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时每人手持一根索拨棍,俗称索罗棍、棍比锄杆略粗稍长一些,每入山选棍时,要一眼看者以为吉利,生产时每个成员之间拉开距离,间约隔一棍之长,棍棍相接,横排前进。
除“把头”由有威望有生产经验的人担当外,两个“边棍”把边,间叫“挑杆的”。
夹在挑杆与边棍之间的,一般都是初入山的“雏把”,多由新入伙的“小半拉”也就是未成年的长工充当。
“端锅的”则留在“仓”里做饭。
放山人入山采参时不仅组织严密,使采挖无疏漏之处,更有各种巫术信仰,企图用人的意念控制自然。
由于人参奇异难觅各某种民俗心理作用,形成放山人在生产过程的许多山规戒律:不许多说一名话,不许多做一件事,说话务求吉利。
放山在压草寻参前进时,起初大约是为了精力集,便于发现人参,后来就形成了固定的“山规”。
山规之一是发现人参时立即大声呼叫:“棒槌!”
据说如此一喊棒槌就会被“定住”不再逃跑;
此时把头就要问:“什么货?”
发现者则答:“五品”或“品”。
然后同伙人笑曰:“快当!快当!”如此,前面发现者的报告叫“喊山”,后边应和者的问语、贺词叫“接山”。
这一喊一接,目的是要把人参吓住,同时自然有报告、祝贺之意。
见面说“快当”,是放山人的礼节。
表现他们心理和祝愿,取其吉利的意思。
山人习以为常,甚至连说工具时,也要加上“快当”二字,如“快当刀”、“快当斧”。
放山人互相问好,见面时也说:“把头快当!”
“喊山”是非常严肃的事,决不可乱喊,如把一种草误当“棒槌”喊了,则认为不吉利,叫“喊炸山了”。
同时也不准看到什么都说。
放山人有个规矩,只许说“拿”,不许说“放”。
吃饭叫“拿饭”,回“仓”睡觉叫“拿房”,抽烟叫“拿火”。
挖参时要把两根树枝插在参棵的两旁一尺远的地方,然后把参棵用红线绑在树枝上,再把红线的两端拴上铜大钱。
据说这样可以起镇压作用。
遵从这些规矩,“放山人”才能平安的把“棒槌”拿出深山。
所以自古以来,采参都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可是由于巨大的利益驱使,还是不断的有人走进深山,寻找着那些“棒槌”。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