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风声> 第三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2 / 2)

情况在新年伊始的春节后发生了转机。那天顾小梦刚刚步入办公室的楼道,就看见李宁玉和一个男的吵得不可开交,一大堆人簇拥在走道上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只有金处长一个人在劝阻。但劝不住,那男的火气很大,跳上跳下地骂李宁玉是婊子,扬言要打断她的腿,不准她再踏进家门。

骂是这样骂,但谁想到他会真出手打人,而且出手很重,拳脚交加,把李宁玉打得嗷嗷叫,把金处长吓得往一边躲。其他人见势不妙,有的往办公室里缩,有的下楼去喊卫兵,反正没人敢挺身而出。只有顾小梦及时冲上去,死死护住李宁玉,同时对那男的破口大骂,什么粗话脏话都往他身上泼,直把他骂得灰溜溜地走了。

我知道,此人就是年轻时的潘老,他借故听说李宁玉在外面有相好的男人,上门来兴师问罪。这其实是李宁玉和年轻的潘老合演的苦肉计,目的就是为了把李宁玉赶出家门,让她晚上不回家,待在单位里,以便可以随时盯着单位上的事。后来,单位领导果然给李宁玉分了一套单身宿舍,吃住在单位上,成了一个活寡妇,只有中午才回家看孩子——其实是带情报回家。

这一切,当时顾小梦自然是不知道的,所以她格外同情李宁玉。当天晚上,李宁玉有家难回,无处可去,她叫父亲的司机开来车,把李宁玉接回家住了一夜。李宁玉出于假戏真做的需要,也接受了这份好意。从那以后,两人的关系陡然走近。后来单位给李宁玉分的房子又跟顾小梦的宿舍在一个楼道里,等于是上班下班都在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两人关系就越发亲近了,经常同进同出,同吃同工,跟一对姐妹似的——

【录音】

那时我经常不定期地回家,只要手上有货,打个电话,司机就来接我。只有周末,不管有没有情况我都要回家过过馋瘾,食堂里的伙食太差了。一般周末我回家都爱叫上她,她不是次次答应,但答应得也不少。慢慢地,她跟我父亲也相熟了。父亲觉得她沉默寡言、独善其身的性格很适合做我的搭档,曾建议我把她作为发展对象,设法发展她。那时,我们根本没想到她是延安的人,是共产党。

话说回来,正因为她是延安的人,所以她才那么愿意接近我们,她开始对我冷淡,其实也是想接近我的一种策略:欲擒故纵嘛。她想从我和父亲身上打探汪伪政府高层的秘密呢!你说这地下工作做得累不累?早知道如此,挑明说就是了,何必搞得这么复杂?毕竟对日本鬼子及其走狗汪精卫,国共还是有很多共同利益的。可是不行哪,谁都想做蒙面人,不敢把自己的真实身份有稍微的泄露,露了搞不好要掉脑袋的。

刚才说了,父亲曾建议我去发展她,但不久重庆来人偶然听父亲说起这事后,把我紧急叫回家,坚决不准我去发展她——任何人都不准发展!为什么?就是怕万一发展不成,坏了大计。父亲是重庆花重金养的一条大鱼,怎么能去冒这种险?这好比让一个将军去敌人营地抓“舌头”,得失太悬殊,太愚蠢。别说去发展新人,就是当时我们身边很多军统同志,有些是绝对的老同志了,组织上也严禁我们跟他们接触。那时江浙一带,我们有很多自己人,但知道我和父亲身份的没有几个。为什么戴笠死后有那么多人对我和父亲的身份提出质疑,原因就在这里,他们不知道,没听说过。他们以为我父亲用收买汪精卫的老办法把戴笠也收买了,戴笠死了,就想正本清源,荒唐!其实,他们中很多人的命都是我和父亲救的。

话说回来,如果当时组织上同意我去发展李宁玉,说不定我早就能知道她是共产党的人啦——

老人家说到这里,我忍不住问她:“您到什么时候才知道她是共产党的?”

“进了裘庄后。”老人家干脆地说。

“难道这么长时间你一点都没有觉察吗?”

“你觉得呢?”老人家反问我。

我无言以对。

老人家又问我:“难道你真觉得我会那么差劲,连一份内部电报都破译不了?”

说的是那份南京来电。

老人家告诉我,虽然这份密电临时加了密,但这种小把戏根本难不倒她。“要知道,我是从美国受过专业训练回来的,后来又去南京学习过,像这种小儿科的东西都识不透,我岂不是白学了?我会那么笨吗?我要这么笨的话能活到今天吗?”老人没好气地甩给我一连串责问,目的只有一个:批我!老人告诉我,她其实早已破译那份密电,根本不像我里写的那样,破译不了才去找李宁玉求助。

我不禁要问:“既然你已经破译了,为什么还要去请教李宁玉?”

老人冷笑道:“你不是问我,这么长时间对李宁玉是不是共产党有没有觉察吗?我其实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你想,要没有觉察,我会去请教她吗?”

也许是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的原因,老人说话总爱绕来绕去,话说一半,半遮半掩,搞得我很累,像在做某种智力游戏。游戏结束了,我知道,老人家当时对李宁玉的身份已经有所怀疑,正因为有怀疑,当她译出电报后,发现事关老K及共产党在杭城地下组织的生死存亡,所以才装着破译不了去请教李宁玉。

“我哪是在请教,我是在碰运气,如果李宁玉确实是共产党,我算是做了件好事。”老人这样解释道,舒了口气,又进一步解释道,“不过,我也是想通过这件事来求证李宁玉到底是不是共产党。老实说,当时我对她的怀疑没有任何证据,甚至连有感觉都谈不上,只是凭我父亲说的一句话。”

顾老板说什么了?

顾小梦仿佛历历在目。

那是一九四〇年的中秋节,顾小梦和李宁玉在历时大半年的亲密交往后,关系已经火热,堪称姐妹。有一件事可以说明两人关系之亲之深,就是简先生。简先生曾是个进步青年,热爱文艺,但他本性有点贪慕虚荣,爱出风头。为了满足虚荣心,他可以把进步青年的一面丢掉,替鬼子伪军唱赞歌,演伪戏。不用说,他拜倒在顾家的屋檐下,对顾小梦逐蝶追凤,同样是为了贪慕虚荣。他哪里知道顾小梦是革命者,道不同,不相谋。但顾老板却慧眼瞅见了与他相谋的价值,他是名演员,年轻一代汉奸的代表,与他攀亲结缘不正说明顾家人跟他是一路货色?多么好的掩护!于是,顾小梦开始跟简先生演爱情戏,电话,情书,约会……一切按爱情的套路,按部就班,步步为营。这戏演好了对保护她的身份大有帮助,但对保护她的贞洁是有风险的,尤其是进入约会阶段,花前月下,万一他动手动脚怎么办?不行,必须要请人作陪。

请谁?

李宁玉。

回回都是李宁玉。

这么私密的事情都让她掺和,可见两人关系非同寻常。这么好的关系,逢年过节,总不能把她一个人丢在营区吧?当然不。这年中秋节,也是李宁玉一生中最后一个中秋节,是在顾老板家里过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毕竟夫妻不和、有家难回是假的,皓月之下,李宁玉思亲心切,便借故提前走了。顾小梦本来就决定晚上在家陪父亲团圆,没有随行,只送她到门口。送完人回来,顾老板当着皓月冷不丁地问女儿:

“你觉得你的李姐有没有可能是共产党?”

语出惊人!顾小梦很诧异,问父亲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顾老板说:“现在新四军主力都在江南,我估计共产党肯定也会在你们部队里安插他们的内线。”

这可以理解,但为什么就是李宁玉呢?

顾老板说:“我也没说肯定是她,只是随便想想而已。不过按常理分析,共党要安人进去一定会安在核心部门,那无非就是几个处,你们军机处,或者王田香的特务处,或者作战处。现在我们当然不知道到底是在哪个处,假如可以肯定是在你们处,我觉得李宁玉的可能性最大。你处里其他人我都见过,那些人吃不了这碗饭的。”

原来,顾老板的结论是分析出来的,没有真凭实据。但这分析不乏一定道理,顾小梦自己也觉得,他们处里其他人都清汤寡水的,一眼能看见底。唯有李宁玉,她们虽然如此相熟,她还是看不透她,加上父亲这么一说,有点被点醒了似的。就这样,正是在这个中秋之夜,顾小梦对李宁玉埋下了怀疑之心,并于日后开始暗中试探她。遗憾的是,正如老人家说的:直到最后,进裘庄前一天,她的试探还是没有结论,还处在试探的过程中。

这天下午,老人家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声仰天的感叹:“她藏得真深啊!”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