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来就不是全知全能的。
人从降生在这世上的那一刻开始,就开始了学习的一生。
从生到死,无时不刻不在学习。
刚出生的时候,我们就学会了哭泣,然后开始牙牙学语,开始爬在地上蹒跚学步,学习走路。
在稍微大一点之后,我们便开始学习读书认字。
学会读书认字后,这便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因为从这时候开始,我们开始学会什么是开心,什么是伤心,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
开心是怎么样的,伤心又是为何而伤心,快乐又为何叫做快乐,为何痛苦的时候,是那么的令人撕心裂肺。
有的人学会了正面迎难而上,有的人开始报团取暖,借由集体的力量来为自己开脱,如果大家都平庸的话,就不会有人发现平庸的自己。
亦有独行的勇士,他们不仅学会了正面迎难而上,还学会了反思自己,并不断的从自己身上寻找不足之处,然后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
这种人本应该是值得我们敬佩,且去学习的。
可是在当今这个社会,这种人被众人所不认同,认为他们是低能儿。
低能儿指的是智力不发达,近于痴呆的儿童,泛指智力低下的人。
就因为他们不合群,就被人认为有社交障碍,恐惧与人交流。
殊不知,他们不仅不是低能儿,反而还是智力超高的超能儿。
他们不合群,是因为觉得合不了群,因为他们懂的东西,远远超过那些人千倍万倍。
所以他们说出的话,也是那些平凡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事情。
然后那些人便因为不能理解这些超能儿的话,就将这些超能儿的话,当做是疯人疯语。
然后他们就联合起来一起挤兑这些超能儿,甚至还“美其名曰”的将那些超能儿说成了是有交流障碍的人。
也把他们叫做“低能儿”。
所以说,并不是超能儿不能和他们相处,而是他们不能和超能儿相处。
但沈寒凛认为,两者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强行相处在一起的。
因为如果强行让两方的人相处在一起,不仅是对超能儿的一种伤害,更是对那些平凡之人的伤害。
因为他们完全无法交流在一起。
两者的差距,就跟一个是智力发达的“爱因斯坦”在和一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谈论光量子理论一般。
一个是在对牛弹琴,一个则是完全处在蒙圈的状态中。
想要让两者能够和融洽的相处在一起的话,唯有一种途径,那便是让超能儿自甘堕落,沦为凡人,就跟《伤仲永》里面的方仲永一样。
一开始的超能儿方仲永所做出的种种行为都是不为众人所理解的,但到了后面,方仲永沦为平凡之人之后,就再没有这种情况了。
为什么说只有一种途径?
让平凡之人变成超能儿不行?
当然不可行。
因为这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
看这世间的平凡之人和聪明之人的比例便可看出,这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想要从平凡之人跨入超能儿这个圈中,那要付出的努力,将是让人骇人听闻的程度。
除非是像沈寒凛和谭清竹这样的人。
其实沈寒凛并非是天生的超能儿。
只是因为他良好的家教环境和自己的早熟才让他有了现在的成就。
谭清竹?
她跟沈寒凛的情况差不多。
虽然起步比沈寒凛要晚一些,但时间还不算太晚,再加上她付出的努力远比沈寒凛要多得多。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已经弥补上了之前落后于沈寒凛的时间。
超能儿也是分为两种的。
一种是天生的超能儿,另外一种是后生的超能儿。
天生的超能儿就是像方仲永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也被称为神童,意思是,他们是连神都眷顾的儿童,他们自出生开始便有了远超常人的智商和想法。
后生的超能儿便是像沈寒凛和谭清竹这般的。
他们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让人大吃一惊的才能。
只不过是在后面通过自己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努力和奋斗之后才有了现在的自己。
但无论是天生的超能儿,还是后生的超能儿,都必须在后天时,不断地督促自己,因为一旦让自己松懈,可能就会从超能儿这个圈子脱落。
并且是一旦脱落,就可能再也无法返回的程度。
像沈寒凛和谭清竹这样的后天超能儿,他们基本上是不会脱落出这个圈子的,因为他们都早有觉悟。
并且已经是自小便有的觉悟。
不会为了平凡之人而改变自己。
也不会想进入到那个由众多人聚集而成的温暖圈。
为什么说是温暖圈?
那当然是字面的意思。
在温暖圈里面的,几乎都是平庸之人。
正因为他们平庸所以才能够聚集在一起。
古话也有:“物以类聚”这么一说。
在温暖圈里面,一旦一个人受到一些挫折,温暖圈里面的人便会出声呵护那个受到挫折的人告诉他(她):“每个人第一次都做不到的,多试几次就好了,不用这么伤心的。”
不得不说的是,这个温暖圈的效果还是挺明显的,基本上受到这么安慰的温暖圈之人,都会这么认为。
因为他们会看见所有的圈内之人,没有一个人是可以第一次就做到的。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