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正色道:“根据如今传回的消息,袁绍虽说册立袁尚为世子,可袁绍本身,身体愈发的不好。在这个时候,袁绍派遣袁尚出兵,实际上,是给袁尚树立威望,再扶一把袁尚。”
“袁绍作为大将军,他威望高,足以慑服所有人。一旦袁绍死了,袁尚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幼子,能服众吗?”
“肯定是不能的。”
“更何况,袁谭、袁熙兄弟,对袁尚恨之入骨。所以袁绍千方百计的,想增加袁尚的影响力和威望。到这一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是讨伐张燕,树立袁尚的威望。”
郭嘉神色自信,说道:“一旦袁尚讨伐张燕成功,裹挟获胜的大势归来,威望大增。到时候袁尚这个世子,位置也就稳了。”
曹操捋着颌下的胡须,略显黝黑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赞许道:“奉孝的一番话,的确是有道理,我也这么认为。”
郭嘉继续道:“对于张燕,主公是知道的。张燕这个人,极为狡诈也善于用兵,且性情谨慎。袁绍征讨了无数次,都是以失败告终。”
“袁尚区区一介幼子,能成功吗?”
“不可能的。”
“袁尚在诗赋文采上的天赋,除主公能媲美外,我等都难以望其项背。可带兵打仗,就不一样了,需要足够的谋略和胆魄。”
“袁尚年轻气盛,即便有些能力,甚至在官渡一战打破了我们的大营。可是那一战,我们大营空虚,根本没有力量抵挡,袁尚取胜也有一定的侥幸成分。”
“袁尚对付的张燕,却是实力强横,张燕又狡诈,所以我认为袁尚这一战难了,甚至我断定,袁尚最差的结果是大败而回,丧尽颜面。”
“即便最好的结果,就是不胜。因为要剿灭张燕,无比的困难,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张燕一边,张燕不可能输给袁尚的。”
郭嘉很是自信,袁尚这样乳臭未干的小子,还是太嫩了。
荀攸点头道:“昔年袁尚曾讨伐张燕,因为轻敌冒进,以至于陷入重围。这一次,即便有张颌、高览在,可年轻人犯脾气了,张颌、高览未必劝得住。”
“这一战,卑职也认为袁尚出兵,是一步臭棋,凶多吉少。”
“一旦袁尚落败,那么即便袁尚是世子,非议的声音,恐怕就有了。我们如今,可以针对这一事情,做出一定的安排。”
荀攸说着话。
他的脑中,也已经有了对付袁尚的策略。
曹操问道:“袁尚和张燕较量,我也认为,袁尚打不赢张燕。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该如何安排呢?公达,你说做出安排,想必有了打算,说来听听。”
荀攸说道:“事情很简单,让潜伏在邺城的暗桩,准备好散播消息。一旦袁尚讨伐张燕落败,就散播消息,说之所以落败,是因为袁绍册立幼子的原因,导致上苍震怒,以至于上苍都看不下去了,让袁尚落败。”
“一切的缘由,归咎在袁尚是世子的份儿上,再度挑起嫡子、幼子争斗的局面,迫使袁绍册立袁谭。虽说袁绍不会改变主意,可舆论传出后,会引爆袁家内部的争斗,使得袁绍内部的争斗愈发激烈。”
“只要袁绍的麾下内乱,袁绍又是身子骨每况愈下,袁家距离败亡也就不远。”
荀攸眼神睿智。
对荀攸来说,袁家内部问题多多,这是始终难以避免的。
曹操听完后,思索一番,赞许道:“公达的分析,我也赞同,就这么安排。”
郭嘉补充道:“主公,其实最关键的,不仅要安排舆论,对袁尚出手,还在于袁绍。袁尚的根基不稳,如果在袁尚落败之时,袁绍忽然死了呢?”
“局势,会更进一步的崩坏。我们此前已经安排人刺杀袁绍,可一直不曾成功,没有找到机会。如今这事情,继续加大力度,争取早些时候渗透,完成任务。”
曹操点头道:“奉孝的话也在理,如此一来,我们就不需要对付袁尚,也不需要出兵给张燕助长声势了吧。”
“不需要,不需要!”
郭嘉连忙摇头,道:“我们一出兵,整个袁绍麾下的力量,就会整合起来,全力以赴的应对我们,内患也就压下来。反倒是我们不管,他们才会内讧。所以如今,只需要任由张燕和袁尚交战,我们坐收渔翁之利即可。”
荀彧道:“司空,卑职赞同奉孝和公达的建议。”
曹操点了点头,颔首道:“既如此,就这么安排吧,希望早日能成功。”
“喏!”
荀彧、郭嘉和荀攸齐齐回答。
三人径自离去。
曹操一个人坐在书房中,眼神幽深,眼中有着浓浓的杀意,喃喃道:“袁尚,你和张燕一战,千万要保住你自己的狗命。等你落败回邺城,袁家内斗,到时候我会率军北上,亲自斩下你的狗头,祭奠死去的曹洪。你,不要直接就死了。”
曹洪是曹操的心腹大将。
可是官渡一战,却被袁尚斩杀,连脑袋都被带走,曹操的怒火可想而知。
曹操一直想要报仇,只是暂时没有机会。如今袁尚出兵,他就只需要等袁尚和张燕一战落败,再刺杀了袁绍,引发袁家的内斗。
在这个前提下,曹操就有机会北上。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袁家的实力,终究是比曹操更强,曹操暂时只能忍耐。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