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其他类型>灵酒异事录> 第四卷:寒钟(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卷:寒钟(五)(2 / 2)

这是肃州城内自古就有流传的一首打油诗,城中百姓无论男女老少皆会唱诵。

当年突厥祸乱未起之时,逢年过节肃州城中百姓都会自发组织前往孤山脚下祷告祭拜。

后来突厥大肆起兵来犯,城中百姓便在无人敢冒死前往祭拜,本就极为寂冷的孤山,如今更是变得毫无生气。

而孤山之巅,远在云端之上,山体陡峭亦无人敢于攀爬。至于孤山之上是否真的有寒山寺,寒山寺内是否真的有僧人,从来无人知晓。往日的祷告祭拜,也不过是百姓对美好愿望的信仰寄托。

但,唯独白敬玄除外。打油诗中所述虽极为荒唐,却皆是确确切切的真实存在。

白敬玄是唯一对此知情之人,无比确信孤山之巅的确有寒山寺,寒山寺内也的确有一法号“归玄”的神僧。

只因寒山寺是五年前他亲眼所见。在他夜袭兵败,被突厥追杀性命垂危之时,也正是寒山寺方丈“归玄”法师,施以援手,将其收留救下。

五年来,每当饱受梦魇煎熬不得解脱之时,白敬玄便会孤身一人上山拜访,满怀虔诚跪求神僧指点解惑。

岁月蹉跎,白敬玄原本俊朗的脸庞已有苍老之色,可寒山寺的方丈“归玄”,却不见半分衰老,依旧是白发袈裟,依旧是神色淡漠。仿佛真如打油诗中所言,“孤山不倒僧不灭”。

这更使白敬玄确信,“归玄”法师是降身人界的真正天神。

麻木地步行许久,当白敬玄终于走到孤山脚下之时,已是三更时分。

夜色浓重,寒风呼啸愈发凶悍,抬头望向云端之上,险峻山巅令人望而生畏,白敬玄却并未退却,反而无比坚定地跨步往山顶迈去。

路过一处石碑之时,白敬玄停下了脚步,伸手拨开石碑之上覆盖的冰雪,屈膝跪地伏身下拜。

“三千将士英灵在上,罪人白敬玄,前来参拜。”

不分昼夜的风雪侵蚀,石碑之上所刻字迹早已被打磨得模糊不清,依稀可辨得石碑上的字样。

“肃州军三千英灵之幕”。

石碑之后,是碎石垒砌而成的简陋空墓,其上覆盖着厚厚的冰雪。

跪拜忏悔许久,白敬玄缓缓起身,继续往孤山山巅,踉跄行去。

眼前所见正如当年败逃之时,不堪回首的往事,又在眼前一一重现。

......

十三、

时间追溯回五年之前,当时的白敬玄平步青云风头正劲,一手培养的三千亲卫,更是在其带领之下纵横沙场,数次击退来犯突厥。

是时,突厥兵马听闻敬玄之名,莫不胆寒。

肃州城上下,将臣百姓无不交相拥戴,送称“平夷神将”,一呼百应。更有好事者,编撰出:“平夷神降一日在,万千蛮夷皆虚妄”的狂妄口号,千里传颂。

当时的白敬玄,功成名就雄姿英发,颇有些当年周公瑾谈笑灭掳睥睨天下的豪迈气势。

而这等狂热拥戴,在白敬玄迎娶将军之千金张雅知,接任肃州城主将之位后,更是直达顶峰。而敬玄娶雅知,英雄配美人,也成了传唱一时的佳话。

接任肃州城主将不久之后,白敬玄入主将军府。

“报!”

一日,白敬玄坐在将军府书房中,正伏在案前批写文书,处理军中事务。传令小卒却突然神色慌张跑至案前,说军中有紧急要事禀报。

“说。”白敬玄头也不抬,批改文书的手依旧从容奋笔直书。

“禀报将军,昨日肃州军派出一支百人小队,在肃州城附近行巡查敌情之任,却突然失去音讯。而在方才,一个突厥骑兵策马而来,将一个麻袋抛在城门之下便扬长而去,说是送给将军您的礼物。”

“今日负责值守的士卒,将麻袋拖入城中打开,里面装着的物事,竟是……是……”

“是什么!快说!”意识到事有蹊跷,白敬玄停下手中墨笔,抬眼看向传令小卒,凌厉如刀的目光,将小卒吓了一个趔趄。

“是......是昨日出城巡逻将士的头颅,经过统计清点,百人小队头颅一个不差。”

“那......那装满头颅的麻袋上还留有一张纸条……”

“那纸条上写了什么!”白敬玄身形前探,双目之中怒火升腾,几乎凝为实质。

“纸条上说:小小敬玄,妄称神将,却龟缩高墙之内,不过一介鼠辈,不足挂齿。”传令小卒畏畏缩缩报读纸条内容,生怕受到怒火牵连。

“混账!如此要事怎不及时禀报!一群饭桶!”听到此处,白敬玄拍案而起,凶煞戾气仿佛化作吃人猛兽,当即将传令小卒吓的小便失禁倒地不起。厚实的桐木书案,亦在其掌下生生断作两截。

“滚!”

“小小突厥欺人太甚!真乃欺人太甚!”

将传令小卒屏退后,白敬玄在断案前来回踱步。终是下定决意,转头望向门外大声传令:

“传我命令!三军整备,随我一同出城,讨伐突厥!”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