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英雄无敌魔法门之众星传说> 第十三章 节 一诺值千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节 一诺值千金(1 / 2)

言羽给小白兔讲的故事,是“季札挂剑”的故事。

周代的季札,是吴国国君的公子,又称公子札。有一次,季札出使鲁国时经过了徐国,于是就去拜会徐君。徐君一见到季札,就被他腰间的一把祥光闪动的佩剑,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古时候,剑是一种装饰,也代表着一种礼仪。

季札的这柄剑铸造得很有气魄,它的构思精妙,造型温厚,徐君虽然喜欢在心里,却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只是目光奕奕,不住地朝它观望。

季札看在眼里,内心暗暗想道:等我办完事情之后,一定要回来将这把佩剑送给徐君。但为了完成出使的使命,季札暂时还无法送他。

怎料世事无常,等到季札出使返回的时候,徐君却已经染病去世了。季子到徐君墓前凭吊时,随手解下佩剑,挂在碑前的松树上,默默地对着墓碑躬身而拜,然后返身离去。

随从不解地问:“这是吴国的宝物,为什么还要送给已故之君,留在徐国?”季子坦然答道:“会见徐君时,我的内心对他曾经有过承诺,现在他虽然死了,我若不把宝剑送他,就是欺骗了自己的心。君子讲求的是诚信与道义,怎么能够因为他的过世,而背弃信与义呢?”

徐国的人对季子的诚意十分钦佩,他们编歌唱道:“延陵季子兮不忘故,千金之剑挂秋墓。”

“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向被认为是守信的最高境界,但季札挂剑远远超越了这个境界。“一言”、“一诺”须靠嘴巴或白纸黑字应承下来,而季札仅仅是“心已许之”,献与不献完全在于个人的自觉与良心,毫无食言的外部压力,而季札考虑的是是否“背吾心”。虽然徐君已然作古,但季札竟将宝剑挂在树上,毫不犹豫,毫不吝惜。在季札的心中,这把宝剑在世间的归属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把剑赠送给了徐君,自己也履行了“诺言”。这种言出必践、“信”到极处的行为,着实令人感动。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当中以四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寿梦一直有意要传位给他。季札的兄长也都特别疼爱他,认为季札的德行才干,最足以继承王位,所以都争相拥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坚持把王位让给哥哥。季札推荐长兄诸樊继承王位,自己避居于乡野。

寿梦死后,寿梦长子诸樊再让季札,季札推拒,诸樊即位,声明自己死后,季札继位。诸樊死后,寿梦次子余祭再让季札,季札还是不当。余祭让他治理国内一城,季札被封到延陵。季札有治绩,后来季札被称为延陵季子。寿梦三男馀死后,派使者迎季札继承王位,季札不去,反而逃走。王位最后由吴王寿梦庶长子吴王僚继承。馀之子公子光不服吴王僚,杀之,即位为吴王阖闾,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司马迁极其敬佩季札的品质为人,因其“季札挂剑”之守信,“三让王位”之率真,而誉之为“闳览博物君子”。

他也是孔子的老师,是历史上南方第一位儒学大师,也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与孔子齐名,史称“南季北孔”,同时也是孔子最仰慕的圣人。

后来言羽大学和工作时游历苏州常州江阴等江南重镇,也惊奇地发现,季札竟然在沧浪亭“五百名贤祠”等各种先贤祠、名人馆中都排名第一。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当时小白兔听了言羽讲到季札挂剑的故事,十分感动,见贤思齐,一诺千金,立刻将棋谱誊抄了一份,兑现承诺,要将那份古旧的手抄棋谱赠予言羽。

不过言羽也很懂得谦让,看小白兔如此珍爱此谱,也并没有真想索要之意,最终就只要了他新抄的版本,而把原谱留给了他。

回到家以后,言羽照着棋谱摆出来,细细研究。

听小白兔说,这张古谱,是距今千余年以前,中国残唐五代时期的一张名局谱,是古代帝王赵匡胤与得道仙人陈抟老祖所下。

那时的赵匡胤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军卒,整日里游手好闲,还未成为大宋朝的皇帝。赵匡胤性好弈棋,加上他勇谋双备,棋艺进展得较快,等闲好手,均为他所败,于是便有些骄傲起来,夸口说自己是天下第一高手,常发出难逢敌手之感慨。

有一次赵匡胤随军至陕西,过华山时闻听山上有一道士,人称陈抟老祖,象棋下得极好,远近闻名。赵匡胤不觉技痒,登上华山去找老道下棋。陈传老祖见他只不过是个军卒,不愿与之对弈。赵匡胤一听急了,便说要以整座华山为赌。对弈时赵果然初时占优,岂料棋至残局时,他因操之过急而漏杀一子,反被陈抟老祖反败为胜。

棋谱全谱如下:

赵匡胤红先负陈抟

1、兵七进一卒7进12、马八进七马8进7

3、马二进三马2进34、相七进五马7进6

5、炮二进二卒7进16、兵三进一炮8平7

7、炮二平一车9平88、车一平二车8进9

9、马三退二马6进810、炮八进二炮7平8

11、兵三进一马8进612、炮一平四马6进7

13、炮四退三车1进114、马二进一炮8进5

15、马七进六车1平716、炮八退三马7退9

17、相三进一车7进318、仕四进五炮8进2

19、相一进三炮2进420、兵一进一车7平4

21、马六退七炮2退522、炮八平七炮8平9

23、车九平八炮2平824、炮四平二炮8进6

25、兵七进一卒3进126、马七进八卒3进1

27、相五进七炮8平728、炮二平三车4平8

29、车八进二车8进530、仕五退四马3进4

31、炮七进八士4进532、马八进九车8平7

33、炮三平八士5进434、炮七平九马4进5

35、车八进七将5进136、马九进八车7平6

37、帅五进一马5进338、帅五进一马3进4

39、炮八平六炮9平840、炮九退一将5进1

41、马八退七将5退142、马七进六将5进1

43、马六进四将5退144、马四退六将5进1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