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子还在那里磨呢。
有人说,看见安秀才早起往西边走的,不知道这会走到哪里了?
张氏顺着西边四处打听,总算是问着安秀才行踪。
等她赶到时,见安秀才正坐在一户人家门外,替那家人的儿子写娶媳妇的婚书日子。
张氏也不说来由,上前一把揪住她小叔子的后衣领。
大声叫骂道:“你做啥要杀人?”
安秀才不提防,被张氏扯了个后仰,连板凳一起摔倒。
幸亏没有带翻人家的案桌,泼了墨汁子毁了婚书。
他是被张氏欺负惯了的,心里又可笑的遵从着什么长幼有序。
连滚带爬的起来,结结巴巴争辩道:“二嫂这是做啥?我几时杀人来?”
张氏指着他的脸叫骂道:“红豆这会正在磨刀要杀俺家,我先来和你拼命!”
安秀才急的脸都涨红了:“然乎,然乎……”
写婚书的人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慌忙出来看。
见一个豁了门牙的婆娘正跳着脚,和请写字的先生叫骂。
气得直吆喝:“这是哪里来的疯婆子?俺们要办喜事,你揪着先生乱嚷嚷什么?”
出来几个人,一顿拉扯,才把张氏撵开。
安秀才见张氏恨恨而去,也不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
忙忙的替人家写了婚书,又少收了一文钱算是赔罪,急急拿了破布幡赶回家。
回家却见红豆正坐在门口,纳那只她掉进玲珑潭之前,一直没有纳完的鞋底。
安秀才一头雾水,不知道张氏突然找到自己,厮闹这一场,到底是从何说起的?
他也不敢对红豆说起这事,怕真的招惹到自家妮子,去寻张氏的晦气。
只说今天走的不远,就寻到一家营生,所以便早点回来吃中午饭。
红豆哪里知道,她爹无缘无故被二婶厮打了一顿?
便做了饭,叫她爹先吃了好出门。
又去皮货铺子煮中饭。
回来吃了安秀才留在锅里的粗面贴馍馍,红豆拎着那把破菜刀出了门。
小虎子等在路上。
看见红豆手里的破菜刀,吸着鼻涕说道:“红豆姐,你这刀砍不动柴的。”
红豆笑道:“没事,姐力气大。”
原来,红豆知道,隔壁陈大娘的男人陈老莫农闲的时候。
一直都在山上砍了柴,担往玲珑镇上卖。
连皮货铺子烧的柴,都是和陈老莫买的。
只不过砍柴幸苦,往镇上挑又很费气力。
家里有几亩山田的人家,又不得闲去挣那几个钱。
龙山坳砍柴卖钱的,一直就是陈老莫一个人。
红豆这几天想来想去,最无本的生意,也只有砍柴去卖了。
安秀才傍晚回家,见自家门口突然多出两大捆柴。
问红豆,红豆面不改色的说是自己下午和小虎子一起上山砍回来的。
安秀才以为红豆是要准备过冬的柴火,心里暗感欣慰
虽然他们家太穷,也不需要多少煮饭的柴火。
但多备些柴草,下大雪的时候,烤火取暖也是好的。
他是不惯干这些事情的。
所以下雪的时候,往往只能苦苦冻着。
想到红豆单薄,不知道这两大捆柴火她是怎么弄回来的?
又心疼自家妮子:“随便砍些也就够了,不要去山上砍。”
想到那年红豆挖野菜从陡峭的山坡摔下来,差点丧命,安秀才心中还是惊怕。
红豆笑笑:“我晓得了,爹。”
第二天,门口的两捆柴火变成了四捆。
渐渐地,柴垛便垒起来了。
红豆起了个大早,先去皮货铺子煮了早饭。
又悄悄的交代了大虎子,才出门去找王木匠。
央求了王木匠和她一起,花了五文钱,去邻村李大户家租借了一张牛拉大车。
在王木匠的帮助下,她和小虎子,三人一起,把门口柴垛的柴全部码在牛车上。
红豆不会赶牛车,和王木匠说好,替他们赶牛车去玲珑镇卖柴火。
得了钱,付他十文。
王木匠当然高高兴兴的答应了。
赶牛车来回不用走路,轻松又有钱,不干是傻子。
小虎子这些天听了红豆姐的话,一直瞒着他娘,每天下午跟着红豆上山砍柴。
这会见自己砍的柴火真的要换成铜钱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红豆和小虎子爬上高高的柴垛,王木匠赶着大牯牛,一路摇摇晃晃。
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玲珑镇。
玲珑镇离龙山坳,也就十多里地。
说是镇,也不过房舍多些,往来的人稠密些。
红豆仔细看那些房舍,也有砖墙瓦脊的,也有泥坯草屋。
有些门口挑着布幡招牌的,布幡上面也不写字。
问了王木匠,才知道,那个是酒馆招牌,那个是布庄招牌。
那个是听书的茶馆,那个是杂粮铺子。
只有打烧饼和炸油果子的铺子一目了然。
烤得香喷喷的芝麻烧饼都堆在暖和和的炭炉子上面,油炸焦黄的油果子都装在油渗渗的竹篓子里。
小虎子对红豆说道:“红豆姐,卖了柴,我要买几根油果子。”
红豆笑道:“行,姐给你买油果子吃。”
小虎子吸吸鼻子:“红豆姐,我买油果子给俺娘吃。”
“俺娘生小草妹妹的时候,爹病了,俺娘连一根油果子,一个鸡蛋都没有舍得吃。”
红豆惊讶的看着小虎子。
这么丁点大的鼻涕虫,竟有这样的孝心?
怪不得他每天跟着自己上山砍柴,小手磨起血泡,也不叫一声。
背着那么大的一捆柴,走起路来,比自己这个练过散打的人都有劲。
红豆一下子把小虎子拉近怀里,摸着他的头说道:“好孩子,你娘有你兄弟俩,有盼头。”
王木匠吆喝着,把牛车停在一个三岔路口的地方。
这地方比较空旷,适合搬运柴草。
红豆和小虎子跳下牛车。
没用吆喝,很快就有人过来询问柴价。
王木匠张口就说:“二十文一捆。”
问价的人作出鄙夷样子:“老哥,你讹人呢?”
“啥家伙就要二十文?”
摇头就要走。
王木匠也不强留,只大声说道:“买东西得识货。”
“俺们的柴火捆子大,又是打山上砍的,熬火,二十文一捆你能买亏了?”
那人仍旧径自去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