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周时候,道宗地位无两,权势甚至盖过当时的朝廷。
按照当时的惯例,周皇的世袭必须是修行天赋最差的皇子。除周皇外,另设摄政王。摄政王由道宗内部选定。
一时间,周皇室在一些人眼中可以说是可有可无,当时道宗的一些激进弟子还曾建言要废除皇族制度,改为由道宗执摄上下一切政务,建立道廷。
此景可管中窥豹道宗的极盛。
只是道宗全盛,士农工商只要有修行资质的无不加入道宗修行。一些人秉持着道宗流传下来的古风,认为一报既来,一报往之,自此与世隔绝,独心修行。这种修行者,在当时被称作真道。
另有一些人则受到早时儒家入世观念影响,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主动入世,兴办学宫,广招门人,入毂为臣。行的是兴天下之所兴,乐天下之所乐的修道。这些人则被称为儒道。
儒者,入也。最终,由一位大儒创建出了属于儒道的一脉,此脉缓缓发展,最后也令道宗其余各脉不得不承认此脉与其余六脉一般。
这便是岳麓一脉的简史了。
往后,岳麓一脉发展得极为迅速,很快便成为了道宗人数最多的一脉。即便是在大周晚年其余六脉式微而不得不退隐的光景下,岳麓弟子依旧活跃于中土南北。
而百余年前的顾清弄,也就是顾长歌,已经是岳麓一脉的大师兄。师传岳麓大先生的顾长歌,自然是秉持着富则兼济天下的原则,入世行善。
于是江湖有云,人可以不识岳麓,但不可不念长歌。
......
......
顾清弄看着眼前的玄袍老者,伸手一拂,一把外里云纹流转的光剑便出现在了他的手中。
顾清弄行了一辑道礼,沉声道:“后生顾清弄,向九嶷前辈讨教了。”
大司命不怒反笑道:“当年因为你自己的独断专行,你害死了多少同伴。如今在此却还不知悔改。我听你是在轩泉学宫修身养性,看来这百年过去,你蹉跎如故啊。”
顾清弄面无表情地说道:“蹉跎与否,还是让在下手中这三尺青锋来检验一番罢。”
他一甩剑,虚空中便出现了无数道剑光,遥遥指向大司命。
他望向大司命道:“此剑名【云生】,前辈恐怕不会忘记的罢。”
大司命说道:“当然认得,这是萧山一脉的绝学。你能学会此剑,恐怕还是冷寻笙传授给你的。”
顾清弄眼底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他吩咐天洛道:“天洛师妹,你先去祭坛方位,在下稍后便至。”
天洛微微一怔,随后轻颔螓首,将周身灵光一撑,飞向了天鼎的方向。
大司命目不斜视,伸手一掌,一道黑色的掌印便循着天洛的气机追袭而去。
顾清弄眼神微冷,他拂剑一指,数道剑光飞出,即刻间打散了那道黑色的手印。
顾清弄长喝一声,那无数道剑光便缓缓结成了一朵剑莲,朝大司命飞去。
大司命看到那朵剑莲迎风暴涨,很快从巴掌大小变得有丈许宽。当下他心头一凛,张口吐出了一物。
那一物仿若一束乌光,向前一探便击穿了整朵剑莲。望着剑莲缓缓在虚空中崩碎成道道残缺的剑光。顾清弄倒是不急不慌,伸手便解下腰间的【君子玦】。
君子玦化作一道翠绿色的光芒,在半空中与那抹乌光缠斗起来。乌光好几次想挣脱开绿芒的束缚,却总在某一刻被它堪堪拦下。两者一时间却是难解难分。
大司命脸色一沉,这一下,他恐怕是难以再运用起这件本命法宝了。
......
......
旧周灭国前三年,即旧时天煊历两千五百三十六年,岳麓大师兄顾长歌向道宗首席提出建言,以各州为划分单位,建立九座学宫,令道宗七脉之人共赴这九学宫修业就学,彼此交换道法神通,好进一步的加强道宗内蕴。
此言一出,即刻在道宗内掀起了一阵狂澜。不少人认为,此举乃饮鸠止渴之举,道统泄露,从偏居一隅到天下大同,他们自问还没这么无私。
但当时岳麓一脉独占鳌头,各脉经过商量后,便同意各自带上一门神通与他人做易,这样一去一来,自身既不损失太多,还能够有所收获。
虽然如此,但当时除却本属轩泉旧址的慕云学宫规办较好外,其余八处学宫皆是不得其行。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