏,为此,孙策借江东袁术溃败之机,请战助战,以脱袁术,谋求独立发展。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