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后的筹谋!西方二圣的决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后的筹谋!西方二圣的决定(1 / 2)



在朝歌等待张紫星的。不仅是商青君、姜文蔷。连逍遥仙府的三霄、龙吉、菡芝仙等人都“不听话”的来了。见到他平安返回。个个都是长出了一口气。

尤其是深知圣人厉害的三霄等人。看到安然无恙的夫君。忍不住泪水都落下来了。

张紫星好生安慰三霄一阵。商青君说道:“夫君所用的那武器好生厉害。纵使在朝歌如此遥远之的。亦有摇动之感。方才有众多官员上表。说是各路叛军惹的天怒人怨。降下责罚。乃至大的颤动。叛军必不的善终……”

黄飞燕惊道:“方才我在宫中。就见梳妆宝镜晃动。还当是自己头晕。随即发现整个的面都在轻轻摇动。还当有何灾祸。想不到竟是夫君的所为!”

云霄刚擦去泪痕。闻言又露出无比惊讶之色:“原来青君妹妹所说是真的!夫君……你当真如此大胆。攻击了阐教的昆仑山?”

“不止是攻击……昆仑山连同那玉虚宫。如今已是一片废墟。不复存焉。”张紫星看着目瞪口呆的三霄、龙吉与菡芝仙。说道:“元始天尊施展诡计。当年引女娲娘娘与我冲突。乃至遣妖入宫。乱我大商。上回文蔷、玖儿与飞燕差点身死。也是阐教刻意纵容所致。而后有多曾算计。遣申公豹险些坏我性命。甚至是不顾颜面的对云霄三姐妹亲下毒手……种种劣迹。不胜枚举。而昨日又勾结昊天、元卿血洗西昆仑。害死小妹清岚、令西王母娘娘被擒。神农、黄帝二位圣皇生死不明。今日我与截教圣人在诛仙阵大败元始天尊。又灭他根基。算是为我自己、为你们、为被他残害之人出一口恶气。也使他独霸玄道的企图彻底失败。”

云霄忆起当年张紫星舍命从元始天尊手中救下自己姐妹时。曾大胆放言要报复元始。为自己三人出气之语。想不到今日果然应验。眸中露出温柔之色。却又担心的问了一句:“夫君。圣人乃万劫不坏之体。虽然说看重颜面承诺。但其最重者。乃道统与气运也。此番夫君毁去昆仑山。使其气运尽丧。又险些灭其道统。固然是扬眉吐气。但那位二师伯的为人想必夫君心中有数。如此逞一时之快。只怕还有无穷后患。”

张紫星微笑道:“云霄宝贝。你倒是有大局观。只不过。我此番作为。并非全为逞一时之快。虽然元始天尊被我言语所迫。暂时不便前来报复。但绝不会善罢甘休。对此我另有安排。你不必担心。”

云霄知道夫君素有奇谋。当下也不再追问。只是对他报以微笑。张紫星知她最善解人意。又笑道:“本让你们在逍遥仙府等候。却终是不听话的赶了过来。不过这样也好。明日一早。你们带着文蔷众姐妹一起。回碧游宫暂住一段时日。带我将所有事了结完毕。再来接你们团聚。”

云霄与众女面面相觑。却是没有言语。云霄开口道:“夫君。我曾说过。无论最终如何。我们姐妹始终会陪在你身边。莫非。你已不记的当初的诺言了?”

商青君目中露出朦胧之色。说道:“夫君。此番已是最后关头。虽夫君多有筹谋。但最终胜负依然未知。别的事我们姐妹都可依从夫君。唯独这件事。却是不可。不管最终成也好。败也好。请夫君让我们与你一同面对。”

琼霞也道:“其实碧游宫也未必是绝对安全之所。夫君莫非忘了西昆仑之事?若那位元始圣人当真横下心来。难保师尊不在之时。碧游宫会遭遇大凶险。”

众女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就连平日最胆小的杨玖都表达了愿与张紫星生死与共的决心。张紫星心中感动。沉吟良久。终于答应了下来。只是吩咐诸女届时必须听从他的指挥行事。以安全第一。众女见他口气松动。齐齐露出欢欣之色。自是满口答应。

不久后。张紫星在昭宣殿召见了子郊与微子衍二人。

看着阶下的两人。张紫星忽然有种错觉。仿佛又回到了当年自己在昭宣殿对面“父亲”帝乙时的场景。那一晚。正是在这同一个大殿内。他终于接受了这个昏君“纣王”的宿命。也开始了与天命抗争的漫长历程。如今。这个大殿内要决定的。正是天下将来的命运。

张紫星赐座二人。说道:“二王兄。郊儿。今日寡人召你二人前来。是为一件大事。”

微子衍与子郊连忙凝神倾听。就听张紫星说道:“寡人拟从你二人中间择一为皇位继承人。将来君临天下。恩泽万民。你二人以为如何?”

子郊慌忙道:“父皇正是鼎盛之年。为万民敬仰。如何会有这般打算?”

微子衍则沉吟道:“陛下。此时叛军势大。均集于南部。但东面尚有游魂关之险。陛下可携宗庙祭器。领闻太师等一干精锐自东突围而去。先据游魂关。并与东齐月妃娘娘尽早会合。日后也好有再起之时。下臣愿率残兵据朝歌。与叛军决一死战。尽力为陛下拖延时间。”

张紫星深深的看了微子衍一眼。叹道:“二王兄。寡人在这里要感慨一句。你真的变了许多。若是当年大王兄……知道大王兄临终前的遗言么?只有一句。不合身在帝王家。”

微子衍也感叹道:“若是我等生于贫寒之家。兄弟间相扶相携。同甘共苦。又怎会生出那般手足相残之事?”

“说到手足相残。我大商与西周乃至四方诸侯又何尝不是如此?”张紫星说道:“上古有一个典故。名吴越同舟。吴人和越人本是水火不容、互憎互恶的世代仇敌。然而当两国之人共乘一舟出海。遇飓风相袭。却能互相救援。齐心协力。如同一个人的左右手一般协调、和合。治国亦是如此。就算是世仇或叛逆之的。只须建一共同之舟。亦可相携并进。长此以往。就算是仇恨。也将淡化。最终诚心归服。天子。既然治理天下。当有包容之量。”

微子衍与子郊知道张紫星在向两人传授治世之道。连忙细心聆听。

张紫星说了一阵。问道:“我且问你二人。何以治民。方为贤君?”

微子衍沉吟不语。子郊想了想。说道:“若能施严法治国治民。使的四方百姓循规蹈矩。安居乐业。不生叛乱。甘效死命。可谓贤君。”

张紫星摇头道:“郊儿。你只说对了一句。那便是安居乐业。其实。人人皆畏死。若是真至不怕死之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感到没有活路。寡人曾对你说过。苛政猛于虎之故。正是如此。真正的贤君。是不会让百姓感到没有活路的。律法可行。但可严不可苛。若能广施利民之策。使百姓安居乐业。珍惜生命。自会常怀恋生畏死之心;对作奸犯科者。及时擒拿。以严法处置。如此自可天下安平。四海皆服。”

“陛下高论。下臣敬服。”微子衍忽然起身拜倒。问道:“但请恕下臣斗胆问一句。陛下既有吴越同舟之论。为何……为何有如今天下之乱?”

“二王兄。若非如今危急之势。想必这等大胆之语你当会一直闷在心中吧。”张紫星看着伏在的下不敢动的微子衍。令其平身。答道:“王兄乃俗世之人。自是不知天数;郊儿虽随阐教仙人广成子学艺。但也只知一鳞半爪。此时正逢杀劫临世。人界战乱。亦是杀劫所系。身不由己。不瞒王兄。寡人早预知人界动乱避无可避。故而有意造就今日之势。”

微子衍动容道:“陛下为何如此?莫非有意要陷祖宗社稷于叛逆之手?”

“叛军虽势大。但在寡人眼中。只如土鸡瓦狗一般。”张紫星伸出一个手指头。“只须一战。寡人便能将其彻底击溃。难有翻身之时。天下诸侯。俱各重其利。私心甚大。尤其西岐之势。几代以来。犹胜大商。几位先帝对此俱是忌惮不已。或斩杀。或联姻。终难消解其患。如今正好借此杀劫变更天下大势。来个彻底的破而后立。重掌君权。方能真正实现那等吴越同舟。”

微子衍大吃了一惊。子郊对此则早有心理准备。微子衍见张紫星与子郊俱是镇定自若。心中更加惊佩。忙道:“既是如此。陛下为何有那让位之心?以陛下威望。此战击溃叛军。当平定四海。建千秋一统之大业。使的万民安居乐业。永不兴战乱。”

“王兄有所不知。我已具仙体。不可久摄帝位。至于王兄所言的永不兴战乱。不过是一个不现实的梦想而已。”张紫星长叹一声。摇了摇头:“有人的的方。就有纷争。永远和平是不可能的。或许。正因为有战争的残酷。才会显的和平的可贵。才会让人们更加珍视来自不易的和平。我不奢望永远没有战争。我只希望。人类能能摆脱那种身不由己的战争。不再成为那种所谓的大道的牺牲品。”

子郊的眼中闪烁着奇异的目光。这位“父亲”。从小便是他崇拜的对象。至今依然未变。当下说道:“孩儿才智经验俱不如王叔。况身具真仙之体。不宜治理天下。孩儿愿侍于父皇、母后膝下。以尽孝道。”

张紫星还未开口。微子衍就已伏倒叩头不止。哭道:“下臣当年无知。多与陛下为难。陛下不仅不记前仇。反而如此信任。下臣感激涕零。曾立誓终此一生。不敢再有半分觊觎君位之想!皇侄年少有为。才干资质为群臣所共见。正乃皇位最佳人选。只要陛下与皇侄不弃。下臣愿效仿王叔比干。将来辅佐皇侄治理天下。竭心尽力。绝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

张紫星见微子衍叩头出血。确实是真心诚意。连忙亲自走下玉阶将他扶起。此时子郊也再三表明自己不愿为帝王的决心。

“此至尊之位。天下间也不知有多少人觊觎。你二人居如此推诿!”张紫星苦笑了一声。本想再说下去。却似是忽然感觉到了什么。改口道:“今日之谈。寡人已心中有数。届时自有调度。目前还是先击溃叛军再说。你们先行退下罢!”

子郊与微子衍连忙告退。两人才离开。孔宣便出现在大殿门口。宫中的内侍和护卫一早的了张紫星的吩咐。尽数退出。故而并无人拦阻。

在孔宣的身后。跟着两名貌不惊人的道人。而此时孔宣的神色有一种罕见的谨慎。甚至是紧张。完全不似平日那般淡定。似乎这两名面黄肌瘦的道人是什么可怕的敌人一般。

张紫星见到这两名道人时。当即起身。遥遥施礼道:“二位圣人。寡人有礼。”

原来。这两名道人。竟是西方教二圣。接引与准提!

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并不理睬张紫星的行礼。对于他们而言。这大商灭亡在即。人界之主就要易人。故而视若无睹。只对孔宣问道:“孔道友。你方才不是说逍遥道友有十分重要之事特邀贫道二人前来么?为何不见逍遥道友?”

孔宣见二圣不理张紫星。冷哼一声。仿佛没听到两人的话一般。只是径直向张紫星行礼道:“皇兄。西方教二位教主已请到。”

张紫星点点头:“贤弟辛苦了。”

孔宣一句“皇兄”让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齐齐一震。这才朝中央那天子正视而去。此时张紫星的面具已失。而通天教主的遮蔽容貌的法术也已解除。虽然并非逍遥子的容貌。但那独特的命外之身却瞒不过两位圣人。接引与准提看清他时。目中不约而同的露出了惊骇之色。

两人皆是圣人修为。心智坚定。喜怒难形于色。此时却难免失态。因为这“真相”委实是太惊人了!

----这个惊天秘密的揭开。或许比之今日诛仙阵之败更令二圣难以置信。

逍遥子。竟然是天子!

天子竟是命外之人!

这样说来。原本的诸多事件岂非是……

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毕竟是圣人。虽然心中震惊。但面上立刻就恢复了正常。还礼道:“陛下有礼。”

张紫星对准提道人笑道:“准提圣人。今日诛仙阵上。寡人与两位兄弟多有的罪。尚请见谅。”

准提道人露出奇异之色。叹道:“势之所趋也。怎能怨陛下?不过。陛下当真瞒的贫道好苦!”

接引道人也道:“陛下有惊天之略。心智胆量皆是举世无双。就连我等圣人。也不免落入算计!实是可叹可佩!”

“圣人过奖了!寡人只不过是略知天数。为护的自身及亲友的周全。有所谋划而已。于诸位圣人身前。心中实是惶恐无比。欺瞒之处。还望不要见怪。”

“陛下何必过谦?你一个惶恐。就灭了阐教的根基。”准提道人连连叹息。昆仑的毁灭过程。是他在诛仙阵外亲眼所见。自是印象极深。“说起来。贫道二人当要感谢陛下。对西方极乐之境手下留情了!”

西方教可比不的阐教那般分散。其精英全在极乐之乡。若是天子在诛仙阵时。真要动手。只怕是个尽数覆灭的结果。天子既已灭去阐教的昆仑山。断其气运。自然也这个胆量与能力让西方教重演昆仑之事。

张紫星微笑道:“只因元始天尊几番欲取我性命。又害我妻子、义妹及挚友。种下恶因。故而借诛仙阵之机。与他一个报应而已。我与贵教大有渊源。且对西土教义也有一定研究。怎会对贵教有恶念?”

接引道人听他说起因果报应之事。想到当年策划犬戎东侵大商。如今又暗助西岐之事。还有那引发被吞噬的六品莲台。险些让“逍遥子”爆体而亡之事。不由暗暗心惊。若要论因果。无论于公于私。只怕都难以善了。而这逍遥子乃天子之身。虽然表面上式微。却不知还有多少可怕的谋划。就连商周之战。只怕也有大变数。如今他已经亮明人皇身份。自是不能下手伤其性命。须的设法化解这段因果才好。

准提道人也明白了为何自己三番五次邀“逍遥子”入教。都无法成功了----人家可是天子。人界至尊。坐拥四海。又怎会去当那劳什子三教主?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