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其他类型>梦还楚留香> 学而远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学而远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三)(1 / 1)

也许,他需要等待,等待一些人站出来为皇帝讲话。直到七月,事情仍悬而未决。

从两派的力量对比来看,自然在初期杨廷和占据着极大的优势。内阁大学士们、各部的尚书以及科道的言官们,几乎都是与杨廷和同一主张的。世宗这时刚刚即位,羽翼尚未丰满,还不敢过分地专制。大臣们也动辄以辞职相要挟。就在正德十六年(1521)的十月,礼部尚书毛澄、大学士蒋冕就先后要求辞职,朱厚璁因为还缺乏多数朝臣的支持,还只能温旨挽留。但是,正德十六年九月的一次事件,也许初现了朱厚璁专制的苗头。该月,礼部主张用王妃的礼节来迎接到京的兴献王妃。

但是,朱厚■在长达一年的与诸臣接触中,也许早就明白皇帝之尊贵及专制的力量。所以,嘉靖元年(1522)十二月十一日,皇帝传谕:"兴献帝、后皆加称皇字。

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这回皇帝似乎也满意了,也命张璁等人不要再来北京议礼了。但是,对于张璁和桂萼二人来说,深知当初这样的议论就犯了众怒,如果不弄垮反对派,势必在朝廷无法立足。于是,张璁等人又向皇帝上了一道奏疏。大意是说:"称自己的父亲为'本生皇考',其实还是把自己当作是伯父孝宗皇帝的儿子,与称自己的父亲为'皇叔父'其实没有多大区别;那些大臣们表面上是尊重了您的意见,其实暗地里还是割裂了您作为儿子对父亲的孝情。

张璁、桂萼入京,掀起了大礼议的又一个**。只不过这一次,是议礼派在皇帝的支持下人数越来越多,完全占据了上风。据说张璁、桂萼一入京,朱厚■就授他们为翰林学士。翰林中的其他官员竟然纷纷请求辞职,以表示不愿与张璁、桂萼二人同事的决心。

世宗迷信道教,在明代皇帝中是最典型的。他为自己取了几个很长的道号,大概凡是道士们喜欢使用的字词,在嘉靖的道号中都容纳进去了,真是可笑至极。

从16岁始,世宗就开始喜欢上道教的斋醮活动,即建坛向神祈福的活动。从嘉靖二年(1523)起,世宗的斋醮活动就开始受到群臣的关注与劝谏。第一个诱引世宗进行此类活动的人,可能是太监崔文。在四月份给事中张嵩的上疏中说:"太监崔文等于钦安殿修设醮供,请圣驾拜奏青词,是以左道惑陛下,请火其书,斥其人。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