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孙吴演义> 第22章 曹操平北方南下 刘备至新野访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曹操平北方南下 刘备至新野访贤(2 / 2)

正拟由易城还邺城,忽由辽东遣使到来,献上首级二颗,一是袁尚首,一是袁熙首。

诸将俱服曹操先见,但尚未知曹操如何料着,因齐声问曹操,请曹操析疑。

曹操笑说道:“公孙康素畏袁尚、袁熙,今袁尚、袁熙穷蹙往投,我若急击,彼且并力拒我,惟我已退兵,免彼后虑,彼乐得杀死袁尚、袁熙,向我示惠,这是情理上应有事件,诸君但未细思哩!”众将方皆拜服。

曹操表封公孙康为襄平侯,拜左将军。曹操随返邺中,将幽、并二州及司州之河东、河内、冯翊、扶风四郡皆并入翼州,养兵蓄锐,再图南略。

曹操会闻荆州牧刘表,遣刘备出屯新野,为北伐计。乃遣部将夏侯惇、于禁等,率兵万人,南行拒刘备。

刘备自汝南奔依刘表,刘表早闻刘备英名,又是同宗,亲自出郭三十里迎接,刘备见刘表,执礼甚恭。刘表亦相待甚厚,玄德引关羽、张飞等拜见刘表,刘表遂与刘备等同入荆州,分拨院宅居住。

未几,刘表向刘备道:“贤弟久居此间,恐废武事。襄阳属邑新野县,颇有钱粮。弟可引本部军马于本县屯扎,何如?”刘备领诺。

次日,刘备谢别刘表,引本部军马径往新野。自此以后,军民皆喜,政治一新。

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刘禅。是夜有白鹤一只,飞来县衙屋上,高鸣四十余声,望西飞去。临分娩时,异香满室。甘夫人尝夜梦仰吞北斗,因而怀孕,故乳名阿斗。

此时曹操正统兵北征,刘备乃往荆州,向刘表道:“今曹操悉兵北征,许昌空虚,若以荆襄之众,乘间袭之,大事可就也。”

刘表曰:“吾坐据九郡足矣,岂可别图?”刘备默然,自归新野。刘表素无大志,不愿远图,果不出郭嘉所料。

光阴易过,倏忽五年。袁氏败亡,曹操重回邺城。刘表复觉生悔,乃邀刘备与宴道:“近闻曹操提兵回许都,势日强盛,必有吞并荆襄之心。昔日悔不听贤弟之言,失此好机会。”

刘备道:“今天下分裂,干戈日起,机会岂有尽乎?若能应之于后,未足为恨也。”话虽如此,心中总不免惆怅。

刘表道:“吾弟之言甚当。”相与对饮。酒酣,刘表忽潸然泪下。刘备问其故。

刘表道:“前妻陈氏所生长子刘琦,为人虽贤,而柔懦不足立事。后妻蔡氏所生少子刘琼,颇聪明。吾欲废长立幼,恐碍于礼法。欲立长子,争奈蔡氏族中,皆掌军务,后必生乱。因此委决不下。”

刘备道:“自古废长立幼,取乱之道。若忧蔡氏权重,可徐徐削之,不可溺爱而立少子也。”刘表默然。

刘备自知语失,起座如厕,自视髀肉复生,不觉潸然泪下,回至席间,面上尚有泪痕,为刘表所见,向刘备诘问。刘备实告道:“备尝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久不骑马,髀里肉生,日月如流,老已将至,功业却毫无建树,所以不能无悲呢!”

刘表乃遣刘备出屯新野,刘备宴毕即行。既至新野,得与颍川人徐庶相遇,延为宾佐,凑巧曹操将夏侯惇、于禁,引军来攻。徐庶为刘备划策,自烧屯粮,出城南走。

夏侯惇与于禁疑刘备怯战,麾兵急追,不意伏兵四起,掩击一阵,杀得夏侯惇等七零八落,收拾残众,逃回邺城中。

刘备复至新野,待徐庶益厚,徐庶语刘备道:“南阳有诸葛孔明,世称卧龙,将军亦愿相见否?”

刘备忙说道:“既有这般名士,怎不愿见?但比君才具何如?”

徐庶答说道:“孔明尝自比管仲乐毅,如庶不才,怎得相拟?”

刘备又说道:“君既与彼相知,请即劳君一行,邀与俱来。”

徐庶摇首道:“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将军宜枉驾相顾,或可出来预谋。否则虽厚礼招聘,恐卧龙未必出山呢。”

刘备听了徐庶言,乃留徐庶与赵云等守城,自偕关羽、张飞二人轻车简从,径往南阳。

一时访不着孔明,只遇一襄阳名士司马徽,两造叙述姓名履历,才知司马徽字德操,隐居不仕。

刘备虽与司马徽初次会面,但见他道貌清癯,料非庸俗,因叩问世事,并乞相助。司马徽答语道:“山野鄙夫,未识时务,识时务须求俊杰,此间有伏龙、凤雏,皆济世才,得一人便可定天下。”

刘备问伏龙、凤雏,姓甚名谁?司马徽答称诸葛孔明、庞士元。

刘备即说道:“此来正欲访卧龙先生,可惜未遇。”

司马徽答道:“卧龙高卧隆中,若果诚心相访,当肯出见,幸勿轻视此人。”刘备唯唯谢教,方才告别。越日又往隆中,访问孔明。

隆中系是山名,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为南阳属地。孔明名亮,本系琅琊郡阳都县人,就是故司隶校尉诸葛丰后裔,父诸葛珪早卒,诸葛亮与弟诸葛均随叔父诸葛玄,徙居南阳。诸葛玄与刘表有旧,旋亦病殁,诸葛亮遂就隆中结一草庐,躬耕陇畔,好为《梁父吟》。平居与博陵人崔州平,汝南人孟公威,颍川人石广元,常相往来。就是徐庶,亦与为知友。徐庶等学务精纯,惟诸葛亮独持大体,尝与徐庶等晤叙道:“君等出仕,可至刺史、郡守。”及徐庶等问诸葛亮志趣,诸葛亮微笑不答,自命不凡。

诸葛亮知刘备过访,未肯遽见,第二次复谢绝,直至刘备三次枉顾,方才出迎。

刘备见诸葛亮身长八尺,貌秀神怡,头戴纶巾,纶音关。身披鹤氅,飘飘然如神仙中人,不由的肃然起敬,便向诸葛亮拜手道:“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前已两次晋谒,留告姓名,今日得蒙接见,不胜荣幸。”

诸葛亮从容答礼,亦自道歉衷,彼此谦逊一番,各归坐位。

刘备始自述本意,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推辞道:“索性愚野,无志功名,将军如忧国忧民,还请另访高士。”

刘备慨然道:“德操元直,并极称扬,先生不出,如何安国?如何定民?”

诸葛亮乃笑问道:“将军意欲如何?”

刘备移坐密告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已久,备不度德量力,欲为天下声明大义,只恨智浅术短,迄无所成。惟私心耿耿,不甘作罢,所以敬候先生,幸乞赐教。”

诸葛亮因说道:“自从董卓构乱以来,豪雄并起,跨州连郡,不可胜数。曹操比诸袁绍,名微众寡,乃竟并吞袁氏,转弱为强,虽赖天时,亦借人谋。今操已拥众百万,挟天子令诸侯,此实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乐为彼用,根基已固,不可轻图,只能与他结好,恃为外援。荆州北据汉淝,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自古称为用武之地,主不得人,决难坐守,天今留待将军,将军可有意否?还有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向号天府,高祖尝得此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不知存恤,草野智士,望得明君。将军为帝室世胄,信义著闻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守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治,待天下有变,可命一上将,自荆州出向宛洛,将军自率益州众士,出向秦川,百姓必且箪食壶浆,欢迎将军,岂不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么?”规划分明,了如指掌。

刘备喜答道:“先生所言,足开茅塞,但愿不弃庸陋,出山相助,俾备得随时领教。”

诸葛亮又推让道:“将军雅意,本当敬从,但亮疏懒已久,恐多废事,未敢应命。”

刘备黯然道:“先生具此大才,不肯为备屈驾,备原不幸,汉且垂亡。”说至此,语带哽咽,竟至泪下。肝胆如揭,诸葛亮不禁感激,因即允诺。

刘备乃命关羽、张飞入拜,留赠玄纁束帛,诸葛亮不肯受,经刘备再三诚恳,方才收下。

诸葛亮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同至新野,当由徐庶等接入,故人聚首,当然相亲。

刘备更待诸葛亮若师,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二人,颇有疑议,刘备独与语道:“我得孔明,仿佛如鱼得水,幸勿复言。”关羽、张飞乃止。

可见得才如诸葛,唯刘备方能揽用,自是君臣相得,言听计从,三分天下之策,就此开始了。

这正是:访得天下才,从此断流散。

闻得国策言,心方有主根。

评:曹操悉兵谋袁氏,实属一步险棋。惟郭嘉和曹操皆看出刘表素无大志,力求自保。孙权新位,仍得巩固,不可外图。纵使刘表听刘备之言,乘隙攻许,掌握主动,其后果就迥然不同。刘备请出诸葛亮出山相助,此仍是天助刘备。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