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新隋唐演义之乱世英雄> 第64回 佛山脚下兄弟相会 王爷府内夫妻绝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回 佛山脚下兄弟相会 王爷府内夫妻绝情(2 / 2)

四下,齐国远两条大腿、两个臀部果然扎了四下,当时鲜血就流了出来,疼得齐国远拨马就跑,回到本队。

正好跑到李如辉身边,李如辉说:“回来啦!过来过来!”

齐国远说:“快!哥儿们,先给我把血擦一擦。”

李如辉说:“你先等等,我去找个尺棍量一量,看那个人说的准不准,要错一分你好找他去。”

“去你的吧!我这里疼都疼不过来啦,你还要量。”

他们二人这里开玩笑,罗成已把发冠理好。

他性骄气傲,不服软,不认输。

他浑身拾掇停当之后,把马一催,更不答话,就和来人战在一处。

几个回合之后,罗成看到这个人的枪招和自己的枪招完全一样,心想:我们老罗家的五虎断魂枪,从来也不外传,这个人是和谁学的呢?

再看这个人的这条枪,功夫只在自己之上,不在自己之下。

大枪在他手里神出鬼没,变化无穷。

打着打着那人把马冷了拨回来,大枪直奔罗成面门点来:“招枪!”

罗成赶紧横枪往上一架,不料想那人枪招一变,没等罗成的枪架上,就把后把一立,前把往下一沉,枪尖直奔罗成前心。

这一招叫“追命连环枪”

,这是绝招,来的快,来的准,冷森森三棱枪尖眼看就扎着了铠甲。

罗成再想躲、架都来不及了,他“哎呀”

一声,把眼一闭,心想:我命休矣!

谁知那人就在枪尖扎着铠甲的时候,枪后把往回一撤,“咣当”

把大枪往地上一扔,两手一捂眼睛,竟然大哭起来。

那个小孩儿见他父亲扔枪啼哭,把枪一扔,也哭了起来。

这一下可把罗成和程咬金、徐懋功、秦琼等人闹愣了。

经过罗成等人的劝说询问,那个人讲出了其的原委。

这件事还得从罗成的父亲罗艺说起。

原来,罗艺是四川省成都府人氏,他自幼父母双亡,年轻时曾学过一些武艺,为了谋生,就闯荡江湖,打板卖艺。

那一年,他来到河南嵩山脚下登封县境内一个叫姜家集的地方。

这时他身上已经分皆无,吃饭要饭钱,住店要店钱,没有办法,只好饿着肚先在大街之上摆开场卖艺。

当时围观的人真不少,足有二三百人,他心里很高兴,心想这一下饭钱店钱都有了。

他先打了趟拳,又练了一趟枪。

等他练完了再一看,围观的人都走了,只剩下一个老者没有走,乐呵呵地捋着胡在旁边观看。

罗艺的希望落空,憋了一肚火,边收拾东西边嘟哝:“没想到这儿的人这么小气,看完都走了,白看了,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这不是拿我卖艺的穷开心吗!”

他这里嘟嘟囔囔,没走的那个老头儿倒听乐了:“小伙!你不要埋怨别人看完不给钱,你得先看看你练的这玩艺儿值不值钱,小伙!实话告你吧!我们这个姜家集是大枪的老窝儿,男女老少五行八作都会扎枪,就连十来岁的小孩练一趟枪也比你练的好,你说你和谁要钱?看意思你还不信,好,你看我给你扎几枪。”

说着把袖口挽了挽,拿起罗艺的枪,“啪啪啪啪”

一练,罗艺看得眼花缭乱,不由得叫了两声好!

老者说:“小伙!我知道,你是因为肚内饥饿,有了怨气才那么说的,这样吧,请你到我家里去吧!我家里有现成饭菜,先吃饱肚再说。”

罗艺跟着来到老者家里。

看样老者是个小康之家,房有前后院、内外宅,也有一两个仆人丫环侍候。

吃完饭之后,老者命仆人把前院西厢房收拾出来,让罗艺住下。

晚上没事,老者和罗艺谈天,罗艺把自己的身世和处境向老者说了一遍。

老者见罗艺五官端正,身体健壮,人也还算老实,就说:“小伙!我们这个姜家集,姓姜的占多数,老汉我也姓姜,叫姜百善,家财不多,总还算吃穿不愁。你既然无处安身,如若你愿意,就在我家住下,有活儿你就干点,没活儿你就练你的武艺,这总比跑江湖打把式卖艺、饥一顿饱一顿强。”

罗艺听了当然愿意,谢过姜百善,就住下了。

姜百善老夫妻膝下无,只有一个女儿叫姜桂芝。

姜家老两口都有一身武艺,特别是祖传花枪,更是有独到之处。

姜桂芝自幼跟随父、母练艺,也是巾帼英雄。

罗艺住下后,姜百善见他人还机伶,就答应教他练枪。

罗艺对姜百善很尊敬,练功也很刻苦,姜百善很喜欢他,后来就把女儿姜桂芝许配罗艺为妻,小夫妻完婚之后,罗艺就和妻学枪法。

老姜家的五虎断魂枪当时是天下一绝,罗艺的枪法练成,静极思动,觉着大丈夫志在四方,想到乱世之,做出一番事业。

他把这番意思和姜百善一说,姜百善很赞同,说:“好!你有这个志向,我不拦你,给你盘缠,望你到外边混好了,回来把你媳妇接去,我也就了却心愿了。”

罗艺走的那天,姜桂芝把他送到姜家集外边,没人的时候,姜桂芝告诉罗艺说:“你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为妻已经身怀有孕,你这个作爹的临走应给孩起个名字。”

罗艺说:“要是个女的,你给她起个名字,要是男的……”

这时罗艺看见树林里的松树,就说:“叫个罗松吧!”

夫妻分别之后,罗艺在江湖上闯荡了几年。

有一天,他来到南陈的国都建康,就是现在的南京,在街上打开场卖艺,围了不少人观看,一阵阵的叫好。

恰好南陈的丞相秦旭下朝从这里路过,见他武艺超群,就把他带回相府,让他当了相府的总教头,后来又见他为人等各方面都不错,又把长女秦胜珠许他为妻。

秦旭是秦彝的父亲,秦琼的爷爷,所以罗艺是秦琼的姑父。

罗艺当时本该向秦旭说明自己已有妻室,但是,他舍不得这锦绣前程,想自己如成了相爷门婿,将来自然会有官作,那时岂不光宗耀祖。

于是当了负心人。

当时秦旭择吉日挑良辰为他们夫妻完婚。

丞相女儿结婚,礼仪隆重,举国庆贺,就连陈后主也送了礼物。

秦琼的父亲秦彝也曾携妻带前来祝贺。

罗艺自从作了相府门婿之后,自然青云直上,一直作到扬州府镇台。

后来南陈被隋朝灭亡,罗艺带着妻漂流到幽州一带,他凭胯下马、掌枪,收罗不少天下英雄,占据了幽燕一十州,坐镇北平府,成了一方霸主。

隋朝统一以后,只剩下幽燕一十州,朝廷派人和罗艺谈议,要他归降隋朝。

罗艺相形度势,知道隋朝势大,就提出自己听调不听宣,这才归顺了隋朝,封为北平王。

这时,罗艺早已把姜桂芝忘到霄云外去了。

姜桂芝自从罗艺走后,生了一个男孩叫罗松。

后来姜百善老夫妻相继去世,姜桂芝带着罗松度日。

开始,她还盼丈夫的音讯,一直盼到罗松长大,娶妻生,也没有盼到罗艺的消息。

姜桂芝给孙起名叫罗焕。

罗松和罗焕在姜桂芝的教养下,都练就了一身本领。

事有凑巧,一天罗松到县城办事,在饭馆里遇到一个从北平府来的老客,说起北平王罗艺和少保罗成如何如何好。

当时老客说话无意,罗松听话有心,他把罗艺的情况打听清楚,回家告诉了母亲。

事隔四十多年,这时罗艺和姜桂芝都已经是十来岁的人了。

姜桂芝有有孙,找不找罗艺都行,可是在那个社会里儿没有父亲,说起来都嘴短。

姜桂芝一想,非去找罗艺不可,得和他把道理讲清楚。

罗松是个孝,就雇了一辆车,母二人跋山涉水,找到了北平府,先住到店里。

姜桂芝写了一封信,由罗松到王府去投递。

门军把书信送进去,罗艺一看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想:这件事自己从未说过,不光外人不知,就是秦胜珠、罗成都不知道。

如今跑出个前妻来,不光家里不能允许,在外边也脸上无光。

他思来想去,就叫一个亲信拿了五百两银,打发他们娘儿俩回家,还说:“你们是哪儿来的民妇,竟敢冒认官亲,王爷念你们无知,不怪罪你们,给你们五百两银回家好好过日去吧,今后再不许来,不然,定要治罪。”

姜桂芝想要亲自找罗艺辩理,罗松劝她:“王府人多势众,都是他手下的人,谁不向着他。再说他藏在府里不出来,你见不到他。吵嚷起来,咱们脸上也无光。”

姜桂芝无奈,直气得在旅店里病了一场,罗松跑前跑后,侍候吃药,病好之后,母二人回到姜家集。

姜桂芝一生气:你罗艺不认我们,我们也不认你罗艺,于是把儿、孙都改姓了姜。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过了几年,姜桂芝已经满头白发。

每当过年过节,儿孙相聚,姜桂芝都唉声叹气,总说对不起孩们。

姜松一想:父亲罗艺和母亲不相认,这件事终非了结,于是婉言相劝,要带姜焕再到北平府去找罗艺。

姜桂芝一年老似一年,自然也想夫妻相认,就同意了。

谁知这一次罗艺不但不认,而且命手下人把姜松、姜焕轰出北平府。

姜松不由气满胸膛,心想:好你罗艺,你不念父之情,就别怨我断绝父之义。

他告诉儿姜焕在店房等候,他自己浑身收拾利落,携带钢刀,要夜入王府,刺杀罗艺,为母亲出气。

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