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宝琳脸色大变,“臣,领旨!”
“太后,大唐四十万大军,您准尉迟大将军十万人,如何抵挡?”马周出列,如今他已经位列三公之位,朝堂上话语权很大。
武后温怒道:“令各道自行起兵镇守,倘若失了国土,当提头来见!”
“是!”群臣答复,武后的手段,比之李泰要狠辣三分,若非其子嗣乃是龙子还尚未长成,只怕早已被群臣斩于刀下了。
武后很聪明,这么多年以来,北唐各世家的权利不断被削弱,她掌权后,轻松拉拢这些被三代帝王视为蛀虫的家伙,很快就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武后令一出,北唐各处骂声四起,之后只怕李承天也没想到自己会打的如此顺利。
尉迟宝琳回到家中后,将自己关起来大口饮酒。
其妻不解“夫君何故如何烦躁?”
尉迟宝琳苦笑道:“大唐起兵了四十万。”
“真的?真可是好事,若是再让武后执政,北唐必亡!”尉迟宝琳的正妻经常接触高官显贵,尉迟宝琳有时下朝之后也多曾告知她朝堂之事,对于当今国情自然略懂一些。
“好?有什么可好吗?她让我领军十万,去面对大唐的四十万大军啊!”
“什么?夫君怎能答应?”
“不答应?我尉迟家危矣!”
“这...这......唉,这可如何是好嘛!”
正当夫妻俩交谈时,门口护卫上报,有人自称是尉迟将军旧识,特来探望,并掏出了一块尉迟家的玉牌。
尉迟宝琳见过后,立刻派人将来人引入。
进入正殿后,此人尉迟宝琳却是从未见过,不免有些脸色难看。
“你是何人,怎会有我父之玉牌?”
那人一身素衣,甚至还有几分补丁,一看就是远方过来的穷人,让尉迟宝林很难搞懂。
“京华府!”三个字一出,尉迟宝琳脸色瞬间一变,招进一名亲信吩咐道:“去将刚刚传信和引路,只要见过他的人全部杀了,埋在后院之中!”
“是!”
亲信出去后,尉迟宝琳起身问道:“何人派你前来?”
“吾之师长,姓禄,其子封姓,李!”
“先生,里面请!”尉迟宝琳立刻恭敬起来,自己引路两人去了书房。
“不知先生有何见教?”
“尉迟大人说笑了,学生此来,只为一事!”
“先生请言。”
“学生要救尉迟大人一家!”
“哦?我家眷有何灾难不可?”
那人笑道:“大人何必与学生说笑,朝中圣旨已经搬下,莫非大人有能力挡住四十万不可?”
尉迟宝琳轻拍衣袍,恭敬行礼道:“请先生赐教!”
“大人不可,我与宝琪兄可是至交,大人如此,当算折煞学生了。”
尉迟宝琪,虽尉迟敬德与李二一同进的大唐,随后再无任何消息,唯有尉迟宝琳知道,宝琪没有出任何事情,他入了京华学府,毕业后已经成了唐臣,目前正在大唐中效力。
“哦,既是如此,还请先生先行赐名!”尉迟宝琳和宝琪暗中有一套通信,若说是尉迟宝琪的至交,说出名字,尉迟宝琳绝对认识。
“学生,郭正一!”
“原来是郭贤弟,多听宝琪信中提起,今日可算是见到真人了!”
“大人说笑了。”
“无需多礼,郭贤弟倘若愿意,可与宝琪一般,称我为兄便可。”
“郭正一,见过大兄,还请大兄体量,莫要在称正一为先生,实在担当不起。”
“既然如此,我便称你为正一可好?”
“故所请愿!”
“对了,正一,你说可有法救我家眷?”
郭正一点头笑道:“大兄可还记得当年元首是如何带着各家离开长安的吗?”
“地道?不对呀,这么多年过去,还能找到吗?”尉迟宝琳怎会不知,那件事的影响实在太大了,那正是两唐分国的起源。
郭正一比了个禁声,随后大步行到尉迟宝琳耳边细声说了几句。
尉迟宝琳眼中精光涌现“当真如此?”
心情高兴的尉迟宝琳紧握着郭正一道:“若真如此,宝琳当设法引军投唐!”
郭正一点头“还请大人再怒两天!”
“哈?”尉迟宝琳刚开始没有反应过来,可随后脸色涌现出一股怒意。
“可是如此?”
“正一这边下去安排!”
“劳烦正一了。”
“大兄,多加小心!”
第二日,尉迟宝琳一脸铁青的出现在演武场,十六卫中挑十万大军,说难不难,但对抗四十万大军?与找死有何区别?
尉迟宝琳不高兴、武后不高兴、百官不高兴、连带所有知道消息的十六卫军人都不怎么高兴。这一场战斗,就是去送死的,少有人眼中涌现战意。
大唐乃是何等地方?百战之国,有胜无败,常以弱军击溃强军,如今大唐占据了数量之后,北唐如何能够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左武卫,右武卫,左骁卫,右骁卫!”
尉迟宝琳点出了自己熟悉并且关系十分贴近的四卫,扭头看向正上方的武后。
武后见尉迟宝琳一脸不喜就知道,他此刻肯定心中怨言万千之多,若是此次大唐退军,尉迟宝琳也被武后印上了必死的标签。
“整军备战,三日后,全军出征!”伴随着武后一声令下,点军操场正式陷入了尾声。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