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和杜如晦告退离开。
看看左右没人,房玄龄小声说到:“你惹陛下干什么?既然不在御书房商量这件事,就说明陛下已有对策,只是通知你我。”
杜如晦:“这也太阴险了些。”
房玄龄苦笑:“你小声点,刺杀这事必须严惩,虽然有些过激,但也能理解,陛下是要施恩,也是惩罚那些士族。”
“施恩?惩罚?”
房玄龄点点头:“公主这一家的功劳有多大,你我都是知道的,可怎么赏?都已经到了封无可封,这次国公犯错,正好功过相抵,陛下只会简单的惩罚,以示恩宠。至于惩罚,你想想这些士族都在干什么?不为大唐出力不说,还扯后腿,你也说过,那些顶级世家都不出来做官,他们要干什么?认为我们会像前隋一样?就这么不看好我们大唐?我们在尽心竭力,他们在一旁看笑话,你能忍?还好这次蝗灾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要不然......。”
杜如晦:“原来陛下是这个意思,可还是早了,这种事不能急。”
房玄龄:“没事,陛下也是有分寸的人,再说御史台那帮人可不是吃素的,还有魏征等人,他们会时刻提醒陛下的。”
杜如晦看着老搭档,真想说一句“老狐狸”。“这武义就惨了,名声是搬不回来了。”
房玄龄笑到:“如果是你我,早就辞官回家了,可这孩子不一样,他的好名声,可不是假的,那是实实在在的,可那些坏名声,是经不起推敲的,所以不用太担心,那孩子有多心大,你也知道,我都没看出来他在乎这名声。”
杜如晦:“看来你很喜欢他。”
房玄龄捋着胡须,微微点头:“克明,你说他想要什么?我仔细了解过,这孩子优点很多,缺点也不少,他的事迹你也知道,你说说,他到底想要什么呢?”
杜如晦看着沉思的老友,他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就是他房玄龄和自己说世界的事,没人知道武义是怎么知道的,过世的家人?一听就是假的,公主救他的时候只有五岁,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东西?
“克明也分析不出来?”
“只是有些奇怪,你说他聪明吧,做事好像不长脑子,你说他笨吧,诗词张嘴就来。”
房玄龄哈哈大笑:“不是不长脑子,我觉得他的想法和我们格格不入,不像汉人。”
杜如晦也笑了,“你看人很准,你那说他是谁?”
“他是谁只有他自己知道,不过培养好了,绝对是大唐助力。”
“要是不好呢?”
“那就是大害。”
杜如晦一愣,“怎么说?”
“猜测,我们再看两年,之后再说。”
“你有什么打算?”
房玄龄皱着眉:“克明,这是我们一起建立的大唐,我觉不允许有人破坏他。”
“当然,我也不会同意,你是说他有这个能力?你确定吗?”
“不确定,所以要看两年。”
两人突然没了谈话的兴趣,默默的走着,直到出了皇宫,杜如晦没有上自家的马车,而是上了房玄龄的车驾。
“克明?”
“如果他有这个能力,你打算怎么做?”
“要么捧起来,要么扼杀。”
杜如晦又陷入沉思。
武义是谁?宗室,李秀宁和柴绍就是他坚强的后盾,谁能动?房玄龄再吹牛吗?不是,在他们这些顶级谋士眼里,没有谁是不能算计的,也没有人是无敌的,只要方法正确,强如李秀宁,一样能打落尘埃。
“枷锁,他的弱点很明显。”
房玄龄笑了,这也是他要看看的原因,他要看看武义是不是装的,所谓枷锁,能不能套住。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