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夏季,雷阵雨总是多发,有时候一天能来个好几场,下一会儿就停,下一会儿就停,折腾的人没了脾气。
也是这时候,短柄伞的优势体现出来了,小小一把雨伞放在包里,下雨了马上就可以拿出来,下完雨了也可以擦干放回去,大太阳出来的时候,又可以将雨伞拿出来,继续撑着,简直不要太方便。
俞淮玲吃过午饭准备去车站,她脸上略有骄傲地撑着伞往前走……
第二笔订单的面料已经在生产中,今天上午拿到了第一批面料后,张纷和叶萍就将所有的精力投入这第二笔订单之中。
俞淮玲并不担忧她们的速度,毕竟离交货日期还有一段时间,当初艰难的三天都过来了,现在又算得了什么?
她索性放开手让两位女工阿姨去负责,自己则将所有精力都落在了寻找销售的路上。
这样高质量又轻便的伞,怎么也要比市场上那些伞好的多吧。
不过路远比她想象的要难走许多,大部分的经销商听说了她这做伞的成本价后,连连摆手,转头就走,是连砍价的心思都没有,直接选择放弃。
他们担心赚不到钱,他们想要的只是能低就低的廉价伞。
俞淮玲只得作罢,将视线拉长,既然本地接受不起这个价格,倒不如转而去大城市试试,若是能在大城市有一些销路,说不定也能走出一条活路来。
“什么垃圾东西,这也太破了。”
嫌弃的声音从不远处的拐角处传来,猝不及防的打断了俞淮玲的思绪,她抬眼看去,只见一位大婶正愁眉苦脸地擦着身上的雨水,而她的脚边则躺着一把半撑开的伞,伞面已经全部裂开,只剩下完整的骨架,看上去的确和垃圾没有区别。
那大婶俞淮玲是认识的,大婶自然也是认识俞淮玲的。
她没好气地将毛巾往衣架上一甩,正要转身往房间里走去,余光一闪,忽然就瞧见了俞淮玲,照理说,这是多么尴尬的时刻,是人都会装作什么也没看见,继续往前走。
可这位大婶偏不,她不但停下了脚步,还转身将视线落在了俞淮玲脸上,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开口道:“玲玲,你的伞质量不行啊,我用了两天就破成这个样子,这要是卖出去了,那些买到的人还不知道怎么在背地里骂你呢,不找你退款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俞淮玲倒也不是接受不起批评的主,见大婶主动开口,便勉强笑着朝她走过去,拾起地上的伞看了一眼,挽尊道:“可能,这是个例外吧,其他的伞质量还是可以的……”
“谁说的,你送的那几把伞,基本上都坏了,那天你王婶,把你送的伞放在她儿子书包里预备着,她儿子上暑假班回来,见下雨了就拿出伞来撑,没想到整个伞面都被掀翻了,自己还跌了一跤,膝盖上老大一个乌青呢。”
面前的大婶说话那就一个直接,丝毫不留情面地将实情说出来,俞淮玲听得只觉脸上一阵发烫,简直不敢去看大婶那双审视的眼睛。
“玲玲,你厂子里真卖这种玩意儿?这真的有人买吗?机器伞就是机器伞了,和油纸伞还是比不来的,这差别也太大了,就那薄薄一层伞面能挡什么雨呢?而且油纸伞破了可以修补,你这种机器伞破了就只能扔到垃圾桶里去,根本就修不了啊,也太浪费了,根本用不了几次,我看不如叫一次性伞算了。”
俞淮玲拾起地上的雨伞,将它仔细折叠好,这才竭力平静地点头回应:“可能还是我太年轻了,没有什么经验吧,我回去好好研究研究,给您添麻烦了。”
说完这话,俞淮玲打消前去车站的计划,转身朝太阳伞厂的方向走去,她必须得打电话过去问问王潇,看看这几把伞到底是漏网之鱼,还是普遍如此。
“玲玲回来了啊。”
张纷见俞淮玲火急火燎地冲了进来,有些意外,可俞淮玲却没有理睬她,甚至没有听见她的问话,而是夹杂着风急冲冲地跑到了电话旁。
电话很快接通,听到对方传来喂的一声,俞淮玲迫不及待地开口追问:“王经理,是我,淮玲,我想问问你,第一笔订单的伞那边已经确认收货了吗?”
“是啊,早就到了,已经验货了,没有问题,对方很满意。”王潇笑嘻嘻的,语气格外的轻松和幽默。
俞淮玲却还是不放心地追问:“那他们那边有没有反馈一些伞的质量不行啊?”
“怎么了,为什么这么问?”王潇察觉到她声音之中的急乱,语气也跟着凝重起来。
俞淮玲见对方重视,脸色便更严肃了,深吸了一口气解释着:“是这样的,当时订单完成后,还多出来一些伞,我将这些伞送给了我们当地这边的街坊们,他们用过之后反馈都不太好,雨伞破的特别快,如果只是一个两个这样也就算了,但好像数量还是挺多的,所以我担心你那边会不会有什么麻烦?”
王潇听到这话,松了口气,声音再度轻松起来,乐呵呵道:“害,这么低的价格他们还想要多高级的伞啊,现在哪里的市场不是这样的,价格为王,便宜的就是好卖,破了就再买呗,多简单的道理,哪有什么会来找麻烦的人。”
俞淮玲见电话那头的人如此不往心里去,心头略有不舒服,小声地说:“可是这样实在太差了,我觉得说出去都丢份儿,口碑不好……”
“没事,都一样,你的伞已经比市场上最便宜的那一批伞质量高出一截了,他们的伞质量更差,好家伙,那伞一撑开,缝线处都是一个个的小洞,外头下大雨,里头下小雨,撑和不撑完全没有差别。”
王潇的声音越发风趣了,说到最后还哈哈大笑起来,是真的没有将这事往心里去,俞淮玲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她做伞厂的初衷并非如此啊,她想要的不单单是赚钱,如果要赚钱,这年头开什么厂不行,非要开伞厂吗?
她只是想尽可能地在市场上争取一份说话的机会,只是想尽可能地让大家都能在伞市场里体面地站着吃饭,只是想尽可能保全关于制伞的这一项技术。
“王经理,可我还是觉得这样不行,难道以后,市场上就能有低质量的伞吗,大家吃了亏以后总会去买质量更好的伞,价格战总会有尽头,那到时候……”
电话那头的人似乎是急了眼,不等俞淮玲将话说完,便迫不及待打断她:“我跟你还说不明白了,管那么多以后干什么,韭菜割完一波是一波,这钱我们不赚白不赚,你不赚点快钱累积资本,以后怎么把厂子往更大的方向发展,怎么占据市场?等别人赚着快钱占据着市场,你就只能干瞪着眼,再想赚快钱,那可就没机会了。”
“可是长此以往,口碑……”
“好了,你也不要想太多了,就先这样吧好吗?你先安安心心的把第二笔订单做出来,也许第二笔订单做出来的伞质量会很好,没有之前的那些问题呢,我这边还有点事情就先不和你聊了,回见。”
也不等俞淮玲是个什么意思,王潇那边急匆匆挂断了电话,俞淮玲拿着电话,听着电话那头的嘟嘟声,有些无言以对。
叶萍和张纷见俞淮玲脸色难看地在电话前站了好一会,便悄悄地看向彼此,打了个眼色,开口道:“玲玲,其实我们的伞质量已经算好了,我有个姨婆就特别短柄伞,经常去批发市场买,她买回来的七八块钱一把的伞也是没几天就破了的,我上次送了她一把咱们自己的伞,她说比她之前买的耐用多了,还让我以后再送她几把呢。”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