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第N次初恋> 第82章 老光棍的爱情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章 老光棍的爱情2(1 / 2)

第八十二章老光棍的爱情2

那个年代,谈恋爱似乎是见不得人的事情,即使有情有意也得躲躲闪闪,好似搞地下活动一般。那女孩坐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上,一见前面有人,赶紧下车,红着脸、低着头,羞答答地避过旁人的视线。

去城里看一场电影,属于比较时髦的谈恋爱方式。老刘往往托人提早买好两张电影票,带上话梅之类的零食,若是夏天就买两根冰棍,边吃边看。电影散场后,手拉手去吃一碗阳春面或小馄饨夜宵,既经济又实惠。泡电影院日子久了,恋爱也自然而然谈成了。

那时,不少城里女孩插队下乡后与农村的小伙子结为伴侣,或者城里男孩娶个农村的姑娘则更为常见。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李春波的《小芳》唱出了那个年代不知多少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听着老刘的叙述,我只能靠在电影里的印象去想象那个年代的爱情镜头了:女孩一身肥肥大大的格子上衣,一根麻花粗的大辫子。在心爱的人面前将又粗又长的辫子拉到胸前,低头抚弄着,面若桃花,双唇紧抿,双脚不自然地搓着地面。

老刘依旧绘声绘色给我讲:那时候,姑娘们找对象,喜欢选择的职业是“四个轮子一把刀,革命红旗两边飘”。所谓“四个轮子”指驾驶员,“一把刀”指厨师,“革命红旗两边飘”则是指革命军人。

除了职业以外,姑娘们对其他方面的要求也很高。正如当时的一首《择婿歌》所说的那样:“一表人才,二老归天,三转一响,四十平方,五十工资,六亲不认,七尺男儿,八面玲珑,九(酒)烟不沾,十分听话。”

“三转一响”是指结婚时必须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这些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当时可算是高档商品了。“四十平方”是指住房面积。这首“择婿歌”的标准不可谓不高,条件不可谓不苛刻。

这些条件,老刘并不具备,可人家姑娘铁了心要嫁给他。

那时候时兴用自行车接新娘,而且还要“永久”牌的。

出嫁那天,新媳妇很少涂脂抹粉,往往是素面朝天,由于结婚都在冬季,女孩子总穿一件红棉袄。作为新郎,老刘也理了个利落清爽的发型,还特意用清水抹了。

自行车就这样一路颠簸着,把新媳妇驼回家。

老刘说着说着就不说了。

“后来呢?”我问。

“后来,政策下来了,知青可以回城。她家里人不满意这门婚事,就动员她回城。我们就……”说到这,老刘抹了一把眼睛,抬头把目光投向蓝天深处。

老刘是全校最勤快的一个,有名的“救火队员”,时刻听从组织召唤,哪里需要他,他就会出现在哪里。白天是清洁工,晚上当保安;桌椅坏了当木匠,冬天冷了烧锅炉。

老刘勤勤恳恳在学校一干就是九年,没和谁红过脸,没和谁吵过架。但没想到,一个校工,也有人和他争。

过了一个暑假后,再次开学了,我经过老刘的小屋子,看见里面的床上坐着一个面生的老头儿。一打听才知道,这是某某领导的姨夫,赋闲在家,无所事事,相中了校工的差事,轻轻松松就把他挤走了。

从此以后,校园里地面脏了没人扫,桌椅坏了没人修,操场上的野草疯长,都快一人高了。

几个月了,校园里看不见老刘忙碌的身影,总觉得像少了点什么,心里空落落的。那天下午,我上街买东西,刚出了一个胡同口,听见有个磨剪子的和一个老太太正叽里咕噜说着,“我年轻的时候啊,还当过民兵队长呢,没看出来吧?”

这声音怎么耳熟?我回头一看,看见了那双熟悉的、粗糙的大手,正仔细地一下一下地磨着剪子,就像当初拿着扫帚一下一下在扫着地……

说完老刘,再回过头来说说另一个老光棍,那就是门卫老王,这家伙形容猥琐,一脸坏笑,令人生厌。一双贼溜溜的小眼睛专门盯着漂亮点的女老师、女学生不放。如果外面来个女的,这家伙就开始动坏心眼了。

有一回,有两个四十多岁的妇女要进来。老王一脸严肃地问:“你俩有什么事儿啊?”

两个妇女说:“大爷,我们在外面找不到厕所,想到里面方便方便。”

老王有点不高兴了:“叫大爷干嘛,我有那么老吗?叫大哥就行。”

俩妇女只好叫了一声“大哥”,才得以进入。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