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余老和齐麟两人后,黄兴默默的想着,河口那边的起义军这么厉害吗?年初刚刚大败,听说已经被打残,只剩余几百人逃了出来,怎么这才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将一支五千人的清廷新军给打残,实力怎么突然这么强大了?
随后有些暗自期待道:“一定要将这支军队掌控在自己手里,希望余国生齐麟他们能成功吧。”
1908年7月15日,河口小兵工厂。
此时,黄中廷正在河口县城内的小兵工厂查看生产情况。
过了一段时间的清闲日子,基本没什么大事,每天到各处看看,瞅瞅,有些东西他知道急不得。
这段时间新兵营也在不断招收新兵,他目前最看重的一个就是那个小兵工厂,另一个就是新兵营了。
小兵工厂这边,这段时间除了维持子弹正常生产外,也搞出了一些土制地镭和诈药包。
工人方面也招了一些人,都是河口这边的打铁匠,至于那些能偷学技术的专业人员,黄中廷虽然也交代了作为参谋长的蔡锷去多招一些,但他想了各种办法,碍于河口县地小人稀,实在找不到几个有这方面的人才,好不容易招了三四个,也都是一些二流的普通技术员。
黄中廷也不怪他,知道现实条件就是如此。
至于那些土制地镭和诈药包都是本地的铁匠弄出来的,为了这个,蔡锷还让人家把平常打铁的家当都拿过来了,在小兵工厂内临时组建一个小的炼铁作坊。
没办法,加工子da
有机器,有模具,这个不需要手工去做。
但是土地镭就不行,这玩意需要先做出一个空的铁球,再在里面装上huo药,接上一根引火线才能激发地镭。
黄中廷倒是一直想让兵工厂做出那种敌人踩上去动一下就能爆炸的地镭,但没技术没材料。
现在土制地镭也造出了一些,但还没有怎么实验。
此刻,在黄中廷的见证下,第一颗由河口小兵工厂生产的地镭即将爆炸。
一颗看起来像南瓜一样大的地镭摆到了距离黄中廷所在的战壕两百米处,一根长长的引火线延伸到战壕边上。
此时,希德利、黄中原、蔡锷等人都跟在黄中廷旁边爬在战壕边上。一名小兵工厂的工人举着火把小心翼翼的将这根近两百米长的引火线点燃。
现场所有人都在安静的期待,半分钟后,最后一簇火星随着引火线钻进了那颗地镭中。
轰的一声巨响随之而来,黄中廷此刻紧张的举着望远镜盯着爆炸的效果,定睛一看,结果现场只炸出了一个小坑,黄中廷黑着脸暗自道:“白瞎了那么大的爆炸声,爆炸效果就比前世自己玩的小钢炮效果好那么一些,竟然只炸出一个小坑。”
此时,现场所有人都看到效果并不好,除了爆炸声比较大一些之外,没看到有什么让人期待的杀伤力。
希德利有些尴尬道:“可能是地镭外层的铁皮打造的太厚了,没能将铁皮炸碎,再实验几颗。”
随后,接连试爆了十多颗,总体来说效果只达到了黄中廷内心中所期待的一半,有一半爆炸效果很好,能炸出一个半米深的大坑,检查破片效果也很好,铁片破碎程度也很高。
但另一半爆炸效果不太理想的就存在很多问题了,有些只将铁球炸成两半,有些引火线在半路上就自己熄灭了,都没将地镭引爆,还有些不知道是不是漏气了,就只在原地放了个烟花,根本没爆。
之后又试爆了几个诈药包,总体效果要比土制地镭要好很多,因为制作诈药包更加简单,只需要装药量足,包扎稳固一些基本上都能有很强的威力。
而且诈药包和地镭的杀伤力作用上不同,地镭是依靠爆炸产生的破片来杀伤敌人,诈药包是靠爆炸产生的剧烈震荡和气浪震杀敌人。比较来说,地镭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诈药包就简单的多,只要诈药量足就行。
黄中廷对土制地镭虽然有些不太满意,但也未表现出不满的样子,条件限制他知道,就靠几个打铁匠造的地镭能弄出这种效果就很不错了,哪怕没有杀伤力就靠爆炸声吓一下敌人也可以,能拔的就是好膏药。
试爆结束后,黄中廷交代了一下希德利技术上尽量再改进一下,之后可以批量造出一些,有总比没有好。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