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问罪之行> 第十二章 审问(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审问(六)(2 / 2)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个也不难理解,就是觉察到任何事物都没有看到的那么简单,领悟到了事物深层的含义和价值。这个和之前说到的量子力学很有相通之处——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打个比方,还是那对父子,他为什么是他父亲,他又为什么是他孩子?要知道,世间万物不是天地孕育的吗?孩子的父母不过是从自然界里拿到了资源通过固有的方式转化成了孩子,但资源还是世间的那些资源,那么天地不才应该是孩子的父母吗?

如果你拿到什么就说是自己的,那不是最原始的抢夺吗?

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佛学最高境界。到了这里,也就是说,在佛学层面看清了这个世界的本质。

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佛学本身就是人创造的,针对的群体也是人,而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毫无疑问也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不妨就以人类来剖析这个世界的本质。

人,是有底蕴的,骄傲,自私,虚伪,虚荣,嫉妒,愚昧,懒惰,怜悯,等等等等,这些都是人性底蕴,人类文明是什么,就是人性底蕴和届时文化属性的加持。

人类文明很残忍地把人类本身分为了三六九等,从古至今,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改变的只是因时而宜的方法而已,因为在人类诞生之初,并且一直贯穿整个人类发展的主线只有一个——资源争夺。

资源是什么?

不仅仅是食物、水、住处这种基本的生存权,更往上看,还有繁衍权、安全需求、社会地位、心理满足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资源,而且这些本身都还有高低上下之分,这就形成了一个你看不见摸不着的排名。而这个排名的核心就是资源的拥有程度。

这个排名是最古老的存在,并且永远存在,它穿透了每一个人,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纵观整个人类历史,发生的所有事,都是个人或者团体为了己方在这个排名体系里等级更高。

这样就有了一个很悲哀的现状,你要上去,就必须把别人挤下来。而且这还是一个金字塔型的,可想而知,越往上,不仅难度越大,危险也越大。

所以每一个在高位的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下面的人挤不上来。这玩意在现在,叫阶级固化。而这些在高位的人,叫既得利益者。

佛的目的到这里就显示出来了——它是为了既得利益者维持和加强阶级固化的一种文化属性,一种届时的方法。

为何佛要让人放下屠刀?

因为冤冤相报,在人性底蕴的映射下,不以一方及以上的彻底毁灭为代价,是不可能结束的。这个时候,佛就来了,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秩序!

古往今来,任何金字塔顶端的人最需要的是秩序!这是根本!

这就是佛!

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资源争夺,佛,从来都没有例外过。

再说那对父子,它的本质就是孩子的父母夺取了世间的资源!并且以及其强硬的态势据为己有,当所有人都这样做的时候,量变引发了质变,成为掩盖原法则其上的新法则!

新法则下,父亲依旧是孩子的父亲,孩子依旧是父亲的孩子。

这就是看山还是山,看谁还是水。”

吴能说完,看了看陈鸣声和姜晓燕二人,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所以境界的高低两头与事物的本身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反正最后都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个时候,影响事物的,只是事物当中的人基于人性底蕴所作出的选择。”

沉默了一小会,陈鸣声说道:“所以你的意思是说在这种阶级固化的社会下,你满腹经纶却悠悠不得志,继而选择了报复社会,并利用你的境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破坏?”

吴能先是一愣,继而低头笑了起来。看得出来吴能很压抑自己的笑。

“怎么?我说错了吗?”陈鸣声问道。

吴能止住了笑,嘴角仍残留着笑意的说道:“你们总是喜欢让自己站在对方的对立面,这样无形之中就与对方产生了隔阂,如此又怎么能够真正的了解对方真正的意思呢?

我自问从审问开始我就很配合你们,甚至你们问那些案件之外的问题我也很配合,我可以告诉你们,你们想知道的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我说的话里,只是你们根本没有用心去听。你们没有站在我的角度去分析我的行为,分析我说的话,一直都在我的对立面。

如此,又怎么达到你们的目的呢?

对立的根本原因在于矛盾,其实我们现在根本没有什么本质矛盾了。一开始我就交代了我所有的罪行,极力的配合你们的办案程序,你们之后问的问题,虽然我有我的用意,但我也说了,事情的发展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为免将来成为你们茶余饭后的笑柄,回答得有所保留,这只是我这个将死之人一点小小的自尊而已。”

陈鸣声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不好意思,是我唐突了,但是我还是很好奇知道你为何作出这样的抉择?为何拿起了屠刀?

我是做这警察这一行的,所以我知道,很多不幸的人都有和你类似的境遇,但他们都没有造成你这么大的破坏,你的这个案子毕竟是一个小几率的案件,既然有不同,肯定有什么本质的原因,你说是不是?

而且,根据我们对你的了解,实在很难想象这个案子是出自你的手笔。”

吴能说道:“诚如我所说,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已经在我的话里。诚如你所言,我是一个消极的人。我认为这个世界是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的一生在万古长空里,不过是片刻之间。

你说我对现实不满,选择报复社会。其实恰恰相反,我对社会现实没有什么不满,阶级固化的模型是世间的法则,这是最古老的法则,不以任何人或者事物的意志为转移,更不会因我的意志而产生变化。我明白这一点,所以我的心态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我想,倩倩出事之前我的人生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有的人怨这个,怨那个,抱怨财富之人不作为,抱怨庙堂之上的人不作为,甚至抱怨天地不公,其实他本质上就是在抱怨他没有处在阶级固化金字塔的上层,没有成为既得利益者。可是这些人想过没有,他有能力在那个位置上吗?他在那个位置就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吗?

从广义上来说,没有人能获得自己能力以外的东西。

这些人说白了就想坐享其成,但阶级固化这个模型的残酷之处就在于,坐享其成都得有能力坐得住!这个金字塔状模型的本质很简单——不让下面的人上来,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你才有勉强有资格坐享其成。

极端且必然的情况下,在金字塔下面的一些人通过自己努力上去了,而他们上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阻止下面的人上来,为加固阶级固化出力。

什么‘九九六’‘九九七’,甚至‘零零七’这样的工作制度不都是他们提出来的吗?提出这些的人他们哪一个做到了这一点?

他们为什么提出这些?因为他们很明白,最好的资源就是人!而人,最公平的拥有是什么?就是时间!他们剥夺了其他人的时间,既摄取了其他人的资源,又让其他人没有时间触及他们的地位。

一举两得!

不过,这些都是他们应得的。他们也不可能拥有超出他们能力之外的资源,就算现在有,冥冥之中,也会被剥夺。

正因为我看透了这一些,所以我对这个模型没有兴趣,但这也并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我有没有兴趣,我都在这个模型里面。所以我的心态也很简单,有的人要上去,他上去好了,我让路,我只在我随遇而安的位置上度过我那片刻而已。

其实人活着,就是活的个心态,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了什么样的生存质量,心态才是决定个人生活质量的核心,一味的跟随在主流思维下塑造的心态,就容易迷失,被人性把持。

但这一切于我而言,在倩倩出事后就崩塌了。

这个时候,什么都不重要了,我只是倩倩的父亲。我懂的一切都只为这个身份服务!我要穷极我的能力给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最大的伤害。同时,我也希望社会上少一些我们这样的人和我们这样的父母。

所以,不管之前还是之后,我对这个社会是完全没有敌意的。

我做的事确实不是主流做法,但你仔细想一想,我们这样的父母根本没有太多选择。如果把这一切都比作天意的话,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顺天,则悲;逆天,则死。

如果你硬要问为什么?

我只能说,我只是做出了一个大多数人没有勇气选择的一个选择罢了。

如此而已。”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