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赤色黎明> 一零六 辛亥之变 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零六 辛亥之变 五(1 / 2)

5月中旬,安徽的夏收就要开始了,政斧所有的工作全部给夏收让路。各地的干部们纷纷充实到第一线去,包括部队在内也是如此。

夏收是安徽最重要的收获,也是为期半年多辛苦工作开始。夏收之后安徽就进入了雨季,防洪工作就开始了。雨季结束之后不用多久,就是新一轮的秋收。秋收之后还得来几场秋汛,压力比夏天稍微小点,却也不能掉以轻心。秋汛之后就是平整土地,积肥,种植冬小麦。种种事情忙完,时间就快到了春节。春节一结束,春耕正式开始,新的一年就和去年一样再来一遍。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就这么年复一年曰复一曰的劳作,经历着四季的变化,经历着丰年,灾年,荒年的变换。

二十世纪初的农民对于灾年的接受程度很高。大家会咒骂灾年的降临,就跟二十一世纪初的陈克在线打牌的时候,有时候会忍不住破口大骂一样。不过骂归骂,只要陈克还继续打牌,他就得接受各种队友的存在。就如同农民必须接受灾年降临一样。

夏收要的就一个字,快官场风流秘史天有不测风云,万一雨季提前到来,那什么都完蛋了。争分夺秒的收割,争分夺秒的把粮食储存起来。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每到夏收前,都是农民工一个返乡的高峰时期。人民党根据地也是如此,夏收时节,本来规模不大的城市里头更是没了人气。但是在1911年的这个夏收,根据地里头的情况稍微有了些变化,至少国营农场里面有很不小的变化。

弓着腰收割麦子是非常辛苦的工作,且不说这对身体的负倒俪》缌髅厥?ahref=":/books/207.html"target="_bnk">:/books/207.html5ゴ庸ぞ呱辖玻刑┚撸憔突峥煨辛巳嗣竦成挠胖侍┚撸蔷透臁2还煌幻熳诺呐┯檬址鐾侠洗偶改昃榛巯吕吹氖崭钌璞福崖笏肭邢拢蟾颜氲目车埂J崭罨目车孤蟾训男蚀蟾攀亲钅芨傻氖崭钅苁值牧奖丁2还亚懈盥笏氲墓ぷ骷由希蔷椭苯颖涑墒崭钅苁值乃谋读恕W钪匾氖牵魏巫钅芨傻氖崭钅苁忠膊豢赡苷饷创忧宄扛傻交苹琛鹚弟匙萃侠母皇鞘裁词崭钅苁帧?br/>

“这能比以往提前最少三天官场风流秘史"target="_bnk">:/books/207.html不,最少五天官场风流秘史”农场场长刘三狗因为兴奋而满面通红。这位农村出身当了兵,又专业当了农场场长的干部对前来视察的安徽农业厅厅长肖墙大声说道。

“别光注意这好的,我听农机部门说,损耗可能会稍大一点。拾麦穗的时候,把这个损耗给看一下」俪》缌髅厥?ahref=":/books/207.html"target="_bnk">:/books/207.html?br/>

刘三狗完全不在乎这件事,他笑的嘴都合不上了,“肖政委,能提前这几天,那比什么都强。你看,这些负责收割的拖拉机手老的老,小的小。今年终于不用紧追紧赶了。而且我们这块农机部门的刘连长你也知道,就他那个脾气,我再说三道四的,他敢上门来骂我全家」俪》缌髅厥?ahref=":/books/207.html"target="_bnk">:/books/207.html?br/>

“那你也得研究怎么提高效率啊。是你种地,可不是他种地」俪》缌髅厥?ahref=":/books/207.html"target="_bnk">:/books/207.html毙で娇嘈Φ馈?br/>

“再给我两天高兴高兴,就两天」俪》缌髅厥?ahref=":/books/207.html"target="_bnk">:/books/207.html绷跞纷煸趺炊己喜簧稀?br/>

“不用两天,两天你就收完了」俪》缌髅厥?ahref=":/books/207.html毙で胶芟肷先ヵ吡跞芳附牛暗矫魈炷惆凑展娑ü娑ǎ帕艏缚楦悴馐浴L矫挥小2缓煤酶桑笠桓鲈略缟峡で埃闾焯煜鹊敝诟易鲎晕遗馈官场风流秘史"target="_bnk">:/books/207.html毙で胶芟肷先ヵ吡跞芳附牛暗矫魈炷惆凑展娑ü娑ǎ帕艏缚楦悴馐浴L矫挥小2缓煤酶桑笠桓鲈略缟峡で埃闾焯煜鹊敝诟易鲎晕遗馈官场风流秘史?br/>

“行行行官场风流秘史"target="_bnk">:/books/207.html肖政委,我知道了」俪》缌髅厥?ahref=":/books/207.html"target="_bnk">:/books/207.html绷跞废残ρ湛挠Φ馈?br/>

不仅仅是这一个农场,根据地的国营农场都用上了新开发的收割设备。陈克这也是咬着牙上的。收割设备实际上对资源是一种很大的闲置,现阶段,这玩意一年也就用那么一次。而且还要牵扯维护的工作,一个收割设备上百个刀口,会有生锈的问题,每年用之前都得整备打磨。万一收割中断了一个刀口,立刻就会提高损失率。

也就是在人民党的农场,才能开始推行这种新式机械工具,如果是普通的群众,他们会因为这么复杂的工作疯掉的。所谓产业链条就是这么一回事,每一个环节都得有专门的人来负责。陈克母亲在柴油机厂工作,每年夏收的时候技术人员就要下乡去帮助维修以及培训维修人员。根据这些技术人员的口述,很多设备损坏根本是平素里农民群众从不定期维修造成的。只要按照说明书定期维修和保养,很多问题根本就不会发生。但是农民群众用的时候往死里用,维修和保养则完全不用指望。

后来陈克总算是理解了一件事,想理解“有始有终”其实挺艰难的。把维护费用当作必须投入,对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未免是太过份的要求了。不仅仅是机械维修,包括基础水利建设的维修也是如此。

肖墙也认同陈克的想法。他的出发点则是军队里头的生活经验。每次战斗的背后,都是几十倍,上百倍的准备工作。一支枪平常拆卸包养几十次,也未必能真正用在战场上一次。而作战部队背后,则是规模庞大的后勤部队。他这次视察的工作不仅仅是一线生产,还包括维修与基础水利建设。

国营农场的情况肖墙已经看过了,反正国营农场基本都一样的局面。弱劳动力家庭被逼无奈,相对还是愿意去国营农场做工。刘三狗同志说的“老的老小的小”,这就是国营农场现在的普遍状况。只要不是弱劳动力家庭,普遍都愿意种自家的地。如果这两者都不是的,那就是根本不愿意种地的。他们选择从事手工业,或者到城里头去工作。

国营农场劳动力匮乏的局面,到了农忙时节结束之后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那时候普通群众种完了家里面的地,一部分富裕的劳动力就会选择到农场打工。

接连视察了几个农场,使用了收割设备后的局面的确是大为不同了。以往都要军队帮助收割才能赶在雨季前完成收割任务的农场,现在靠自己居然解决了问题。收割速度甚至比普通的百姓还快些。

“部队终于可以大规模的投入基础水利建设了」俪》缌髅厥?ahref=":/books/207.html"target="_bnk">:/books/207.html毙で蕉源撕苁歉咝恕庖彩撬舜问硬斓娜挝裰弧H嗣竦车拇笳鞅苹褪且榻üこ瘫P蘼罚藓拥蹋匏猓薰喔认低常沟眯夼爬韵低场D呐率羌虻スぷ髂艽蠊婺骷褐冢杓朴氩饬抗ぷ魅疵话旆ㄈ萌褐诶醋觥?br/>

国营农场多数都是离河比较远的地区,这些地区原先都不是水浇地。群众都喜欢距离河道近的地区,方便灌溉。这也是人民党能够把这些原本的旱地轻松纳入手中的最大原因。淮河地区作为老根据地,排涝体系虽然没有开始全面建设,灌溉体系总算是大有进步。田野里头的灌溉水渠已经颇为普及。肖墙与工程人员一路向北实地考察,今年如果没有那么多问题,征兵之后就要展开这方面的工作。

一行人都骑马,广袤的田野上到处是收割后的麦田与油菜田,还有大片的棉花田与稻田。

“肖厅长,按照这么弄起来,明年还是好收成吧。今年农场平均亩产都超过了300斤呢」俪》缌髅厥?ahref=":/books/207.html"target="_bnk">:/books/207.html蓖械哪昵崴こ倘嗽逼奈朔堋?br/>

关闭<广告>

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农业厅长肖墙没有这么单纯的乐观,“那可未必,搞水利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每年都能有这些收成。提高收成还是得靠良种、化肥、农药。农场的收成都是靠这三样给弄起来的。从武汉运来的合成氨刚够种子基地用,农场里头只是点种的时候才敢用一点点。咱们要干的工作堆积如山啊」俪》缌髅厥?ahref=":/books/207.html"target="_bnk">:/books/207.html?br/>

一提起这些,肖墙忍不住就想起了陈克召开的根据地农业高层会议。在那次会议里头,陈克向这些农业管理干部们描述了一副未来的画面。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了良种、化肥、农药的实际功效,这些种地出身的同志只怕会指责陈克在开玩笑吧。

年轻的水利工程人员却没有这样沉重的感觉,他完全被看到的良好收成迷住了,“肖厅长,我在家的时候从来没想到过这样的旱地上能有这样的收成。我这次回家之后,要尽量说服家人到农场来工作。在农场工作比自己种地省事太多了。收入也高些」俪》缌髅厥?ahref=":/books/207.html"target="_bnk">:/books/207.html?br/>

“那就好好干官场风流秘史”肖墙鼓励道。

说话间,后面隐约传来了一阵马蹄声,扭头一看,两名穿军装的军人正策马扬鞭疾驰而来。水利工程人员有些不明就里,肖墙和警卫员们听到了却沉下了脸色。他们出于军人的习惯,已经感觉肯定出了什么问题。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