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物?
在生物学上的定义就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
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反应,能与外界的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并且,能够排出体内无用的物质,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性。
换句话说就是,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的能力,具有新陈代谢,具有应激性,能够遗传变异。
细胞,可以说是生物体内的最小单位了。
对单细胞生物而言,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所以细胞就是生物。
但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一个个体就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所以细胞是生物体的组成单位,并非是生物个体。
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细胞都有自己的生命,但是每个细胞都不能单独完成自己的生命,并不能体现一个个体的特征。
所以对多细胞生物而言,它们体内的细胞并不是生物,细胞只是构成生物的个体,是生物的一部分。
但是这样的定义真的绝对准确吗?
人就是生物,由无数个细胞所组成,细胞分裂后,会自己转化为各种组织,形成各种各样的器官。
作为多细胞生物的人,可以说是一个具有生命的个体,但人真的能够自己单独完成自己的生命吗?
恐怕也不见得吧。
没有蔬菜,只吃肉的话,人就缺少必要的维生素和一些无机盐,这会使得人发育不良,智商下降,记忆力下降。
更不用提因为缺乏某些特定的维生素而导致的各种疾病了,比如过多的动物蛋白摄入,会造成含硫氨基酸摄入过多,加速了骨骼中钙的丢失,容易产生骨质疏松症。
没有肉,只吃蔬菜的话,会造成动物蛋白质摄入不足,人体内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就会失衡,免疫力下降、记忆力下降、贫血、消化不良等等诸多症状就会接踵而来。
甚至于,如果人们只吃蔬菜的话,人类会因此繁殖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生殖机能异常,甚至严重影响生殖能力,人类可能会灭绝也说不定。
如果不算上这些外在的其他生物个体的话,我们将视野看向人的身体内部。
人的体内,目前已知寄居在人身上的微生物,约有二百多种,人的身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各类车间俱全的微生物加工厂。
暂且不提对人的生命生活并无甚显著益处的皮肤和口腔,就单说人体的肠道。
人体内大约有100万亿个微生物,而其中大部分则分布在肠道之中,肠道中许多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帮助人体处理复杂的化合物,还可以生成氨基酸和维生素。
因此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甚至被认为对人的生命非常关键。肠道微生物帮助人从食物中摄取能量,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还可能与肠道疾病或肥胖症有关。
哈佛大学的基因组学家布鲁斯·比伦提出这样一种说法:“我们身体中90%的细胞是细菌,或者说细菌的数量是人体细胞数量的9倍。”
这些细菌对人类来说大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是正常生活不可或缺的。
“我们不是个体,而是一群生物的集合体。”我们人类体内的微生物,绝大多数对我们来说还是有益的。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人并不能算是一个个体。
所有已知的这些个体生物,其实都不能算是一个个体,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支撑。
只有在这样的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当中,它们才能被称之为“个体生物”,完成它们各自的生命。
按照这样的推论,我们甚至可以将整个地球的生态圈当成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它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而地球上进化出的所有生命形式都是盖亚这个生命体的一部分。
就像组成人体的细胞,与细胞类似,构成这个地球生态圈的不同生命形式相互作用,所以,地球的生态圈在严格意义上来说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个体生命。
这也是“盖娅假说”的粗简版。
但这种“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也不算多么严格。
因为地球也依存于这个宇宙,依存于太阳,才能生存下去的。
或者说,在科学上,我们对于个体生物的定义,其实并不准确。
不过再这样探讨下去,就会成为无限套娃,那样就毫无意义了。
彭城,如果按照现代的话来说,应该算是已经拥有了“盖娅意识”,因为欧阳发现,彭城里的所有植株,都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生命。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