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江北女匪> 第12章离寨避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离寨避险(1 / 2)

不承想第二日停在山下的却有马有车,张奎宿又分出两百人手出来护送这些家眷。辰年心中大喜,立时就叫人扔了滑竿,挑了一匹膘肥体壮的坐骑试着小跑了一圈,这才骑到封君扬身前,问道:“你是坐车,还是与我一同骑马?”

封君扬正与张奎宿告别,闻言仰头看去,就见她笑嘻嘻地高坐于马上,粉面含春艳若桃李。封君扬心神微微一晃,片刻后才淡淡答道:“骑马。”

辰年便从马上俯身向他伸过手来,将他一把拽到马上。封君扬双臂虚虚环住辰年的腰肢,转头与张奎宿说道:“大当家,咱们今日就此别过,他日大当家若是到了云西,定要通知郑某,教郑某得以尽地主之谊。”

张奎宿笑道:“好说,郑统领珍重。”

“大当家珍重!”辰年也朗声说了一声,双手一提马缰,策马往前追去。邱三撒开了脚在后面追着喊道:“谢姑娘,小的呢?小的怎么办?”

辰年收住缰绳,回身笑道:“你去坐车吧,我去找人说一声。”

她策马载着封君扬驰到一辆大车边,与坐在车上的几个中年妇人打了个招呼,央求当中一个蓝衣妇人道:“严婶子,我有个朋友腿脚不利索,又骑不得马,叫他搭一搭你们的车可好?”

这严婶子算是看着辰年长大的,一直都把她当做半个女儿来待。寨子里的人不讲究那些虚礼,此刻又是非常之时,自是不用避讳什么男女之嫌。她抬头瞧了一眼辰年身后的封君扬,还当是他腿脚不好需要坐车,便极热情地说道:“坐吧,咱们车子上人不多,也没什么东西,多个人又不碍事。”她说着又问身旁同车的人,“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也都瞧得封君扬长得年少俊俏,皆笑呵呵地答道:“不碍事,不碍事。”

辰年嘿嘿一乐,忙向着远处的邱三招手,叫他坐到这些妇人的车上。众人一下子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邱三已是身手利索地爬上了车,口中不停地谢道:“多谢各位大嫂大婶。”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英俊的少年郎虽然变成这么一个贼眉鼠眼的男人,众妇人却也不好再把他赶下车去。有一个妇人推了那严婶子一把,不知凑过去低声说了句什么,引得一车的人都哄笑起来,倒是把邱三笑得面红耳赤,不自在起来。

辰年笑着策马驰远,封君扬这才在她身后低声问道:“你是故意的?”

辰年就笑道:“你也听到了,我可是什么都没说的,是她们自己想岔了。”

封君扬浅浅一笑,却未再说什么。

太行山脉乃南北走向,一条飞龙陉将太行山拦腰斩断,就此分为南太行和北太行。清风寨身处南太行,出了寨子往北而行百余里,过了飞龙陉便进入了山势更为险峻的北太行了。辰年他们此行目的地就是北太行,张奎宿已经安排了人在那边接应,若是有个不好,还可以再往北翻过燕次山,进入宣州界内。那早前是北漠的地方,现在虽属一国,可与冀州这边联系极少,民风差异也大,薛盛英的势力达不到那边。

此时正是三月末,太行山中树木叠翠,群峰峥嵘,又有苍溪流瀑,鸟语花香,正是风光秀美生机勃勃之时。辰年纵马行在队伍最前,轻快的马蹄声踏破山中特有的静谧,一路行来不像是在逃难,倒像是在策马赏春一般。

午后时分,队伍行到甸子梁下,辰年指着远处山梁与封君扬说道:“相传那就是唐公操练骑兵的地方,要不要去看一看?”

唐公本名唐绍义,也是成祖时候抗击北漠的一员猛将。他以江北小城一员小小校尉出身,却敢领江北骑兵与当时横行天下的北漠铁骑相抗衡。盛元四年泰兴议和之后,朝廷割让江北于北漠鞑子,唐绍义愤而离军,于太行山清风寨落草,自建骑兵抗击鞑虏。后来麦帅军起,唐公才带着清风寨的人马又投了麦帅军中,专领骑兵作战。

这甸子梁,便是唐公当年练兵之地。

封君扬自小就对这些英雄人物十分敬仰,听辰年说那边就是甸子梁,心中顿时十分意动。辰年回头瞧他神色,见他只望着远处沉默不语,便猜到他是想去的,笑道:“去吧,我去和领队的李大哥说一声,叫他们先走,咱们待明日再去追赶他们。”

封君扬说道:“也好。”

辰年掉转马头回去,与负责护送这些家眷的李俊明说了一声,然后便策马带着封君扬沿着山边古道上了甸子梁。此处其实就是一处高山草甸,东西狭长,南北广阔,四周是陡峭的山坡,顶部宽广平坦,面积极广,可以任万马奔腾。两人一马立于山顶,就见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仿若置身于草原之上。

封君扬不由得轻声叹道:“我去塞北,风光也不过如此。”

辰年用马鞭指着远处,笑道:“这地方夏日里来才真正好看,就没有不开花的草,各色各样的,开得遍地都是,瞧得人都眼晕。”

眼下正值晚春,草已长成,山花却还不到盛放的时候,只有几种耐寒的先开了,零零散散地分布在草丛之中,顺着山风摇摆,颇有些弱不禁风的楚楚之态。

两人下了马,牵马缓行。远处唐公练兵时的土台尚在,三百年过去,当初的那些英雄人物却不知消失在了何处。辰年触景伤怀,叹息一声说道:“当年唐公临潼一战,三千清风寨壮士只幸存了两百余人,就是唐公也战死城头,其中悲壮,可歌可泣。”

封君扬沉默半晌,忽地说道:“有人说唐公其实并未战死,后来还有人曾在江南见过他与一个女子并骑同游。”

辰年还是小姑娘性情,最喜欢听这样的轶闻趣事,奇怪地问道:“真的?成祖时候的忠烈传里不是还有唐公吗?怎会没死?”

封君扬浅笑:“自古朝堂之事最是说不准的,谁又知当时实情如何。纵使名震一时的英雄豪杰,能留下来的也不过是史书上记的那一两笔罢了。”

“确实如此。”辰年说道,甩甩头将这些古人往事都抛到脑后,笑着问封君扬道,“你现在可觉得疲惫?”

封君扬武功虽失,但经过这几日的疗养,身体已是好了许多,闻言答道:“不觉。”

辰年一笑,翻身上马,转身向着封君扬伸出手来,笑着说道:“那上来,我带着你跑一圈。到了这甸子梁若是不能放马而行,那就等同没来。”

对着她这样灿烂的笑脸,封君扬生不出丝毫拒绝之心。他笑着将手递给她,任她将自己拉到马上。

“坐好了!”辰年高呼一声,抖一抖缰绳,双腿猛地夹紧马腹,已是纵马沿着缓坡急冲而下。她身子前倾着伏在马上,腰肢却留在他的臂弯里,纤细,柔软,却又紧致有力,像是一条灵活的蛇,随着骏马的起伏在他怀里摇摆扭动。封君扬的手臂像是有了自己的意志,不受控制地缓缓收紧,妄图把这条充满活力的“蛇”留在自己怀中。

金乌西坠,晚风从两人耳畔呼呼刮过,吹乱了封君扬的心,他的心似是从未跳得这么快过,怦怦怦,怦怦怦,如同战场上激昂的战鼓。

辰年纵马追着落日直到草甸西端,在悬崖前勒马停住,提气向着远方发出一声长啸。清脆的啸声在山谷中不停地回荡,她笑着回头问封君扬:“你要不要试一试策马奔驰的滋味?”

她问完不等他回答,手摁着马鞍一跃而起,凌空翻了个身落在他身后,双臂环住他的腰:“比一比,看咱们两个谁的马术更好!”

封君扬被她激起好胜之心,双脚踩上马镫,拨转马头一抖缰绳策马向着来时的方向冲了过去。她的笑声在他身后响起,银铃般洒落了一路。他忽觉得人生若是能有这样一个女子相知相伴,纵马奔驰,快意恩仇,也足够了。

停下时,封君扬在辰年的诧异与惊愕之中回过身去,低下头吻上了她的唇。他的呼吸急促,唇瓣滚烫,温柔中带着他强硬的气息迎面扑来,一瞬间就将她的灵台烧得火热。

辰年整个人已是傻住,一双妙目睁得溜圆,呆呆地看着他近在咫尺的脸庞,心中冒上来的第一个念头竟然是他垂下的睫毛真浓真长,可是真好看。

他无奈地低低叹息了一声,低语:“闭眼。”

辰年愣了一愣,急忙紧紧闭上了眼。封君扬却是忍不住失笑,离开她的唇瓣,用手指轻轻地弹了一下她的额头,低声调笑道:“哪里来的这么笨的丫头?”

辰年后知后觉,脸这才腾的一下子红了起来,仿若火烧,与她身后红满天的晚霞相映照,美得教人目眩。封君扬深深吸了口气才能摄住心神,强迫自己回过身去不再看她,可嘴角弯上的笑容却怎么也放不下来。

辰年此刻才觉得羞涩难当,一急之下竟然从马背上跃了下来,转身低着头往西猛走。封君扬一怔,嘴角上的笑意更多了几分,也不说话,只拨转了马头默默跟在她后面。

两人就这样一前一后地往回走,快要到山边路口时就听得有叮当悦耳的铃声从山下传来,又听得一个女子说道:“听那啸声就是从上面发出的,应是有人在此。”

另有一男子答道:“上去看看便知有没有人在了。”

辰年立时停下了步子,回身去看封君扬。封君扬也下了马,牵着缰绳走到辰年身边,低声道:“先看看情形再说。”

辰年点头,两人并肩立于山口。片刻后就见有两骑不紧不慢地从路口绕了过来,马上一男一女,都是三十许年纪,一身利落的劲装打扮。男子身材高大面容俊朗,腰间佩一柄长剑。女子鞍旁挂的却是把古刀,眉目之间英气逼人,其气势竟不输男子分毫。

那二人转过山口也看到了封君扬与辰年两个。男子略略收缰,和身旁的女子对视一眼,下得马来上前向着封君扬拱手问道:“请问,刚才可是阁下发出的啸声?”

封君扬还未答话,那男子身边的女子却是先笑了,说道:“大哥,刚才那啸声清脆明亮,分明是个女子发出的,你问错人啦。”

那男子闻言面色一红,颇有些尴尬之色,却并未生气,只转过身颇有些无奈地看马上那女子。

辰年见状便向前走了一步,朗声答道:“刚才正是我在玩闹,倒让两位见笑了。”

那女子见她长得娇俏可人,又喜她言语爽快,便也翻身从马上下来,牵着马几步走到近前,看一眼沉默不语的封君扬,却是笑着问辰年道:“两位这是打算下山?”

辰年转头看封君扬,回答道:“是。”

“眼下天色渐黑,两位不如听我一言,若是没有要紧的事情就不要赶夜路,不如就在这草甸子上歇一宿。”那女子说着又转头问身边的男子,“你说是不是?大哥?”

“正是,这里野物甚多,不愁没的吃。”那男子答着,又指了南边远处的缓坡给身边的女子看,“我记得翻过那坡还有水源,就是不知道这个时候有没有水。”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