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手指头是五根,但也有极个别人的手指头是六根。如果有人看到有人有六根手指,就说人的手指是六根,你会怎么想?说E=MC*C就和说人的手有六个手指头是一样的。
能量和质量不能简单的划上等号,这是我们的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的。一千克汽油,一千克馒头能起到什么作用,我们都心中有数。而一千克砖头是不会产生任何能量的。既然我们知道一千克砖头产生不会产生任何能量,为什么相信能量可以和质量划上等号呢?世界上能产生能量的物质本来就不多,人类通常使用的也就是石油、煤、天然气这三钟。能产生巨大能量的物质更是少得可怜。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上大多数物质都不能产生能量,知道常用的三种能源产生的能量有限。我们也知道能产生巨大能量的物质只有少的可怜的几种,为什么还会愚蠢的相信能量可以简单的和质量划上等号呢?
“假如你活到一千岁,你就超出人类平均寿命十倍以上了。”这就话有错吗?这句话完全没错。这句话反智吗?从表面看,这句话也不反智。但实际上这句话就是反智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完全违反了人类的常识。E=MC*C就是这样一个反智的东西。
物理反映的是物质的普遍规律,而非物质的特殊规律。E=MC*C并不是物质的普遍规律,又怎么能堂而皇之的当成物理公式呢?又怎么能大大咧咧的写进教科书呢?再加上光速本来就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E=MC*C更像是娱乐而不是科学。完全没有了科学的严肃性和完整性,是极不科学的科学。
先说一个现实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你代了一块劳力士手表乘飞机去旅行,飞机起飞后,你的表碰巧坏了。虽然你的表坏了,不走了,但时间不会停下来。因为你的表虽然坏了,但地球还在自转,月球还在绕着地球转。月球和地球还在绕着太阳旋转。你的表坏了,停在某一时刻。但时间不会停在那一时刻,也不会随着你的坏表停下来。时间还在向前走。你想知道时间,只要问一下其它有表的乘客就行了。如果碰巧所有乘客的表都坏了,那也不要紧。等飞机降落以后,你进机场到达厅,看一下墙上的挂钟,就知道时间了。
把“钟慢效应”是否正确放在一边,假定“钟慢效应”是存在的。你乘近光速飞船去做一次10天的星际旅行。飞船起飞后,你飞船上的钟因为“钟慢效应”而不走了。但就和你在飞机上手表坏了,时间还是向前走一样。虽然你的钟停了,但时间还在走。“钟慢效应”让你的钟停了,等效于你在飞机上手表坏了。你的钟停了,但你的飞船还是飞行了10天。等到10天后你到达目的地,走下飞船后问问地面人员,你就知道当时的时间了。
如果你一定想知道在飞船上的时间,那你就在飞船里放个一秒一次的节拍器。3600次响钟一下。响钟一次,你就在纸上画上一道,然后根据正字来记算时间。10天后到达目的地,再和地面对表。
在接近光速的飞船里,时钟不但不会停下来,反而会走得更好。因为此时的钟虽然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但对于飞船来说,它是静止的。相对于飞船静止的钟,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外力,因此它会走得很好。只有在飞船从零加速到接近光速的过程中,钟会受到影响。等飞船以接近光速飞行时,时钟又恢复正常。启动跑车时的推背效应与此同理。飞行员在做急速转弯时会被紧紧的压在椅背上。如果是普通人,将做不出任何动作,只能任由飞机坠毁。而在飞机以同一速度巡航时,就可以轻松做任何动作了。所以在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里,时钟工作是正常的。“钟慢效应”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双生佯谬错在哪?错在飞船上的兄弟搞错了自己的实际年龄。假设他20岁开始星际飞行,25年后返回。他明明已经45岁了,却自认为20岁。实际上他的情况和失忆差不多。其实解决起来并不难,就是让他地面上的兄弟,他的父母、朋友和同事一起来告诉他的实际年龄就行了。如果他实在不信,就让他活在幻想里好了。至于光速飞船会给人的生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还是先把飞船造出来再说吧。
空间表示存在,时间表示延续,宇宙是无边的空间。而时钟是人类用来量化时间的。不管有没有时钟,时间都是客观存在的。用“时钟”偷换“时间”是相对论最大的谬误所在。
在运动物体方面,爱因斯坦假设的是人类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的方法。在观测方面,爱因斯坦用的却是人类最落后的方法。这样的悖论下推出的相对论不就是个热笑话吗?
以超人类的方式运动,以弱人类的方式测量。爱因斯坦真是个可爱的喜剧明星。
时间是空间和物质的持续过程。空间是永恒的和无限的。物质存在于空间之中,处在不断的产生和消亡的过程中。时间就是空间和物质持续的过程。为了描述时间,人类对时间做了明确的定义,并达成了共识。地球自转移圈为一天;月亮绕地球一圈为一月;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一天又被分为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再分为六十分钟;一分钟再分为六十秒。人类对时间的定义是如此的明确,以至于不可能产生歧意。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可能改变时间的,因为时间是速度的母体,速度是产出自时间。只有时间明确了,速度才能有意义。速度所能影响的,只有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距离。速度不能改变时间。
现在当你和某些人讲物理原理的时候,他会很不屑的告诉你:我能轻易的推导出什么什么。我们不禁要问:当物理成了数学推导的时候,数学又是什么呢?
数学是数学推导出来的,但物理不是数学推导出来的。现在对物理一知半解的人张口就是我知道推导过程,或者我会推导什么什么。但是却都忘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物理不是数学推导出来的!
物理不是数学的儿子,相反数学是物理的孙子。现代物理学完全颠倒过来,是孙子管教爷爷。这还有点人伦德性吗?
对物理来说,数学只是个计算的工具,而非推导的利器。物理规律不是靠数学能推导出来的。
任何脱离物理原理的纯数学推导,无论结果如何,都是荒诞不经的。
速度是物体运动的距离和时间相关的函数。物体走了多远,用了多少时间,二者的关系决定了速度。而光由光源发出,却从不离开光源。光源强度不同,光照的距离也不同。不管光能照到多远的地方,都不会离开光源。光源发光,光出现了。光源停止发光,光消失了。但光源发光的时候,光是从不离开光源的。从未离开光源的光,又何来速度一说呢?
再对比一下电磁波,我们发出一个电信号,它就离开我们远行了。如果是雷达信号,遇到目标就返回。如果是手机信号,就到目标手机去了。而光是从来不离开光源的,你打开光源,光出现了。你关闭光源,光消失了。但光从不离开光源。这也能看出光和电磁波的区别。
宇宙是聚合而不是爆炸形成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宇宙是同类物质互相吸引而形成的。宇宙中曾经飘浮的火元素,聚合而成恒星。曾经飘浮的土元素,聚合而成行星。恒星和行星都是以滚雪球的方式,得到最终的形状。而各种元素聚合后,宇宙便成了真空。这是520亿年前的先人告诉250亿年前的先人,250亿年的先人告诉我的,绝对真实可靠。
如果宇宙是大爆炸形成的,为什么所有星星都是圆的?为什么不是多种型状的?星星为什么会有自转?公转?如果是大爆炸,所有碎片会向宇宙空间发散,然后大家再也不见面了。为什么会形成如此规律的运行?聚合理论正好解释星星都是球体的。如果是爆炸理论,应该全是西湖瘦山石才对。你见过爆炸全炸出煤球的吗?爆炸理论难以解释自转、公转,也无法解释天体分布如此之广,运行如此之规律。聚合理论才能解释这一切。你不要怀疑我,是目击者告诉我的。
不可知论是二十一世纪科学的重大发现。人类发展到今天,医生已经可以从人的大脑内切除肿瘤。并且我们还能骄傲的说,这项技术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是当你问医生人的大脑内为什么会长肿瘤时,他只能无奈的告诉你不知道。
一颗黄豆大的肿瘤,在人的大脑内长到鸡蛋大,只需要十几天的时间。我们为什么会相信生命从起源到人类出现要几亿年的时间?有人说生命是起源于海洋,人最初也是源于海洋,因为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说这话的时候,他忘记了人类更离不开的是土地。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各种疏菜和水果,都是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我们所需要的各种肉食也是间接从土地获得的。人类生活在土地上,一但洪水滔天,除非有诺亚方舟,否则全得淹死。离开了土地,我们连一天也活不下去。人类和海洋相关联的,只有水一种物质。和土地相关联的却多到数不胜数。为什么我们不是源于土地,而是源于海洋呢?至于我们所需要的水,它们可能是来自上天的赐给,而不是海洋。
承认科学有无法解释的事物,承认科学有无法解决的难题,比科学万能论要科学得多。不迷信科学,比迷信科学要科学得多。当科学变成神乎其神的玄学,比迷信更容易迷惑人心。人类既无法了解自己的过去,也无法预知种族的未来。甚至连眼前的事物,也无法完全了解。人为什么会做梦?梦境为什么光怪陆离?即使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我们也无法完全知了。马航MH370消失得无影无踪,发生了什么,它去了哪,我们不得而知。现在MH17就坠毁在我们眼前,因为什么,我们还是不知道。就连眼前的事我们都无法确认,又怎么可能知道几百万年,乃至百亿年前的事呢?
不可知论的核心就是:宇宙的形成不可知;地球的形成不可知;物种的起源不可知;人类的起源不可知。未来不可知。科学有无法认识的领域,人类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
不可知论在科学的各个学科,都能得到充分的应用。无论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不一而足。不可知论就像物理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其结论就像数学中的无穷大。所能涵盖的范围,也是无穷大的。人类应当承认并且正视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对大自然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人类的狂妄和自大,已经给自身和地球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只有克制自己的行为,地球才有未来,人类才有未来。
物理是研究物质普遍规律的学科。无论是迦利略还是牛顿,都严格遵循这一原则,治学态度都是严格而谨慎。麦克斯韦也继承了此前物理学研究的作风。然而在此之后,物理学的研究走上了邪路。臆造、浮夸和幻想,代替了客观严谨,而E=MC*C是物理学的死亡证明书。至于物理学能不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就要看有识之士能否抛弃谬误,重回曾经正确的道路上去。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