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里,左少卿十分无奈,无奈的是身后的尾巴。
她察觉到,叶公瑾在她身边布下的罗网十分严密。
她的家门外就有一个修鞋的摊子。她看出来这是个坐探,每天都在这里守着。她在自己家里做过仔细的检查,还没有发现窃听器。那个东西需要电源,确实不好隐蔽。真有,她也不担心,家里无人和她说话。每天下班回到家里,她顶多就是打开收音机,听一段京戏。
监视她的另一个点,是洪公祠北大门的门卫室。
有一天,她离开洪公祠时,不经意地注意到,那个门卫多看了她一眼。左少卿出门时,回头看了一下,正看见那个门卫拿起电话。她知道,这是告诉电话那头的人,左少卿出门了。
叫她发愁的还是路上的尾巴。她乘车出门,后面就一定会跟着一辆车。她步行,就会有一个或者两个尾巴,甚至三个尾巴跟在她的后面。
跟踪的人无论怎么躲躲闪闪,她也能发现。保密局的特工都是嚣张惯了的,真让他们像个小贩或者乞丐那样走路,他们还真走不出来。
有时,她也很同情那些跟踪的特务。她乘车出来还好,特务们也有车。步行出来时,她和柳秋月要是叫了黄包车,特务也得叫黄包车,否则跟不上。可车钱,跟踪的特务就得自己付。左少卿知道特务的收入都很少,那一点黄包车钱,也会叫他们肉疼。
有一天,她和柳秋月从《宁都报社》里出来,正赶上下雨。看看赶不回去了,她们便找了一家面馆吃饭。透过窗口,她看见那个跟踪的特务缩在对面的屋檐下避雨,衣服已经半湿,冷得瑟瑟发抖,脸儿都青了。
左少卿冷冷地看着他,转身叫店里的伙计送过去一笼小包子。那个特务面对着墙壁,狼吞虎咽。等左少卿和柳秋月从面馆里出来时,那个特务把手举到额头,连连向她弯腰。
但也有让她生气的时候。一次,她们去东亚饭店检查那里的监视点。出来时,跟踪的特务站在门外,正看着远处发呆。左少卿盯了他有一分钟,最后不得不重重地咳嗽一声。那个特务回头看见她严厉的眼神,吓得脸都白了。
回到局里,左少卿找到程云发,说:“你派人就不能派一个顶用的吗?我从点里出来,出门时还得叫他一声。他要是走丢了,是我的麻烦,还是他的麻烦!”
程云发跟她装傻,“什么,这么巧,我最近派出去不少人,怎么就让你碰上了。”
左少卿骂道:“发你的昏吧,不识教的东西!”
程云发很生气,便向叶公瑾诉苦,说:“这个左少也太不讲理了,这事还不明白吗?还用得着这么气性大吗?”
叶公瑾笑着说:“都是行家,有人跟踪,一眼就能看出来。不过也叫你的人跟得隐蔽一些。”他又问:“你一次派几个人?”
程云发说:“至少是两个人,交替着跟。”
叶公瑾很想训他两句,交替跟踪也叫左少给认了出来,这也太无能了。但他想了想,只是说:“你继续吧。”
一连跟了十几天,拍回来几十张照片,都是左少卿这些天见到的人。
程云发和赵明贵查了一下,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看着这些人,连赵明贵也不住摇头。程云发很烦这些具体工作,调查人是最麻烦的。
赵明贵就安慰他,“老程,假设左少是中共特工,她总要有一个联络人吧,是不是?她不可能是一个人单干。老兄,耐心一点,把这些人好好查一查吧。”
赵明贵和程云发开始组织手下的弟兄,对所有照片上的人进行调查。
到了这个时候,左少卿觉得,她用“淹没法”见了许多人,应该差不多了,她可以和张伯为见面了。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很小,但也很严重的事,意外地打破了她的计划。
这天晚上,左少卿是天黑以后八点钟左右出的家门。门外的修鞋匠继续在昏暗的路灯下“营业”。一切都是必然的,她没有理会这个修鞋匠。
她出了巷口,叫了一辆黄包车,顺着中山南路向北走。中山路是一条正南正北的街道,向北可一直到新街口的“旋转门”娱乐厅。她准备在“旋转门”娱乐厅里与张伯为见面。
但是,走到半路时,她隐约意识到出了什么问题。她的感觉一向敏锐。她的这个感觉是,她的“尾巴”没有跟上来。她叫车夫走得慢一点,也许她的“尾巴”很快就会跟上来。但仍然没有。她甚至回头看了一下。她的“尾巴”真的没有跟上来。
这是什么意思?又意味着什么?有什么目的吗?一个圈套?还是那个特务实在无能,竟然把她给跟丢了?左少卿思索这个问题时,连自己也感到滑稽,她居然丢了自己的尾巴。左少卿不想冒险,她要让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她经过一家客栈时,叫黄包车停下来。她进去打了一个电话。她原本以为程云发会接电话,但接电话的,竟是右少卿。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