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番外(上)
早在康熙三十八、九年, 太子与直郡王便时有摩擦, 后来越演越烈, 为稳固皇权, 康熙逐步消减他二人手中势力, 并将其分到其他成年皇子手中。
且拔除了两党的几位核心人物, 比如最受太子倚重的索相——索额图。
纵使如此, 太子与直郡王依然是皇位最有力的争夺者,直到四十七年才迎来重大转折。
这一年,康熙皇帝亲手废除了在襁褓之中当上皇太子的二阿哥胤礽。
同样是这一年, 三阿哥胤祉秘密揭发胤褆以厌胜之术诅咒胤礽,推胤褆出去平了康熙的怒火,做了炮灰。
得到最多支持的两位齐刷刷折在这里, 后头那些皇子就难免蠢蠢欲动。
提前出局的老八和十四齐刷刷押宝在老三身上, 得他二人的支持,原先站在太子身后的诚郡王难免心猿意马, 他没彷徨几日, 很快就被两兄弟构建的美好蓝图打动, 他站了起来。
四十七年的冬天是混乱的, 翻过年关以后,京中有传言说诚郡王胤祉必定大贵, 紧接着就有朝臣谏言, 说国不能一日无储, 请皇上再立储君。
康熙命朝臣推举,众臣请立三阿哥。
三阿哥还想谦虚一把, 结果迎头就是一记闷锤,皇帝当朝训斥了这个儿子,说自己身强体壮老三就耐不住肖想皇位,责骂他心术不正结党营私,最后还来了个总结发言,就算太子被废也轮不到你,你就不是当皇帝的料!
这人呐,倒起霉来真是无休无止无穷无尽,拿十四来说,他还没成年就野心勃勃,结果头一个出局;押宝在老八身上,老八跟着落难;再然后两兄弟携手同心助力老三,结果是三人共沉沦……
人老了就很念旧情,这时,已经有人看出皇上思念太子,只是谁也不敢贸然站出去当出头鸟,胤禟看在眼里,回头就同过府来吃酒的胤誐闲聊了几句 ,正好叫七斤听见了。
七斤会听见还是喜宝给她报信,说胤誐过来了,她来同十叔比划比划。
小姑娘再有半年就十岁了,说是十岁,因为习武足足六载,寒暑不辍,她长着一副好身量,瞧着活似十三四岁,比乌喇那拉氏膝下的弘晖也没小多少的样子。
说到弘晖,他近来被亲爹押着读书,同七斤玩在一起的次数都少了很多,这两人原本是最铁的兄弟。
弘晖倒是明白他九叔家的弘曦是女娃子,不过因为明白得太晚,心态已经拧不过来了。
认真说起来,弘晖真正意识到七斤和他不一样是在七岁半的时候,那时七斤才五岁的样子,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节,宁楚克带闺女去串门子,七斤一到她四伯府上就同弘晖疯玩在一起,等两个小祖宗玩累了,乌喇那拉氏一边吩咐底下上酸梅汤,一边拧了帕子给儿子递去,让他擦擦满头满脸的汗。
弘晖老老实实擦汗去了,七斤也不客气,端起酸梅汤就灌了一口。
那酸梅汤是冰镇过的,很是爽口,换个人来咕咚咕咚就能干掉一大碗。
七斤呢,舌头刚尝到味儿她就皱起眉,然后低头把满嘴的汤汁吐回碗里,就这样还嫌不够,又呸呸两下,紧接着漱了三遍口。
等舌尖上没怪味道了才想起来说:“汤里加了东西,味道很怪。”
四、九二位福晋往来多年,互相之间很有些了解,像乌喇那拉氏就清楚地知道七斤同她额娘都是金舌头。
听到这话,她脸色一变,看自家傻儿子不信邪,也想端起酸梅汤尝尝味儿,连忙将人呵住。
她请太医登门验看,结果里头果然加了不干净的东西,因为尝那一口,七斤被宁楚克盯着灌了几大碗白水,连着跑了四五趟净房,又观察了两日确定没大碍才放下心。
对于七斤来说,这只是一件小得不能更小的小事,没过几天她就忘了,另一头弘晖却忘不了。
乌喇那拉氏扣下不少关系人,接着就给胤禛报了信,胤禛回来之后拿余下的酸梅汤做了测试,结果为之色变。
他恍惚了好几天 ,不敢相信自己差点就失去了弘晖,如果不是九弟妹正好带七斤过来,后果不堪设想。
要说他子嗣倒是没老八那么艰难,不过这么多年也只得一个嫡子,弘晖首先是福晋生的,其次聪明好学很会读书,因为时常同七斤玩在一起他骑射也很不错……从他出生,胤禛对他就寄予了厚望,酸梅汤事件带来的打击很大,这使得胤禛加强了对里里外外的掌控,也加强了对弘晖的保护。
幕后黑手并没有抓出来,查到最后也就是推出一个替死鬼,本着杀鸡儆猴的目的,胤禛并没有手软,他将府上奴才召集过来当面处理了背主的东西。
事件看似落幕了,实际却永永远远在胤禛、乌喇那拉氏以及幼小的弘晖心里刻下一道印记。
胤禛心里的感动和感激都要溢出来了,不过他稳得住,没冲到老九跟前去抹眼泪。
倒是乌喇那拉氏,亲自备上谢礼往九贝勒府走了一趟,弘晖这才七岁多,还小呢,也接受了一波洗脑教育,乌喇那拉氏说了好多回,让他跟着先生好好做学问,勤练武功,以后要做一个在朝廷上说得起话的人,这样才能庇护七斤。
弘晖起先不是很懂,还说呢,七斤兄弟学问如何尚不知情,毕竟还没开蒙。
要说武功,兄弟之中没有打得过她的,她往后笃定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一条,是能赢回勇士金刀的巴图鲁,她还用庇护?
就这回,弘晖才清楚明白的知道那个永远带着瓜皮帽模样水灵灵的兄弟是个小姑娘。
先前他也觉得怪,这个兄弟不论寒暑都带着瓜皮帽,有一回摔跤也带着,然后动作太大帽子被掀翻了,兄弟们脑门上都光亮光亮的,只她蓄了发,绑成辫子怪好看的。
当时弘晖还想着回头要问问,结果因为七斤跤艺超群,他看得过于入神就给忘了……原来他一直以为的好兄弟不是兄弟,是妹子吗?
就七斤那种做派,要把她当妹子也是良心的考验。
她五岁的时候就把年长自己许多的堂兄打得哇哇直哭,有人抹着泪珠子回去告状,非但没得到关怀,还要多挨一顿教训。
七斤初初发威是在习武一年多之后。
而七岁之后,她一身力气猛增,到十岁早已凶名在外。
又因为打小就当儿子养的,她六岁就跟着堂兄弟一起读书,一身道道地地的阿哥做派,时间一长除去胤禟这个当爹的真没人把她当小姑娘疼爱。
按理说,哪怕是女扮男装养的,称呼上也该叫格格。
但因为七斤过于彪悍,任谁见了她都叫弘曦阿哥。
皇子那头是老十起的头,第一个喊侄儿,别人听在耳中就跟着喊了下去。
他们大多是出于调侃,甚至有些人还带着恶意,大抵是讽刺胤禟生不出儿子拿闺女充数……这样一来倒是成功麻痹了不少小年轻,堂兄弟之中就有不少认错她性别的,弘晖还是机缘巧合拧了过来。
原来是妹子啊。
这个发现让他别扭了几天,本来以为需要点时间调整心态,结果一见着人他就将弟弟妹妹抛在脑后,高高兴兴迎上去了。
比划一场之后他想起额娘说七斤是女娃娃,就挠挠头说:“往后我不和你打了,我是男子汉,我得让着你。”
接着他的自尊心就遭遇到致命一击,七斤扭过头来问说:“晖哥你认真的?”
没等弘晖点头,又道:“让你一只手搁我这儿也走不了十招,阿玛说,你这骑射也就只比四伯好一点点;额娘说,你是四伯母的独苗苗,让我护着你,别叫你磕着碰着。”
弘晖给噎了半天,回头就把这话学给乌喇那拉氏听了,乌喇那拉氏才叫震惊,到底谁才是独苗苗?
敢情老九两口子就没担心过七斤?
这个问题,哪怕叫胤禟来回答也不会有第二种说法,在见识过闺女的能耐之后,他比较担心的是侄子们的承受能力,只怕有不开眼的招惹到他家心肝儿然后被打成肉酱。
当然他平常的担心也不少,却不是怕七斤受人欺负,就是怕她热着冷着把自己闹病了。
言归正传,将满十岁的七斤撞破那段对话之后,转身就去找了她皇玛法,问说您气消了吗。
“先前有几次我让额娘气得不轻,她生气就不搭理我,我也赌气来着,说她不理我我也不要理她了。
平时阿玛什么都由着我,唯独这种时候会板起脸,说额娘为我付出了很多心力,我生病的时候她最揪心,夜里要起来很多回,没睡安稳过;我犯错误的时候,别人只会看乐子,就额娘会摆开来讲道理……皇玛法对二伯也是一样的吧,我阿玛说大家都看出来您很想他,可都不愿意给您铺这个台阶,所以我就过来了。”
这一段让康熙不知该说什么好,感觉有些好笑,又有很多心酸。
赫舍里氏走得早,太子可以说是他一手带大的,教他做学问,教他做人,教他储君之道。
当初他们的父子感情也很纯粹,后来掺和进太多东西,变了味了。
不过哪怕他和太子都变了,对这个儿子,康熙还是非常心疼的。
他对胤礽有许多宽容,气归气,气过了就记起曾经的好来。
康熙的的确确在等朝臣给他一个台阶下,希望有人站出来替太子说话,左等右等也没等来,没想到头一个来的竟然是还不满十岁的孙女儿。
七斤还说她也总是嘴硬,不过其实每回犯错之后都有好好反省,相信二伯也是一样的。
康熙心软得一塌糊涂,不过并没有立刻松口,他同七斤闲聊了几句就把这个生得玉雪可爱个性偏同老十一样虎的小丫头轰了出去。
当晚康熙还在回忆同太子的点点滴滴,这一夜他没睡好,到第二天,早朝上,老四、老九以及老十就先后替太子求情了,康熙这才松口,提出复立太子,跟着又丢了个,说要广封皇子。
上次广封皇子还是在十年前,之后有几次升降都是零散的针对个人的,康熙既然又开了这个口,等于说成年皇子都能往前迈一步。
果不其然,太子复立的同时,从老大到老五齐刷刷封了亲王,七、八、九、十是郡王,再往后到十四封贝勒。
胤禟得了个“义”字做封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为人生八德,这个字相当不错。
同时这义又有正道的意思,是在夸胤禟品性端直。
至于老十,封号是敦,敦厚的敦。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