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头苦恼的揉揉太阳穴,看着傻眼的儿子儿媳,冷哼一声说道:“瞧瞧你们教的好儿子,连鸡蛋都不认识,说出去要让街坊四邻笑掉大牙。”
郑屠夫看看竹筐中的鹌鹑蛋,跟妻子对视一眼,此刻不再为儿子喜欢读书感到高兴,怎么感觉孩子读书读傻了。
冯昭昭在国公府补完觉,听来福说八卦事,听完笑着说道:“让我说对了,这个郑秀才呀,就是书呆子。把鹌鹑蛋当做鸡蛋,看来他很少关心周围的事物。鸡蛋都不认识,让人难以想象,郑家该醒悟喽。”
冯昭昭认为书呆子对社会,家庭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记。知道封建社会对读书人十分器重,普通人家出个读书人,靠全家供着,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来福你消息灵通,你说郑秀才在家是不是啥都不做,还没咱们钱少爷能干。”
被冯昭昭夸奖的钱富贵,乐呵的挺直腰板,自认为他比郑秀才中用,他现在还会做买卖呢。
来福点点头,开口说道:“郑屠夫的娘子,瞧着是个有学识的妇人,她教导儿子启蒙。郑秀才长大后专心读书,什么活都不用做,郑屠夫夫妻俩勤快,把一切打理好。”
冯昭昭感叹的说道:“这对夫妻俩期盼儿子成材是好心,可是孩子没有自立能力,日后如何生存呢。不通人情世故,往后的日子很难,我见过的书呆子,最终都被众人遗忘。”
钱富贵庆幸的说道:“还好我钱某人不爱读书,我拿起书本翻两页就头疼。”
冯昭昭吐槽的说道:“郑秀才因为爱读书什么都不会,钱少爷你不爱读书,来国公府借住之前,一样什么都不会,需要下人照顾。这些年都干什么了?继续以往的享福日子,你将一事无成呀。”
钱富贵心虚的傻笑,富家公子哥消磨时间的方法多,现在回想过去的日子,果真是平淡日子消磨斗志。
来福抓起一把瓜子,继续八卦说道:“咱们继续说郑秀才一家,你们别看郑屠夫长的凶神恶煞,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呢,为人很有爱心。我见过郑屠夫给街上的小乞儿买糕点,他还会送衣物给乞丐。”
来福的话冯昭昭信,喝口茶润润嗓子,赞叹不已的说道:“人不可貌相,没想到郑屠夫凶巴巴的外表下,掩盖着一颗善良的心。日后咱们见了郑屠夫客气点儿,这样的人值得尊敬。京城的达官贵人多,没几人在意乞丐的死活。”
乞丐是无家可归的可怜人,还不如乡下的贫苦老百姓活的好,冯昭昭对他们抱以同情心。
青柠接话说道:“二少说得对,之前我去东街买糕点,路过猪肉摊脚步匆匆,不敢看郑屠夫,觉得他面相凶恶。这种想法真不应该,不能以貌取人。”
冯昭昭递给青柠一把干果,表扬说道:“小柠有觉悟,一个人的善恶,不能靠外貌分辨。”
戚寒时带着阿七来到小院,瞧见树下坐着几人在闲聊。冯昭昭这个主子没架子,爱跟下人打成一片。
冯昭昭招招手说道:“兰大哥快来坐下聊天,海味卖完了下午不用摆摊。我们在聊书呆子郑秀才,他呀五谷不分。”
戚寒时听完郑秀才的搞笑事,哭笑不得的说道:“难道他没吃过水煮蛋,怎么不认识鸡蛋。”
来福乐呵的说道:“我估计他吃的水煮蛋,是剥了皮切好的。郑家只有他一个独子,自然宠着他。”
戚寒时端起茶杯喝茶,听见几人谈起好心肠的郑屠夫,勾起嘴角笑着说道:“别的我不知,我倒知道这郑屠夫,运气是十分的好。娶了书香门第的妻子,儿子读书悟性高,没让他操心过。”
冯昭昭几人很是惊讶,郑屠夫家世平平,职业是不起眼的屠夫,娶书香门第的妻子怎么可能。
“兰大哥你在开玩笑吧,书香门第出身的女子,怎么会心甘情愿的嫁给屠夫。”
来福几人不信戚寒时的话,来福直言说道:“我见过郑孔氏,她比普通妇人模样清秀,会帮丈夫做买卖。书香门第的贵小姐,一个比一个清高。”
冯昭昭看着来福说道:“等会儿,你说郑屠夫的妻子姓孔?京城姓孔的人家不多,这个姓一听就很有文化。”
冯昭昭对孔姓不陌生,孔子那可是圣人一般的人物。沾他老人家的光,后人得福泽庇护,成为书香门第的大家族。
各种中,孔姓是大姓,姓孔的都是文化人。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