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李世民还想着等这句话说完,然后听李真武对自己这番话的评价,然后自己在以“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真武兄可过来帮世民结束这战乱”,没想到的是,有人打断了自己接下来的话。
其实来人就是师妃暄,师妃暄此来的目的就是,拿着梵青惠给的答案,和李世民回答的一模一样的答案,下山挑选明君,完成这一场秀,慈航静斋和李世民之间的秀,在听到李世民说的话,不禁嘴里说了声好,于是师妃暄就被二人发现了。
李世民愕然瞧去,只见酒馆内只剩下一个客人,坐在相对最远的另一角落,正背对他们,独自一人自斟自饮。
此人只是从背影便显得修长优雅,透出一股飘逸潇洒的味儿,束了一个文士髻的头发乌黑闪亮,非常引人。
“可否过来喝一杯”李真武把手上的杯子甩过去,想要看看师妃暄的功力到底如何。
师妃暄转身,素手一挥就把酒杯稳稳的接在手里,然后向李真武他们走过去。
李世民先看着师妃暄的背影,正在感叹来人之武艺高强,突然就看到了和自己一桌的真武兄,酒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那人袭去正欲准备提醒一番,就看到杯子稳稳的被那人握住。
“兄台既然来了,那就请过来喝杯水酒吧。”李世民看着走过来的师妃暄说到。
不是慈航静斋和李世民已经达成协议了吗为什么看起来李世民和师妃暄一副完全不认识的模样,难道只是为了给自己做戏看的李真武心里想着。
其实真正和李世民达成协议的是,慈航静斋的斋主梵青惠,在梵青惠的忽悠下,让师妃暄下山寻找明君,寻找她梵青惠选好的明君。
师妃暄从容答道,“那么秦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秦兄也是个洒脱之人,不过请问秦兄怎么称呼”
师妃暄徐徐道,“姓名只是人为的记号,两位便当我叫秦川吧”
李世民讶道,“请恕我多口,秦兄必是佛道中人,又或与佛道有缘,不知我有猜错吗”
心中正在判断来人是否是慈航静斋的人。
师妃暄却丝毫不以为异,应道,“李兄的感觉确是高明得异乎寻常,适才秦某若非趁李兄专注交谈,恐怕亦瞒不过李兄。”
然后转头看向李真武,“估计秦某刚才的动作,一直都在这位公子的眼中吧。”
李真武刚才没有说话,一直听着他们在那里交谈,感应了一下,发现师妃暄身上并没有和氏璧,于是就在那儿看着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听到师妃暄把话引到了自己身上,李真武开口道,“这位秦兄刚才进来直接就独自坐着吃饭,在下又何意打扰呢”看着李世民用询问的眼神看着自己,李真武就给李世民解释道。
师妃暄看着李真武和李世民还准备问自己什么,于是不待二人说话,接下去道“言归正传,刚才李兄说若自己治理天下,那么真的让李兄治理具体如何做呢”
李世民苦笑道“那番话入了秦兄之耳,已是不该,难道还要公开讨论吗”
秦川耸肩道“李兄有大批高手随来,大可在倾吐一番后,再遣人把秦某杀掉,如此便不虞会被第三者知晓,或者桌上的这位公子,一人估计就可以让秦某闭上嘴了。”
李世民诧异的看了李真武一眼,这时候他已经确认了眼前的人,就是慈航静斋的当代圣女,听到李真武竟然可以杀了这位圣女,所以李世民更加的期盼李真武可以投到自己的麾下。
“砰”李世民拍桌叹道“我李世民岂是这种只顾已身利益、妄伤人命的人,秦兄说笑了”
师妃暄突然冷道“你不杀人,别人就来杀你。令兄比世民兄大上十岁,当年在太原起事时,他还在河东府,未曾参与大谋。一年之后,他却硬被立为太子。在平常时期,这倒没有甚么问题,但值此天下群雄竞逐的时刻,世民兄在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斩关夺隘,杀敌取城,而他却留在西京坐享其成。纵使世民兄心无异念,但令兄仅以年长而居正位,如何可令天下人心服,他难道不怕重演李密杀翟让的历史吗”
李世民脸容一沉,缓缓道“秦兄究竟是甚么人竟能对我李家的事知道得如此清楚”
心里却在暗暗吐槽,不是直接问自己为君之道,然后就走了吗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的现状说出来,这让真武兄听到了,还能放心的投到自己麾下吗真是多事了。
师妃暄油然道“世民兄若不想谈这方面的事,不若让我们改个话题好吗”
李世民奇道“秦兄尚有甚么话要说”
师妃暄缓缓道“我想向世民兄请教为君之道。”
“民为贵,君为轻,治安之本,惟在得人,隋室之有开皇之盛,皆因文帝勤劳思政,每旦听朝,日夜忘倦,人间痛苦,无不亲自临问,且务行节俭,奖惩严明,若在下为君李李赵吸取教训,以史为鉴,更正自身。”李世民想着终于说到这里了,说完就赶紧走吧,我这里还有个大才要招募呢。
“那么这位公子的看法呢”师妃暄问完李世民后,心中已经有了定论,但是看到身边的李真武,想起了此人还是竟陵之主,所以也开口问着。
李真武看完了整场秀,正想走的时候听到了师妃暄的话,于是开口道,“君行君道,臣行臣道,这就是在下的为君之道。”说完给李世民点了点头,飘身出去了。
留下了还想招募李真武的李世民,和有些愕然的师妃暄。
师妃暄见过了很多人,可是答案从来没有李真武这么短,所以还在等着李真武再说下去,可是李真武直接就出去了,就有些惊讶。。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