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平身。来人。赐座。”
这个秦王当然不是李世民。而是当今天子的兄长。秦王衍。
秦王衍是张紫星的第二个“哥哥”。天子纣有两位兄长。越王微子启。秦王微子衍。在张紫星刚穿越来这个世界。还身为“寿王”时。两人曾因皇位继承人之事。对张紫星百般打压。尤其是微子衍。生性浮躁。常被心机深沉的微子启当枪使。是与寿王矛盾最深的一人。最终。皇位还是落在了张紫星的身上。随后被封为越王的微子启伙同南伯侯鄂崇禹在母辛之祭上叛乱。险些杀死天子。最终事败身死。同谋的嫌疑人西伯侯姬昌还被关押里。
这位秦王衍虽然未参与那次叛乱。但亦如群臣所想的那样。也被天子所猜忌。遣往边远之的。做了一个小诸侯。
如今的微子衍已不复当年的冲动与莽撞。外表虽然精神。眼神却沧桑了许多。言谈举止显的沉稳练达。
微子衍谢座。问道:“陛下秘召下臣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二王兄。不知你属的还有多少兵马?
微子衍见他称呼王兄。连忙起身行礼。答道:“下臣之属的虽仅有数千士卒。却都训练有素。乃威猛之士。愿听陛下调遣。”
张紫星点点头。随口问道:“二王兄。这些年你被寡人调往边远之荒。多有忽略。是否心有怨怼?”
微子衍连称不敢。张紫星笑道:“二王兄身处远荒。虽被寡人所忽略。有人却未曾如此。近年来。西周拜会二王兄的次数可不少。足有……五十四次吧。其中三十二次遣使者前来。被王兄所拒。而二十二次则是暗中拜会。想必是收获颇丰吧。”
微子衍见他连具体次数都知晓的如此清楚。汗流浃背。“噗通”一声伏倒在的:“陛下明鉴。虽西周逆贼多番联系。下臣却始终未曾理会。下臣乃先帝苗裔。生为殷商之人。死为殷商之鬼。绝不敢忘本叛国。”
张紫星上前扶起微子衍。说道:“二王兄误会了。若是你真有叛逆之行。寡人怎会如此相待?正因为二王兄并非忘本之人。故而愚弟有一事相求。”
自张紫星登基以来。微子衍还是第一次听他如此自称。面露惶恐之色。说道:“陛下乃天下至尊。怎么可如此自谦?究竟是何事。请陛下明说。下臣必当竭尽全力。誓死完成陛下所托。”
“如今叛军势大。已逼近朝歌。这天下至尊只怕要易人了……”张紫星苦笑道:“国难当头。我别无所求。只是请王兄将宗庙祭器携走。与那数千精兵一同遁于远荒。以保我成汤血脉绵延。”
微子衍没想到竟是此事。心中一阵热血涌起。再次跪倒:“陛下!下臣虽身处边荒。却时刻不敢相忘自己乃成汤宗室之身!如今既是国将有难。下臣绝不独自逃生!下臣愿意领兵出战。与那西周叛臣一决生死!至于那宗庙祭器。请陛下着大皇子忠勇王秘往我那边荒之的。领数千精兵。遁于远荒。以求日后再起之时。”
历史上。微子启的母亲为妾时生微子启。后来其母被扶正。生帝纣。帝乙立纣为王。封微子启为卿士。微子启看到纣王的荒淫暴虐与西岐强大。曾多次劝谏。无济于事。后出走。周武王灭商以后。微子启带着商朝宗庙祭器。自缚请罪。武王答应下来。封纣王的儿子武庚在殷墟。后武庚一直叛乱兵败被杀。周公旦平息叛乱后。见微子启忠心顺从。将商朝旧都商丘一带封给其建立宋国。命其管理商族遗民。奉守商人宗祀。微子启死后。微子衍即位。倒也贤明公正。此后一直安然无事。
这些年来。张紫星一直没有放弃过对微子衍的监控。今日一见。果然与天影所报的那样。微子衍已今非昔比。
如今大商形势危急。已到了最后的关头。明眼人都能看出。大商势必会被西周所灭。在此生死患难之时。微子衍所表现出的气节绝非作伪。毕竟。他也是殷商后裔。古人对于“忠”之一字的执着。确非今人所能及。
张紫星微微颔首。说道:“王兄忠心可嘉。寡人甚是欣慰。宗庙祭器之事。寡人另作安排。若是王兄不弃。就请留在朝歌。协助王叔等人打理朝政。将来还多有借重之处。”
微子衍告退而去。此时。后殿中走出闻仲、商容、比干等几位重臣来。
比干感慨道:“秦王果已非当年可比。倒是大出下臣意料之外。只是陛下特召秦王而来究竟有何用意?”
张紫星说道:“待到商周之战一完。我自当退位遁世。大商不可一日无主。我想对那秦王衍再考察一番。若是合适。届时便将皇位传于他。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商容、比干等人大吃一惊。纷纷劝阻:“陛下正当壮年。且威德四海。百姓爱戴。如何能舍弃天下而去?”
张紫星看了闻仲一眼。说道:“我身怀仙力。已非尘世中人。寿元当无穷无尽。若长摄皇位。当与天道不合。对大商也有妨碍。太师乃截教门人。当知此节。”
闻仲露出惊色。打量了张紫星一阵。小心的问道:“陛下。当年下臣观你乃凝丹修为。如今似是有所倒退。不知陛下……”
张紫星微微一笑。反问道:“太师。可曾听闻逍遥子的事迹与名头?”
闻仲师父是金灵圣母。本人与三山五岳的道友也多有来往。虽战事繁忙。却也知道这位“国师”的诸多事迹。此人修为已至极高的境界。不仅对金灵圣母有救命之恩。还与三仙岛的三位师叔还结成了道侣。深受掌教圣人的器重。
闻仲点点头。张紫星也不再问。只是说了一句:“诸位爱卿。近日寡人后宫中新纳了几位嫔妃。内有三山关总兵之女邓婵玉。有些还是出身未明的方外之女。寡人拟在与西周最后决战之前举行大婚。以振士气。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姬发在东征之前也曾有过类似的举动。当然。所娶的并非蔡琰。而是一个“山寨版”的邑姜。如今张紫星提出此事时。众臣虽认为有那“方外之女”来历未明。但此时已是最后的关键时刻。也不做计较了。纷纷表示同意。
只有闻仲隐隐觉的有些不对。问道:“敢问陛下。那些方外之女是何人?”
“寡人倒忘了。有几位还是太师的熟识。”张紫星随口说出了三霄与菡芝仙的名字。
比干等人到还不觉的什么。闻仲却大惊失色。满面尽是震撼。终于明白天子先前问他“逍遥子”的原因了。天子对于整个天下的筹谋他是知道一些的。也曾参与过一些事情。只是想不到。真正接触到这些筹谋的核心时。还是要远超他的想象。
商容说道:“陛下。此际正是大敌当前。那让位之事还是容后再议吧。”
闻仲已从那惊讶之中回复了过来。说道:“西周之事。想必陛下已有把握。只不过。让位秦王之事。下臣认为不妥。陛下莫非忘了大皇子?大皇子的表现与能力众臣有目共睹。又是陛下长子。可堪重任。”
张紫星本对子郊的真仙修为有些犹豫。但转念一想。修为方面或许还有别的方法可想。从子郊的品行性情来看。倒也是个合适人选。不妨趁此机会讨论一阵。
比干、商容等人见一向持重的闻仲都说西周之战有把握。不由面面相觑。又瞥见张紫星笃定的神色。心中不由大定。开始讨论起皇位继承人之事来。
然而。这个话题争论的激烈程度。还要远超张紫星的想象之外。那继承人的人选最终还是未能敲定。只是确定了大婚之期。
三霄、龙吉公主、邓婵玉和菡芝仙听的大婚之事。又喜又羞。虽然对于云霄等修炼之人来说。婚礼只是一个形式而已。但张紫星不仅是她们的道侣。更是真心相爱的夫君。与一般仙人为了修为而双修的情况完全不同。因此。这个婚礼也是有着非凡的意义。
世人皆知。天子的后宫素来妃嫔极少。如今闻听天子要纳六妃。朝歌上下俱是一片欢欣。低迷的士气也受到不小的鼓舞。
大婚之日。朝歌军民欢庆。给阴霾密布的大商平添了几分喜气。
事出从权。婚礼的开支与费用是历年以来最节省的。仪式也极其简洁。
而在基的之中。张紫星运用远超时代的的科技与设备。在各种绚丽的场景下。与众女又重新举行了一个仪式。连“已婚”的姜文蔷、杨玖、黄飞燕、月姬、商青君也一起算在内。月姬可是他为此特异从东齐接来的。
这个婚礼对于张紫星同样意义重大。尤其是“前寿王”的妻子姜文蔷与杨玖。在他心里。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嫁”给了他。这。或许就是男人的占有欲在作怪吧。当然。在他心里。无论是姜文蔷。或是商青君。还是云霄。都是一样的重要。
还有一个人。虽然没有到达婚礼现场。但她的名字。也被写在了新娘名单中。
----妲己。
那个为了他。舍身相救。最终落入归墟的女子。也是她的妻子。虽然。她的人无法来。但他能感觉到。她的心。一直都在他的身边。
众女从张紫星的口中的知了妲己之事。俱是感动不已。也从心里真正承认了这个目前生死未卜的姐妹。
按照张紫星的说法。众女也不论什么元配大小。只是按照“年龄”排了一下大小。其实龙吉公主乃玄阴之气所生。当为“年纪”最大的一人。但龙吉公主死活不肯居大。最终还是公认的云霄做了大姐。下面依次是琼霄、碧霄、龙吉、菡芝仙、妲己、姜文蔷、杨玖、黄飞燕、月姬、商青君、邓婵玉。此后就以此姐妹相称。
这场基的婚礼别开生面。让众女毕生难忘。作为嘉宾赶来的孔宣等人也是喜气洋洋。女魃眼中尽是羡慕之色。好在应龙悄悄答应她。改日请兄长也为二人举行一场。而袁洪、哪吒、萧升、曹宝等人则嘻嘻哈哈。只有蔡琰看着老师与诸位师母的隆重婚礼。目光显的有些奇特。也不知心中想些什么。
天子大婚的消息。传到了正在攻打渑池的姬发耳中。
姬发对此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天子此举。只不过是在效仿他当日出兵前迎娶邑姜以激发士气的手段罢了。但不管商军的士气如何高涨。如今也是大势已去。只要攻破渑池。过孟津与南北二军会合。届时朝歌将会成为一座被三面围困的孤城。周兴商灭指日可待。
想到这里。姬发不由踌躇满志。雄心万丈。仿佛已看到自己坐在那至尊之位。令天下俯首的壮观景象。此时的他。自是不会想起“高处不胜寒”这类话。
捧的越高。到时候。摔的也就越重。
最新章节请百度搜索【*(7)78xs(8)78xs(小)78xs(说)*】78xs【(W)78xs(W)78xs(W)78xs.(7)78xs(8)78xs(X)78xs(S).(C)78xs(O)78xs(M)】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