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终究会换一种新的方式回归,待春色满天,轻采红豆,听马蹄声阵阵,无憾流年。
长安因书院大会的召开盛况空前,灯红酒绿惹人醉,浮屠众生为利来。
而中神洲另外一角的镜山万里山河,已经彻底看不出原样,沦为了一片血色平原。
绵延不绝的山峦被不知名的存在一指截断,高耸入云的座座山峰被剑意摧毁,万里山河一片狼藉,看不出之前的景秀山林、寻不到潺潺流水、鸟语花香。
“强弓末弩之躯,还想着阻止我等,痴心妄想”
声若天雷,传至云霄。
因为躲避战斗波动不得已避到万里之外的众多生灵闻言眸中闪过一丝震撼,麻木的神情再起波澜。
这么久了,那一位少年还在坚守,简直是世间神迹。
将近一天的交锋摧毁了无尽山河,光是散溢出的战斗余波就波及了万千生灵,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灾难。
而在战斗中心,围绕着世界树扎根的葬土世界开展的一次又一次死战又该是何等的恐怖景象。
可惜在场圣境以下存在无一敢靠近战斗中心,即使是像神洲书院“小棉袄”、天道阁苏煜冉、灵丘圣地言言这些禁忌领域的绝顶高手,也只能立足虚空远远瞭望,还要时刻警惕战斗余波的散溢方向。
不然要是吃上一击圣境法则,不死也得掉三层皮。
神洲书院胡述站立在巨大战舰最顶端,肉眼观察着腾挪闪动、难以追踪的数道流光。
最惹人注目的是一道横击四方来敌,上引太阳精火焚烧万物、下牵引地脉精气斗转星移,转化成山峦法相砸出,逼退一个又一个试图靠近世界树的存在。
电光火石间的战斗震撼人心,于胡述心中掀起万丈波涛,难以平抑。
胡述在神洲书院修养之际,仔细研究了尘小九的作战方式和神通秘法。
能被人称赞为第二个“朝圣”,胡述自然是修行一途上的妖孽,识遍万卷经书,行过千万里山河,见识和阅历不是一般的同辈人能够媲美的。
尤其是在神通道法上的领悟能力,甚至可以说压过了朝圣,接连打破朝圣曾经创下的记录,一枝独秀。
可即便如此,胡述对于尘小九的作战手段和神通秘法都有些“无言以对”。
一拳之中可能揉杂了多种拳法,从天道阁广为流传的千军拳到烂大街的五行拳,还有靠山宗的靠山拳、七星剑门的七星拳、甚至于还有神洲书院一位前辈所创的训诫拳……
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看起来像是不堪入目的一锅“大杂烩”,实际上却有其妙用,尘小九总能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将彼此冲突的拳意融合在一起,绽放出独有的“意境”。
要不是胡述勘破万家神通,还真不一定能破解尘小九的那一拳。
但对于尘小九战斗方式的推测到此还远远不够,更令胡述感兴趣的是尘小九的“适应性”。
不管面临什么样的攻击,尘小九总能很快的找出其破绽,就算是天衣无缝完美无瑕的神通,尘小九也能在适应之后给你强行创造出一个“漏洞”。
换句话说,尘小九知道最适合自己的杀伐手段,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对应不同的敌手。
这就像音律高手耳朵一动就能听出曲律中不和谐的地方、剑道高手一眼就能窥破繁杂剑法的本质。
而尘小九,在一次次战斗中“适应”,在一次次交锋中“学习”,只要不能第一时间击溃他,他就会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站起来。
所以当朝圣判断出尘小九“适应性”时,当机立断准备好了反击方式。
既然尘小九“适应”力强,那就以雷霆手段击溃他。
面对这种“打不死”的对手,要不以绝对境界强行镇压,要不以无穷法力耗死他。
可当胡述见证到尘小九一己之力对抗多位圣贤,即使身躯气血耗尽,瘦若枯骨,那一双灿若星辰眼眸中的战意没有退去,手中的黑铁玄棍依旧紧握。
这一次,胡述心中破天荒的生出了一股无力感,但同时也涌现出从来没有过的不屈和热血。
也许是因为胡述的成长过程太过于一帆风顺了,导致于他觉得修行很是简单和无趣。
神洲书院之中前一代青年领袖朝圣已经远远超过他,纵使胡述再怎么惊才绝艳也不可能击败朝圣。
而同辈修士中没有一人是他的对手,当不闻、不语、不问三人从星际边荒回归之时,胡述已经将同一境界的老辈修士都给“修理”个遍。
而神洲书院“小棉袄”又禁止不闻、不问、不语三人和胡述交手,不知道在隐藏着什么不能见光的秘密。
所以胡述前二十几年来就像一句话所言——高处不胜寒。
可自从遇到了尘小九,他就被其瞬间打入凡尘,被狂揍一顿不说,还差点滋生了心魔。
而当他从第一次失败的沮丧中走出来时,似乎觉得失败一次也是挺有意思的。
人生路漫漫,一个人内心如何强大也总归有落寞一瞬。
有一个可以并肩而行的朋友或者是互相追逐、不死不休的对手或许更有一番滋味。
可当自己还在研究对手手段之时,心目中的对手已经越过他前往更高层次。
他知道尘小九的境界修为不可能在短短十几天内提升到圣境,也许是那位白衣神灵的手笔,或许是尘小九压箱底的“底蕴”。
但无论如何,尘小九渐渐跟上了圣境存在的战斗方式。
从最开始多余的动作到现在举手抬足之间不会耗费任何一丝神灵法则之力。
胡述知道自己对于尘小九的评价还是太低了,这个平平无奇的少年总能给别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挫败感油然而生、与此同时又一次产生的是不甘和惋惜。
不甘心就此和尘小九“错过”,毕竟他还没有和尘小九真正意义上战斗过。
惋惜尘小九的选择,惋惜尘小九的未来。
这样一个光风霁月的少年不应该为了一时的承诺或者保证豁出性命守护一些不属于他的东西。
可惜他改变不了什么,甚至做不到参战去了却心念。
胡述看着战意高昂,一棍接着一棍奋力向前的尘小九,呢喃自语:
“希望你能够撑过去,你我之间的因果还没有了结”
*
尘小九不知道远处有人在默默的“祈祷”他支撑下去。
如今的他就像是一个破洞的风筝,在狂风骤雨中勉强维持身形稳定,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四面八方围攻他的圣境生灵不少于五位,还不算隐匿在暗处时不时给他来一记狠的各大禁区来人。
归墟一脉两位守护者和蜃楼甲真人步步紧逼,以三才大阵对抗着一角星楼妖阵,使得尘小九不得不时不时抽身主持星楼妖阵,避免有存在偷渡葬土世界内。
满脸富贵相的男子更为阴险,以聚宝秘术强行阻隔世界树领域与外界天地的联系,断绝尘小九吸纳天地灵力恢复伤势。
还有两位以秘法遮掩面容,改变气息、不知哪一方势力的黑袍圣贤神出鬼没,出手狠辣。
每一次出击都能够精准的把握住尘小九换气松懈一刻,有几次都差点得手,要不是尘小九以太极阴阳曲线险之又险的避过,恐怕现在已经人头落地,凶多吉少。
还有一位圣贤坐镇中央,扛下尘小九每一次反攻的。
这位圣贤最为深不可测,气息捉摸不透,看起来血气枯竭、一副命不久矣的样子,但每一次出手都异常霸道。
眉宇之间透露着真龙气象,仿佛主宰万千生灵生死的帝皇,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令人臣服的魅力。
同时此人也是最开始开口斥责尘小九“痴心妄想”之人。
根据其言语透露的信息和镇压己身的恐怖真龙气运,尘小九推测此人应该是两大皇朝之一的“底蕴”。
也只有那横跨西洲、东接北原,与中神洲接壤的两大超级皇朝才有可能拥有这么强大的真龙气运。
在如今天道禁锢万灵环境之下,除了儒家广纳天域众生气运,可以“肆无忌惮”的借助众生信仰之力和儒家气运封禁一部分“底蕴”,作为未来某个时刻的杀手锏外。
也只有两大王朝有足够的气运之力隐蔽天道监察,藏纳一些本该死去的生灵。
面对这种不知何等岁月前的老怪物,尘小九的手段和意识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
幸运的是这位圣贤身上萦绕的岁月腐蚀之力太过繁多,导致其不得频繁出手,给了尘小九喘息和适应的机会。
但就在这短短的一天之内,九歌皇朝前来的“底蕴”就发现了不对劲。
眼前少年未免适应的太快了,由初次运用神灵法则的生涩到眼下的随手捏来,应对自如仅仅用了一夜时间。
这其中固然有巅峰王座中的神灵法则力量被摆渡人“稍作处理”的缘故,但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尘小九自身。
到了圣境领域,天赋根骨固然重要,但意识、性格和坚韧哪一个都不能缺少。
从古至今不缺短短百年岁月就踏足圣境的绝代生灵,但这些惊艳一时的妖孽大多泯然众人矣,未能成就天尊果位,媲美神灵、仰望真仙。
而纵观留名万古的尊者、神灵,阎罗、妖帝,无一不是由尸骨中铺垫出来的威势。
在杀伐中成长,在失败中崛起,在无尽黑暗中坚守着内心大道,从不动摇。
而就在此刻,九歌皇朝圣贤竟然从尘小九一双淡然的眼眸中看出了尊者风采,这不得不让他震惊和警惕。
身为圣贤中的佼佼者,九歌皇朝圣贤向来不相信命运既定的说法。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