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舒笑着说,“当然是真的。”
“真的不会有危险吗?”
“你放心,肯定没有危险。不过钱不要转入个人银行,有交易记录容易被查,建议最好取出现金藏在家中,没有交易记录就不会有危险。”
“还是你想得周到。这么多钱,我肯定不能一个人独吞。你不拿我心里过意不去。这样吧,你拿一半,我拿一半。”陆兮非说道。
此刻陆兮非的心里却在打小九九,两人拿总好过一人拿,她不拿钱心理总觉得不踏实。
两人在一条船上还是觉得安全一些。
“这样吧。我拿50万元,剩下的全都给你。”
天舒当然知道他的顾忌。不过,一下子拿到这么多的钱有这种顾忌也是人之常情,他的害怕和担忧也在情理之中。
看见天舒愿意拿一部分钱,他心中总算是安心一些。他们各自分了钱。陆兮非拿着这笔钱,心想再也不用担心嘟嘟的医药费,朋友的钱也可以还了。
桓少君见到这么多的钱也吓一跳,这次她却有些不安,劝陆兮非说:“做了这次咱们就停手吧,太危险了。我不希望你以后出事。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现在我们已经不缺钱了,就此收手吧”。
陆兮非现在哪听的进去,他相信天舒的业务能力,也想着再多弄一些钱,自己实在是穷怕了。他还想换辆好车,以前不觉得那辆红色POLO寒酸难看,现在越看越嫌弃。他对桓少君说,咱们把这辆车换了吧。他想开好车,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亲朋好友知道,我陆兮非终于混出个模样。
之后,陆兮非按照赵如兰的要求,找上俞东明,汇报了赵如兰的想法。俞东明将此事报告给院长,院长非常重视,让俞东明做好王立峰的思想工作,确有需要时他再出面。俞东明亲自拜访王立峰并说明来意,王立峰见院领导如此重视,心想怎么也得照顾院领导的面子,便答应帮助推荐。
俞东明立即告诉陆兮非,随后陆兮非第一时间向赵如兰汇报了这个好消息。赵如兰便带着陆兮非,约上王立峰见面,择机将一箱钱送给他。王立峰收到钱后便同意做了推选人。自此,三位推选人全部到位。
一年一度的医院评价结果发布会终于召开。这次会议规模不大,只是前期在网站上发布通知,邀请天元市的一些医院领导以及几家新闻媒体参会。赵如兰作为评价工作室的主任主持会议,陆兮非作为评价工作室的负责人对今年的医院评价指标体系的变化做了说明和介绍,并对排名波动较大的几家医院指标情况重点作了解释和说明。西和医院院长和俞东明一起参会,得知医院排名没有变化,还在10名以内,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会议结束后,俞东明私下向赵如兰、陆兮非表示感谢。赵如兰对俞东明说,都是多年的老朋友,这么说就见外了。赵如兰又向俞东明提到,接下来她还有些专利应用证明需要找他帮忙,陆兮非这才知道他们两人这些年来暗中交往的秘密。
创建创新型国家,光靠学术论文还不够,真正更关注的是科研成果转化。而这也是科研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当前我国科研转化率极低,不足5%,许多科研成果仅局限于发表学术论文和出版专著,真正能够转化并应用的成果少之又少。“孔孟学者”的评价体系中对科研的转化应用非常重视,专利、应用以及社会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查指标,在评价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赵如兰很早就开始布局,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一直与俞东明合作,让其帮忙提供西和医院的专利应用证明。作为交换的条件,西和医院参评的科研项目和成果,只要她作为评审专家都给开绿灯。但事实上,赵如兰的专利其实并不具有应用价值,连专利都是找代理公司申请的。前些年专利申请非常容易,只要肯花钱,专利公司帮忙撰写和申请,很容易就批下来。专利下来后再让西和医院出具应用证明,成果转化就算完成。评审专家才不管专利的具体内容和质量,只看专利的数量以及是否得到应用,这就给赵如兰钻了空子。
俞东明对赵如兰说没问题,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
赵如兰也向俞东明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在“孔孟学者”推选和专利应用等方面对她的帮助与支持。她也提到接下来在申报“孔孟学者”过程中,有些紧急的专利应用证明,可能还需要麻烦他。
俞东明笑着说,有需要尽管吩咐,一定义不容辞。
之后,陆兮非带着研究生继续撰写申报材料。在材料整理过程中,他们发现其中一些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偏少,仅仅几篇,很难有说服力。赵如兰让陆兮非想办法,在交材料前尽快发表。可是时间太过仓促,现在撰写肯定来不及。如何尽快发表又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赵如兰提议,“能不能将专著的内容拆分成几篇,找个熟悉的杂志发表,哪怕多花一些钱。你问问上次那家杂志行不行?”
陆兮非答应赵如兰再去问问,并把这棘手的难题告诉陈雨薇。陈雨薇说要在短期内发表几篇论文也不是没有办法,但不是她向主编打声招呼就能解决的事情,这次必须给主编、编辑部主任打点。所以她建议陆兮非准备些钱,由她领着陆兮非去找主编和编辑部主任,才能将这件事敲定下来。
陆兮非心想既能处理赵如兰的事情,又能光明正大地与陈雨薇见面,别提有多高兴。
陆兮非赶紧将这个情况向赵如兰汇报,赵如兰同意给他20万元,让他务必办成。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