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艘最大的却还在制作中,有些难点,工匠们一直无法完成。”
“他们就等着殿下您回来呢。”
李恪之前到造船厂后,便给了他们一些战舰图纸,制作上当然是从最容易的开始。
李恪到倭国去后,他们就开始制作最大的那艘战舰,但却遇到难点,一直无法克服。
于是李恪让楚风安排随行人员休憩之事,自己则与赵虎去了造船厂。
皇宫之中,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一侧的杨妃为其研着朱砂。
帝王所用之物,自然与旁人不同。
“也不知道恪儿如何了?。”
“这孩子去了那么久也不派人送封信回来。”
杨妃放下朱砂墨条,颇为担忧的说道。
“孩子大了,他自有安排,你也不必太过担忧。”
李世民又蘸了墨汁,继续批阅。
闻言,杨妃只得轻轻叹息了声,却没再多说什么。
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帝王将相,都离不了这个俗礼。
“也差不多了,皇上略微歇息下,吃口茶吧。”
杨妃将刚刚泡好的茶水端到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又写下两字后,才放下朱砂笔。
“好!”
他接过茶杯,饮了一口。
还未放下杯盏,便有宫人进来汇报。
“启禀皇上,有急奏送到。”
宫人手中的托盘上,端端放着一本奏折。
“哦?”
李世民放下茶杯。
“哪里送来的急奏?”
“回皇上,是关于蜀王殿下的。”
宫人立刻回道。
“快呈上来。”
李世民立刻说道。
待看过奏折后,李世民不由得开怀大笑,蜀王李恪不愧是自己的儿子。
“好!”
“蜀王再立奇功。”
李世明赞道。
杨妃也高兴不已,儿子有出息她自然高兴,但却也万分担忧。
这功劳背后,还不知这孩子究竟吃了多少苦。
有没有在战场上受伤。
“可说了恪儿现在在哪里?什么时候回京?”
杨妃关切的问道。
“这会儿估计已经到大唐了。”
李世民笑着说道。
“他还带了倭国的推古天皇回来,自然是会回京的。”
听他这么说,杨妃才放下心。
翌日早朝之上,众多臣子也都知道了蜀王李恪拿下倭国的事情。
一时间,朝堂上下热闹成一片。
房玄龄,杜如晦等一众蜀王党更是开心。
试问有哪位皇子能如蜀王一般,能文能武,拿下这般多的战功。
“蜀王不日便会回朝,诸位还得好好想想,有何礼物能送给他了。”
李世民难得高兴,竟与诸位臣子开起了玩笑。
朝堂上便更加热闹。
“蜀王殿下,不愧为皇上的儿子,勇猛威武,都是皇上悉心教导之故。”
臣子中有人夸赞。
李世民闻言更是高兴,李恪很能给他长脸。
原本他没有想动倭国的心思,毕竟只是番邦小国。
但隋朝时期,海域附近村镇便时常会有倭国海盗抢劫掠夺,着实令人烦扰不堪。
李恪拿下倭国,一劳永逸,日后沿海城镇便不会再遭受海盗骚扰,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