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其他类型>这届魔妃不好当> 第284章 浮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4章 浮夸(1 / 2)

任摄政王、大司马骠骑将军李承清为军师祭酒,全力辅佐沈安。

谢绾并不打算御驾亲征,免得反倒让沈安碍手碍脚,处处掣肘。

十曰后,谢绾、沈安、李承清三人歃血,为四十万将士出征壮行。

北风吹战鼓擂,四十万将士齐齐出动,化作一道钢铁长龙,往北境而去。同时,大辽同步出征,攻打大晋。

如此,大晋腹背受敌,太皇太后惊慌失措,慌忙中赶紧任命沈长兴为将,以拒梁国、辽国兵马。

然而大晋将士得知梁国沈安为将后,竟大多连夜叛逃,往南疆投奔沈安去了,这让沈长兴惊恐不已,只得立刻下令,叛逃者斩立决、夷三族,方且勉强止住势头。

然而,此时大晋已有八万兵马投奔大梁,更有二十万将士失散,三国尚未开战,大晋兵马竟然便已折损了三十万之

多。

而兵贵神速,沈安抓紧机会,立刻挥师北上,乘胜追击,短短五天便打了三场大胜仗,斩首十万余,夺城五十座,直接拿下了三郡之地,半个州的领土。

大捷报传回宫中,谢绾大喜过望,随后……

便在皇宫里头设了个祭坛。

王公大臣不明就里,但没人敢问,便眼看着谢绾做法。

如此过了七日,沈安又连下四十城,斩首十五万,隶属于大晋的“燕州”天险彻底落入了大梁手中,从此大晋再无天险可守。

至此,大梁方面折损的兵马不过区区三万余罢了。甚至沿途还有不少大晋士兵投降的,让大梁兵马反倒突破到了五十五万。

原先沈安还担心,五十五万的士兵,会对他们的粮草带来极大的压力,而且配合方面也是个巨大的问题,单独成一军又怕他们反叛,只能打散了编入各伍当中……

但没想到,他们每每攻克一城,便有无数百姓,箪食壶浆以迎帝师,反倒让他们的补给都充分了许多。

由此可见,太皇太后、沈长兴一伙,有多失民心。

这天,沈安驻军歇息,以巩固补给线,同时摸了块牛肉,一边皭一边说道:“现在看来,大晋真的是……气数已尽了。”

“是啊。”边上的李承清也有些感慨,说道:“原先靠山王在大晋时,大晋兵强马壮,实力非凡,为三国之首,便是大辽与大梁联手亦只能勉强自保罢了,连尚且是公主殿下的今陛下,都落到了你们手中……

可如今,短短一年时间,他们便没落至此,可想而知,大晋的太皇太皇太后与平王,究竟烂到了何等程度。”

“呵呵。”沈安摇摇头,冷笑道:“那帮家伙,勾心斗角是行家里手,可要论行军打仗与治理国家,不行。国力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毕竟举国上下万万张嘴要供养……

他们弱了,我们强了,强弱易位,他们自然便显得不堪一击了。”

“再加上他们失去了民心,而你民心所向。”李承清笑道:“照着这个势头下去,半月之内,我们便能如一把利剑,直刺大晋帝都!”

“不行。”沈安却摇头说道:“我们如今已深入千里,当务之急是巩固打下来的战果,完善补给线,并且拓宽插入晋朝的通道,稳扎稳打的向前推进才行。”

李承清挑眉,想了想,便颔首道:“行军打仗你是行家,听你的。”

沈安轻笑,说道:“摄政王过奖了。如今大梁国力充沛,虽有绾儿保证大梁风调雨顺,但也多亏了摄政王打击横行乡里的那些乡绅,将大梁上下治理的井井有条,否则我们也很难打得起这一仗。”

“好了好了,”李承清摆摆手,笑道:“咱们俩就不要在这儿互吹了,还是想法子,决定好接下来的行动吧。”

“我的建议刚刚已经说过。”沈安说道:“停止前进,并命令左右两翼向两侧推进,将‘云州’与‘贺州’都给拿下来,将我大梁与大晋的边境线,总体向前推进千里。”

“稳扎稳打的来么?”李承清若有所思。

“是极。”沈安颔首说道:“这是灭国之战,而非奇袭战。大晋幅员辽阔,东南西北皆有万里之遥,完全可以采用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是以闪电奇袭在灭国之战中并没有太大的效果。”

“所以,还是得稳扎稳打,走一步便得巩固好一步。”李承清说道,同时又递给沈安一块牛肉。

“谢谢。”沈安笑道,尔后说:“打下来的城池,还得牢靠摄政王好生治理一番,让这些地方能彻底化作我们的

领地。

这三州之地虽在边陲,但其实物产丰富富饶非常,还有几片天然的大好牧场足以牧马,加强我大梁骑兵。

是以,如果治理的好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三州化为跳板,由这三州之地练兵并提供补给,而不用从我大梁腹心之地转移粮食,能减少许多国力的消耗才是。”

“是这个理。”李承清深以为然,说道:“长距离调粮食,着实太过费力了些。要攻击四十万大军的粮草,便得发动一百二十万民夫运粮,相当于要养活一百六十万张嘴,每天吃掉的粮食都能堆成一座山。

而且不仅仅是粮食,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都不可缺,否则便会大大影响战士们的战斗力。这样一来,一百石粮食从大梁腹心之地运过来,到了便只剩下十石了。”

“而倘若能以这三州之地为调班运粮,损耗至多一半,且四十万大军的粮草,二十万民夫便可解决。”沈安接过话,同时笑道:

“毕竟除了三州之地与我大梁交接的数百里地带,逶迤曲折难以行走之外,剩下的路途都是一马平川,不论从农还是畜牧,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运送粮食也轻松许多。”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