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辉闪耀!”
习自荣耀之石的技巧,在不影响行动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将当下拥有的生命力转化为魔力并且释放到身体周围。第二次的使用,已经可以很好的控制生命力的消耗,在消耗一定量的生命力之后立即停止更多的魔力消耗。
——[之后,要大吃一顿才行了。]
“风吼炮!”
魔炮击中半球状的魔力层,极光般绚丽的色彩激烈的绽放,是由于由不同精神力操纵的魔力互相碰撞,互相抵消时不甘沉寂的魔力最后的闪耀。
“轰!”
贯通力极强的风吼炮最后虽然穿过了保护科里亚的魔力层,却没能击中目标,只能不甘的撕碎他身后的几棵大树。科里亚糟糕的操控下形成的魔力层密度不均,而且像暗礁区的水流一样混乱无序的运动着,魔炮在试图穿透的过程中被偏折了。
“风吼炮!”
“雷吼炮!”
“风吼炮”
“雷吼炮!”
这种情况下,能做的就是连续的高强度射击,期待能够将魔力层破坏。毕竟与阵地战不同,近距离的单人战斗,防守方总比进攻方吃亏,即使武技练到足以开金断玉的高手,被小孩子拿着菜刀捅几下通常还是会死掉的。
简直像某弹幕游戏里的增强型符卡,魔炮随着时间的流逝射速越来越快,起初还像阳离子炮,有着足够目标回忆再回忆再回忆然后说一堆废话的时间,现在变得跟火神炮似的,稍稍分神的工夫连击数就破表了。
魔炮是将少量魔力简单操作之后不断叠加压缩并射击的特殊魔法,本身对魔力的利用率很低,因而每次射击后周围都会留下许多未被消耗掉的魔力,配合二度回收曾使用过的魔力的“再装填”技巧,能够有效的缩短“下一发”同属性魔炮的蓄力时间。
在魔法中按照四大元素理论,“雷电”是风属性的,换句话说,“风吼炮”“雷吼炮”“风雷一闪”使用的魔力属性相同,相互间的转化非常方便。
(这样痛快的射击,练习以外还是第一次……)
那是当然,通常的对手,不可能承受斯塔的魔炮到这种程度。
“呼哇~~~吓死我了。”
“风吼炮”
面对烟幕中传来的悠闲声音,给予的回应是又一发魔炮。暴风掀起的烟尘遮蔽了视线,使得斯塔无法用双眼寻找科里亚的踪迹,不过,科里亚身上涌动的过多魔力比什么都显眼。视野受阻构不成困难。
这一点,对双方都一样。
“我是不大了解魔法啦……”
“轰!”
“……不过这种威力和射速……”
“轰!”
“……你的实力不错呢……”
“轰!”
依然悠闲的语气让斯塔越来越急躁,几乎是一听到科里亚说话立即给予炮击作为回应。
(从魔力和声音判断,一直没有靠近这里……)
“认真的战斗啊!一直说着‘失礼’‘失礼’的,你这种态度才是最失礼的!”
“……廉贞常说‘骄兵必败’,换成‘焦’字也是一样啊!”
“!!!”
明明听声音还在远处,但科里亚却出现在斯塔的面前,确切的说,是他的拳头出现在斯塔的面前,连同临时聚集的仅仅包裹住拳头的魔力,轰在战斗开始不久便设定好的“铁壁”上。
——[得手了!]
震骨·改,和寸劲透甲一样特殊的施力技巧,无论打击点在哪里都能将力量均匀的施与对方的骨架上使其僵直,经过修改后力量最终通过对方的双脚传入地面以将其“钉”在原位。
……唯一的问题是以科里亚糟糕的控制技巧能不能正确的使用出来。
“眼睛,耳朵,皮肤……战斗中任何感官都可能被欺骗,绝不能轻信。若是战斗经验丰富的话,依靠直觉就能识破骗局了,真可惜呢~~~”
连续的拳击,科里亚一直将力量控制在刚刚好能定住对方的程度,说话的声音在旁人听来很明显的是从远至近的。
——[依芙蕾雅教的真的有用呢。]
离开雷奥森之后,关于科里亚,关于自己,依芙蕾雅说过很多。在依芙蕾雅看来只是为了确保同伴之间足够的了解以便各种计划的安排,说的内容也包括了“灵动战略”的解释。简单来说,一般人会下意识的认为“重要事物一定在层层保护的中央”,因而冰盾内的依芙蕾雅稍稍偏折光线,让实际上站在冰盾保护圈边缘的自己留下一个位于中央的幻影,也不会让人发现。
模仿这一点,使用“虹辉闪耀”将魔力布置在原地,等到烟尘和魔法灵光足够遮蔽视线立即脱离保护圈。由于虹辉闪耀留下的大量魔力在施法者对魔力的感知中太过醒目,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对科里亚本身魔力的感知,大概潜意识中认为科里亚一定在魔力层的保护之中。
至于声音的问题,故事中“声音忽远忽近,在四周响起,听不出说话人真正的位置……”这样子的描述并不少见吧?只要利用简单的口技,欺骗斯塔的耳朵再容易不过了。
“……我的战斗经验不足?”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