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五人快马奔驰,终于赶到了期思邑的附近。
期思的名字很好听,乍一听似乎不像是个地名,但事实上,这里并不是平行世界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地方,即便是在欧阳那个世界里也有着“期思”。
欧阳能够记住这样的一个地方,是因为期思邑,曾经出过一代名相——孙叔敖。
如果诸位对孙叔敖并不熟悉,那么再来背一段课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语出,《孟子·告子·下》。
在这段背的滚瓜烂熟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课文里,孙叔敖被“亚圣”孟子当成了圣贤之一,举了一个例子。
司马迁也在《史记·循吏列传》中,将孙叔敖列其为第一人。
那么为什么他的历史地位这么高呢?因为他的功绩,可以说是功在千秋。
当时的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受命去主持治水工程,为此他倾尽了家财,历时三载,终于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
这个芍陂,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造陂塘来灌溉农桑,这样既能泄洪,又能造福淮河两岸种地的黎民。后来又修建了安丰塘等大量水利工程,在欧阳那个时代,2600年过去了,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
也因此,孙叔敖受到了楚庄王的赏识,成为了楚庄王身边的一位文官。
因其出色的政治、军事才能,孙叔敖后来成为了令尹,也就是楚国的文官之首,相当于宰相,辅助楚庄王独霸南方,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再往前,就是期思陂了。”屈恬指了指前面的一个小村子说道。
这个胖子看着肥硕,没想到动作倒挺灵活,骑马什么的,一路上比众人都要娴熟不少,不愧是顶尖三贵族之一。
“没想到……竟然能见到传说中的期思陂。”欧阳看着旁边静静流淌的淮水,颇有些感慨。
他做老师那会儿就爱和同学唠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期思陂他也早有耳闻。
期思陂就是芍陂。
“欧阳先生也知道期思陂吗?”熊中有些惊讶的问道。
“怎么,难道我真的像这么孤陋寡闻的人吗?”欧阳笑着反问了一句,然后指着淮水说道,“一代名臣孙叔敖的杰作,我要是不知道,估计这淮水要将我吞没了。”
王晟看着淮水神色凝重,忍不住想要拉弓拔箭。
“你干嘛?”公孙朝拉住了王晟。
“我不知道什么是孙叔敖,也不知道什么是期思陂,我怕淮水吞掉我!”
欧阳掩面不想抬头,熊中倒是颇为善解人意,几人下马让马匹略作休息,趁着这个空档,熊中为王晟简单介绍起了期思陂和孙叔敖。
孙叔敖最著名的成就,就是芍陂。
期思这个地方非常特殊,这里是“三川争流”之地,地势绵延起伏,域内河湖密布。所以也就使得洪涝灾害频发。
芍陂原来是一片低洼地,孙叔敖就发动农民数十万人,修筑堤堰连接东西的山岭,开凿水渠引来河水,造出了一个人工大湖。有水闸可以调节水量,既防水患又可以灌溉浇田,从而振兴了楚国的经济。
当时的楚国出现了一个“家富人喜,优赡乐业,式序在朝,行无螟蜮,丰年蕃庶”的全盛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孙叔敖也曾领命去雩娄邑进行灌溉工程,但很可惜,雩娄邑的灌溉工程都被贵族们给收走,剩下的田地都是百姓们自己开荒的。
熊中简单地介绍完,还看了一眼屈恬,屈恬只能尴尬地在旁边点点头,往欧阳的身边凑了凑。
他有些害怕王晟这个“愤青”对他动手。
结果王晟反而颇有见地,说道:“这个期思陂再怎么好使,也不过是肥了贵族老爷们的田地。”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