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歌并不否认,他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诛杀在场的皇子。
因为他知道,不把皇族连根拔起的话,那么国度就永远没有自由可言。
而皇族的根基,在于皇子。
这也是国葬前一晚,楚歌与方人王讨论的问题。
十二月的大选,是齐武夫推出相对柔和的政策。
最根本的目的,是引起皇子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互相竞争和争斗。
最后争了一个头破血流,再由齐武夫出来收拾残局。
而这种互相残杀,注定不能在明面上解决。
因为一旦引起战争的话,那么国度就四分五裂了。
方法很是重要。
新的竞选方式和条件,以及十二月的时间限制。
就是为了防止这一点的出现。
他们可以斗,但不能明着斗,只能暗地里斗。
这是齐武夫的计划。
可是楚歌却有自己另一个相对较为激进的计划。
那就是将所有皇子,以一个特殊的理由聚集在一起,然后由他一并解决。
毕竟,像刚才那样的一击。
说是天灾也没有人会不相信。
即使到时候,他们这些皇子死得蹊跷,可谁也不认为,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谋杀。
当然,这个计划自然得不到齐武夫的同意。
虽然齐武夫同意楚歌的理念,但不代表他会同意用这样霸道的方式来建立新的秩序。
因为这太不符合他的原则。
毕竟,这龙夏姓了两百年的公孙,要齐武夫做出这种弑君的事,他是万万做不到的。
这也是那晚。
齐武夫会当着楚歌的面,说出那句“他十八岁从军到北境,为了公孙皇朝打了四十年的仗”的话的原因。
他齐武夫是将。
永远都是公孙皇朝的将。
楚歌尊重齐武夫的选择,可他并不认为那样子的做法可以彻底拨乱反正。
想要建立新的秩序。
就必须将旧的一切摧毁殆尽。
这才是真正的破而后立。
于是卸任之后的楚歌,便将视角放在了武盟身上。
这其中一部分是因为生死草的原因,另一部分自然是为了后面的事做筹备。
想要一股脑将众多皇子聚集在一起。
就必须发生一起他们感兴趣,甚至可以从中谋利的事。
而方人王,就是最佳人选。
武盟背靠四皇子,一旦楚歌主动与方人王宣战后,四皇子定然会带着支持者到场支持。
而作为他的对手公孙睚眦自然也会来凑这个热闹。
这样一来,几乎就能将剩余的皇子全都引来飞龙山了。
这也是楚歌一改往日低调的作风,高调的与方人王宣战,甚至不惜搞得举国皆知原因。
只不过出乎楚歌预料之外的是,方人王误认为自己进入武圣境,而痛快应战,并且为这一战不断造势。
搞得楚歌不想举国皆知都不行了。
更更出乎楚歌预料之外的是,公孙蒲牢居然会在关键时刻吸收了方人王的力量,从而进入武圣境。
并且因为膨胀,而当场杀了公孙睚眦在内的三位皇子。
这两件事突发的事,倒是替楚歌省了不少功夫。
甚至公孙蒲牢还创造出,比他那个“一个不小心”的烂借口还要更完美的理由。
也就是创造出楚歌可以杀他的完美借口。
一环扣这一环,让楚歌还有些感谢,这些人拼命的演出呢。
虽然过程有些出入,但结果倒是与楚歌料想中的大径相同。
这也是为公孙蒲牢在大开杀戒的时候。
楚歌没有阻止。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