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孙吴演义> 第13章 孙策连略江东城 刘繇败走王郎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孙策连略江东城 刘繇败走王郎逃(2 / 2)

刘繇见太史慈还在纠辩,便引怒意斥道:“此事就此罢了,后不能再有,汝若没吾之令,严禁再出!”

太史慈听后,心灰意冷,不再有言。

刘繇左右部将听闻太史慈被斥,也为他不平,他们暗自想到,太史慈如此勇猛,不但得不到奖赏,而且还受到责斥。于是人人心生二意,不愿替刘繇尽力,这使得曲阿城失守在即。

孙策经与太史慈一战,得知刘繇部下中确有勇猛者,便不敢轻视,也不敢冒然攻城。停顿数日,好作准备。

正当孙策与韩当研究攻城计策之时,黄盖突入帐道:“据刘繇军中传出,太史慈上次与吾等交战一次,不但没得到褒奖,反为刘繇痛斥。”

韩当惊道:“噢!?”

孙策接道:“此为好事,吾等破城在即。”

韩当、黄盖等不解看着孙策道:“何以见得?”

孙策道:“刘繇这样责斥太史慈,部将定会为太史慈不平,太史慈也会灰心懈体,不为出力,吾等攻城有望了。”

韩当这才猛醒道:“将军所言极是,太史慈如此猛将都得不到重用,吾观刘繇确实必败。”

孙策叹道:“惜太史慈不能为吾所用。”孙策之叹,有收服太史慈之意。

攻城准备一切停当,孙策率军对曲阿发起了最强的攻势。

刘繇也不示弱,率军防守,因守城准备较为充足,孙策军受到强力的抵抗,一时不能攻破曲阿。

正在焦虑之际,吴景来到孙策面前道:“我曾为丹阳太守,曾有许多旧识,可招为我用,曲阿城不难坚破。”

孙策道:“怎为我用?”

吴景道:“可射书信入城内,约同起义。”

孙策道:“善!”

于是吴景作劝降书,孙策阅后,置于箭头,射入城中。

箭书恰为本地曲阿守兵得到,他们展开箭书一瞧,见书为前太守吴景所写,信上大略内容为,汝等成兵守城,是为迫不得已,曲阿被围,城即将破,如能配合攻城,不但不究,而且将会立功,得到重赏。有意者可在今日三更时节,以举火炬为号,我军即上城墙,收复曲阿。

降书阅后,有几个是吴景旧识道:“吴太守曾为丹阳太守,说一不二,曲阿迟早要破,不如降了吴太守。”

又有几个人道:“想当初,太史慈英勇无比,与孙策大斗一场,不但没受到刘剌史的奖赏,反而受到重斥,不如就此降了,也能到重赏。”

兵吏听后,一致同意,暗暗地按劝降书约定,三更之时,举火炬为号,投降孙策。

时至三更,果见城墙上出现火炬,孙策悄悄发起攻城,先驱小兵试之,以防有诈,只见兵士轻易从云梯上攻上城墙,并没见到箭射投石。不一会又见城门被打开,孙策挥手领兵大进,守军见孙策军涌进,终不能抵御,城池很快被破。

由于刘繇终不会用人激励将士,使守城将士不能同心同德,以致曲阿失守。刘繇夜间闻到孙策兵杀进,就知曲阿城已破,只得领少数兵马奔走丹徒。太史慈没有跟随,只是西走泾县。

当然,投向孙策军的兵士,孙策兑现承诺,得到了孙策的重赏。这为吴景后来重新执掌丹阳,更好地赢得民心打下了基础。

刘繇来到丹徒,遂溯江南,想保住豫章,便驻守在彭泽。但先前的笮融被孙策驱逐,在秣陵县南不能立足,早先也带着残余逃到那里。笮融一到那里,就杀了当地太守朱皓,入居郡中。

刘繇闻知后,引起了极大的不满。认为太守朱皓无罪,笮融不应无故将他杀死,便率兵声讨笮融,但笮融已经立足,且有相当的实力,结果刘繇被笮融击败。

刘繇不甘失败,集合所属县兵,再攻笮融,笮融迎战,这次笮融兵败,遁入山中,后为山民所杀。

孙策占据曲阿,入城安民,秋毫无犯。又发檄文告诸县,凡刘繇、笮融等部曲来降者,一无所问,不究既往,如乐从军者,一人行,一门得免徭役。不乐从军者,决不强求,听任自便。

告令一出,旬日之间,四面云集,趋附甚众,约得现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孙策在江东形势急速转盛,军力大大加强。

孙策认为此地已平,便遣部将陈宝到阜陵迎回吴夫人和孙权等弟妹,仍还居曲阿,自引兵欲出徇会稽。

此时,正会吴中群盗昌绝,舅吴景道:“不如顺势先平吴中山越,然后南下。”

孙策听后摇了摇头,慨然道:“吴中山越盗贼,只有严白虎最强,但他素无大志,容易成擒。一旦会稽平定,再还扫严白虎等鼠辈,好似拉朽摧枯,值得这么费力么?”

吴景道:“山越是古代越国的遗民,他们依山地而居,刀耕火种,身形彪悍,骁勇善战,聚在山野,常盗寇乱世,使地不治,奈何?”

孙策道:“山越虽为彪悍,但历来各自为政,不能联合,不难歼灭。”

吴景这才觉得孙策所言不无道理,这才点了点头。于是孙策遂引众渡浙江,进军会稽。

会稽太守王朗听闻孙策率兵攻来,意欲出拒。功曹虞翻,谓孙策起兵东来,锐不可当,不如暂避其锋。王朗未肯听从,发兵拒敌,屯兵于固陵,孙策数次渡水攻战,但终不能克。

孙策叔父孙静见此,献计道:“王郎负阻城守,难可卒拔。查渎南去此数十里,而道径至其后也,宜从彼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吾当自率众为军前队,破之必矣,”

孙策从之,为使让王郎军放弃警惕,故意放风出去,即士兵喝了不洁之雨水,肚子疼痛,大生疾病,要用几百瓦缸盛水,且孙策令在夜间燃火,用以疑惑王郎军。自率分军与孙静夜投查渎道,此仍是王朗的后方。

孙策率兵袭高迁屯(浙江诸暨),王郎闻之大惊,立即遣故丹阳太守周昕等帅兵前战,孙策攻破周昕,并斩周昕,遂定会稽。

王郎败后,索性弃城夜遁,在虞翻的掩护下,朝大海奔去。他从海上坐船逃至东冶。孙策率军紧追不舍,越海讨伐,到达闽地,王朗一再败衄,还想泛船浮海到交州,而孙策一再紧追逼,王郎这才只得请降。

孙策甚知王郎有治政之能,不忍加害,而是大大责备。王郎则色厉内茬,毫无气节,他为保性命,自称禽虏,声声自悔,为此孙策就将他留居幕下。

孙策回到会稽,自领会稽太守,听闻功曹虞翻回老家照看老母,孙策亲自去请,仍用虞翻为会稽功曹,待以客礼。

会稽平定,孙策再引兵还讨山越严白虎。严白虎料不能敌孙策,故高垒坚守,决不出战。

相持时日,严白虎使弟严舆至孙策营请和,要求与孙策单独会谈。

孙策应允,他闻严舆有勇名,且此人武功高,身怀绝技。孙策意欲面试短长,乃延舆入帐,与谈和约,且待以酒肴。

酒至半酣,孙策故作醉状,拔剑砍席,严舆吓得一跳,耸身欲走,孙策笑语道:“闻君矫健异常,聊以戏君,非有他意!”

严舆答道:“白刃当前,不得不尔。”

孙策不待说毕,便取过手戟,向严舆掷去,应手刺倒,当即死亡,于是,孙策鸣鼓进兵。

严白虎所恃惟弟,闻弟严舆一死,如失左右臂,勉强开营搦战,哪里敌得过孙策军,遂北走余杭,终至窜死。

正所谓:孙郎横扫江东城,刘繇王朗自遁逃。

独战子义显好汉,破得山越严白虎。

评:刘繇过于迂腐,不用太史慈,并使得将士失望,不能尽心守城,终使曲阿被孙策所破。太史慈实为猛将,在解孔融之围时,已是显现。孙策不听舅吴景先破吴中山越,而渡浙江攻会稽,平定吴中,实为上策。正如孙策所言,吴中平,山越自然平,其果确是。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