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六把府里的师爷叫出来问。
捕头他们是当地人,有自己的家。
府里的师爷可是专门不愿千里过来,专门来此做师爷这一行的。
搭伙了好几任县太爷了,所以前任县太爷要走的时候,也没提着要带他挪窝。
“是府里面的一个小狗儿。”
师爷回话,让人把小狗儿领过来。
小狗儿是附近村子里面的小孤儿,吃百家饭长大的,后来是师爷看他可怜,碰上了就把他带回了衙门里面,赏了他一口饭吃,平日跟着府里面的下人们一起,做些扫地传话的闲活。
没有工钱,自然不用老爷过问。
不过那孩子聪明,早早的知道了些人情世故,明白在衙门口吃空饭也不是个事情,平日里给大人们帮忙赚一些打赏的银钱。
师爷让他把老白交代出来的话,一句一句的讲出来,好做查案的证词。
小狗子看了看顾六,衣着打扮都是富贵像,一看就是有钱的主子。
又没有穿官服,自然是乐意的很。
尽心尽力的,把话一句一句的传出来,还配合的在老白的手印后面按下了自己的手印。
然后趁着人少的时候,偷偷跟老白说道:“等得了赏钱,我跟你对半分啊。”
这话被顾六听到,好奇道:“什么赏钱?”
难不成他们这衙门口的规矩,问话办事的,都还得打赏给银子不成?
小狗子说悄悄话被人抓了个正着,也有些害怕。
一着急,反倒把实话说了。顾六倒是没有生气,如实道:“我可是临时替你们新来的县太爷帮忙的,你要银子,等县太爷来了,你找他要去。”
这小财迷,还真是精打细算的很呢,传个话都惦记着银子。
小狗子当着面不敢反驳,扭过头去,还暗戳戳的骂了一句:“小气,县太爷了不起啊?那前任死鬼县太爷让小爷帮忙送东西的时候,一样得给银子的。”
好巧不巧的,这话又被顾六爷给听到了。
“让你送的什么东西?送给谁的?往哪里送的?”顾六一把扯住他的手腕子,把人拉住了问。
好好的差官不用,让这小财迷去送的东西,肯定是什么见不得人。
一群人跟着小狗子来到城外一处荒废的破庙里。
里面供奉的却不是佛祖菩萨,裙裳钗环,虽已斑驳破败,可却能看的出来,此处应该是个什么仙人的道场。
顾六没有听说过,自然是不认识。
宋老三出来解释:“这是清水娘娘的道场,原先香火鼎盛呢,城里城外的老百姓都会来此地朝拜。特别是求子签,姻缘签,再灵不过的。”
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后来闹出了大的官司,官府把道场里面的大小道士都给收押了,这才断了香火,想想,也是可惜呢。”
他是本地长大的孩子,小时候跟着家大人没少来清水娘娘庙叩拜,他娘说,清水娘娘最灵验不过,只要诚心跟清水娘娘说出愿望,就能得到庇护,心想事成的。
谁能想到,会出现那样的佞事。
“什么大的官司?”
顾六爷追问。
宋老三摇了摇头,唏嘘道:“都是些陈年旧事了,就是想起来可笑。”
“说说。”顾六继续追问。
他是大老爷,连师爷县丞老爷都听他老人家的话,自己一个小小的捕快哪能不听呢。
没办法,也只得把这里发生过得事情给他讲了一遍。
“还是死了的县太爷才来不久的事情。
清水娘娘庙是他们这儿香火最好的地方了,老道长是个大善人,不光会收养一些无家可归的孩子,还会拿出庙里一半的银子,资助那些穷苦人家。
施粥饭,办学堂,只要是海晏的老百姓,没人不夸的。
谁能想到衙门里破了一桩流窜的江洋大盗案子,那贼匪供认,说自己是听命于清水娘娘庙的老道长的。
当时大家伙就一片哗然,敢污蔑老道长的名声,还不得打他个满地开花的。
人打完了,县太爷说还是要实事求是,去娘娘查看清楚,就算是诬陷,也得查看查看,也好还老道长一个清白啊。
谁能想到,哥几个过去一搜,竟然真的在老道长的禅房里面搜出来了一个包袱。
里面尽是一些金银细软,有好几样,还是最近几家富户报官失窃的东西。
众人再不想把老道长拿了归案,可人证物证都在,也无能为力。
把人抓紧去的时候,还有不少老百姓去衙门口求情。
说是,就算老道长是江洋大盗,但那也是为了劫富济贫。
弄来了银子好帮助穷苦老百姓。
县太爷收了城里富商的银子,哪能轻易听信老百姓的?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