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艳阳高照。一台半新的桑塔纳奔驰在瑚滨公路之上。
这台桑塔纳是农场唯一的“高档设备”,还是二手货。两年前,从鱼贩手里抵债抵过来的。那鱼贩欠了农场不少款,赌博输了个精光,没钱付款,就把自己的座驾抵押给了农场。
桑塔纳是黄轩亲自驾驶,乘客则是范鸿宇和杜双鱼。不过座次安排有微妙,范鸿宇坐在副驾驶位置,新任通讯员杜双鱼同志,倒像个首长,一个人独占了后排座位。
黄轩亲自当司机兼向导,范鸿宇当得在副驾驶座相陪,大刺刺的坐在后边,未免让黄轩不痛快。
对黄轩,范鸿宇没打算用什么手段,就是直来直去,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或者直接用行动来说明自己的意见。
管理之道,因人而异,不可的泥陈法。
桑塔纳走走停停,每到一处堤段,黄轩就将车停下来。三人一起走上大堤。
上午的见面会,已经开过了,范鸿宇正式在农场亮相,走马上任。那些层干部,自然对范书记的牟轻充满诧异。而听说范鸿宇的“英雄事迹”之后,则暗暗摇头不止。
又来一位“二杆”?
亲自在十原镇动手收拾流氓地痞不说,还让杜双鱼这个愣头青当自己的通讯员?
如此行事风格,简直闻所未闻。
朝阳农场有一个黄轩,已经让许多老成持重的干部们头痛不已,如今上级领导竟然给派过来一位比黄轩还“二杆”的党委书记,怎生了局?
午,范鸿宇请同志们在机关食堂聚了个餐,很平常的菜肴,上的自酿米酒,所费不多。
农场穷,奢华宴席,真的负担不起。
聚完餐,范鸿宇也不休息,直接拉着黄轩和杜双鱼就出门了。
朝阳农场三面环水,水岸线长达几十公里,因为当年是围湖造田硬搞出来的耕地,地势都比较低洼,每年的防汛工作,都是重。
黄轩对全场所有的防洪重地段的情况,可以说了如指掌。
看着脚下的青石大堤,范鸿宇问道:“黄场长,这大堤有年头了吧?”
黄轩说道:“基本上,整个农场的大堤,年纪都不比我小多少。”当年围湖造田的时候,防洪是头等大事。这几十公里青石大堤,都是当年的老底,比较结实。不过时间比较长了,年年都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和加固。修修补补的,每年要花不少钱。农场的财政底这么亏,这条大堤有一半的‘功劳’……”
范鸿宇了头,说道:“防洪是生死攸关的大事,马虎不得。哪怕农场财政再紧张,这笔钱不能省。
黄轩双手一拍,说道:“对,我就是这个意见。前些年,场里的财政状况比现在要好一,主要就是省下了加固大堤的费用。后来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这大堤要是再不加固,一旦发大洪水,很多地方都挡不住,会决口。咱们农场三万人生活在这个低洼地里,真要是大堤垮了,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这两年,我把一多半的财政收入用在加固大堤上了。穷不怕,只要有命在,总是能想办法活下去的。”
黄轩这话,也算是给自己很隐晦地做了个辩解,为什么他当场长之后,朝阳农场越来越穷。
范鸿宇有奇怪地问道:“防汛是大事,上边没有拨款?不对吧,我记得省里有这笔专款的,前不久省长还批了字。”
黄轩冷笑一声,说道:“有拨款,前年五万,去年八万,今年还没见影。”
范丹宇顿时就无语了。
以朝阳农场这么险要的地势,防洪任务之重可想而知,拨款竟然这么少。
“不对,省里肯定不止安排下来这么拨款。这我知道。”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