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祭果然是由太子李温代替圣上做首献,但圣上不同意用吕道士火祭,最终只是在东市斩首示众。
东宫里的太子,没有以任何形式见过郑颢,他捏紧的拳头,终究还是松开了。
圣上在病中,仍把他的控制欲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比以往更多疑。冬祭的第二天,他让人打死了一位没得到允许,擅自到温室殿里送甜汤的婢妾。
他不仅是害怕有人下毒,他更不想承认,自己食之无味的事实。
这下,整个后宫人人自危,如今正值冬季,大家关门闭户,索性连殿门都不出。
因为天朝不乏皇后与太子勾结害死皇帝的先例,晁美人已经不容易太接近圣上,而元妃主理后宫,她成了唯一能进出温室殿的嫔妃。
元妃清楚的知道,她这样的风光已经不长了:一旦圣上殡天太子继位,天朝的太后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的母亲晁碧华。
“圣上,晁美人在门外请您示下,能否进来给您请安?”元妃给圣上掖掖被子,嫌弃道:“有些人就是不为圣上着想,进进出出的,把外面寒气都带进来了。”
圣上对站在身边的元禄挥挥手:“请晁美人回去吧,外面冷,没事别过来了。”
看着元禄走出去,元妃得意的扬起嘴角,转头对圣上“咯咯”笑道:
“圣上,您可能还不知道,您罢了郑三郎的官职,这几天咱们万寿公主天天往他府里跑。她还真是个孝顺女儿,替您安抚人心呢。”
圣上听了什么也没说,将婢女正在给他喂药的手推到一边。元妃怕自己说错话,圣上迁怒于自己,赶紧找了个借口告退出去。
正在郑府里的公主,不知道有人在父亲面前告了她一状。她正认真回想着那一排名字的前世。
天朝安史之乱后,官员贪腐像一场没完没了的瘟疫,从中央蔓延到地方,又从地方腐蚀回中央,就连皇帝,也常常截留税收,放在私库里供自己享用。
牛李党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抄家成了常有的事。人可能还有机会平反,可抄走的家财,却很难退回。
这些家财千万贯的人,都养成了离府藏钱的习惯。就像马元贽。可就是这样,有些露出蛛丝马迹的,还是会被找到。
找到这些隐匿财富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知道官府在哪抄的家。
李萱儿在第一个名字上面点了点:“陆岩,果然是从本朝就开始卖官了!此人做了相公之后,更是来者不拒,连军饷都敢批白条。抄家的时候,光是本府抄出来的钱财,就拉了整整一天。”
“本府?那他现在钱还没那么多,应该不会另藏别处。”郑颢拿起毛笔,把他名字圈了起来。
“王驰!阿兄一上台,他就被王忠实扳倒了。抄家更可恶,送入国库的少了大半,当时阿兄跟王忠实发了脾气,他才假意又找到一些。王驰的庄子就是他的藏宝处。”
“庄子?那更好办了。”郑颢在他名字上打了个勾。
两人头碰头悉悉索索捣鼓的半天,名单被郑颢分为三类:一类知道地点特别贪的,一类知道地点小贪的,一类公主不知道的。
“我们就从第一类这三个人开始。”郑颢满意的将名单折起来,揣进怀里:“递上去的折子,居然到不了监国的太子手里,看来,宫里永远不缺试图一手遮天的人。”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我们什么时候动手?”
“是我,不是我们。应该会尽快动手,黄巢他们快要到了,我得想办法给他找些收买人心的军资。他要去的播州,原来被克扣贪污掉的军饷,朝廷可不会为他准备。”
郑颢知道,萱儿的初心,不会因为自己被革职而改变。目送她的马车回宫之后,郑颢立刻在府里召开了碰头会。
他们手上的人不少,一同东巡的十八个侍卫在公主府里,阿砚手下还有几个人,加上陈九、张夔、阿砚、阿哲、丁远,打家劫舍也不适合更多的人。
第一个便是王驰,张夔和阿哲当晚就到他府里去听墙角。终于在王弛大娘子口中听到一句:“后天是我爹六十大寿,府里找不到合适送的东西,明天我想回庄上找找。”
“老丈人今天做寿,明天成亲纪念,送的东西还少吗?再说,府里的又怎么不能送了?别老往庄上跑。”
王弛已经躺上了,不耐烦听她叨叨,没想到大娘子火了,一脚踹过去小声骂道:“不是我爹你有今天?再说我回我陪嫁的庄子,关你屁事!”
阿哲朝张夔点点头,两人猫腰跳下了屋顶。
王大娘子的庄子在城南,陈九他们赶着马车,拉着一车稻草,跟在她后面走了一个时辰。经过两个晚上踩点,他们制定了行动方案。
郑颢发现萱儿这次变乖了,上次分手的时候,他还说路远,让她不要老跑过来,她还真的好几天没来。
朝夕相处半年多,见不到她,他还真有些不习惯。
王驰庄上的银钱比郑颢想象的更多,若不是崔公子的迷烟,他们还真难以很快搬完。三十来个人,搬了大半个晚上,才把看不出来历的金、银、钱、珠宝搬了个干净。
这些钱不能搬回城,他们也依瓢画葫芦,把它们藏在郑家城东的庄子里。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