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妙音,女,24岁。高中毕业后就出外打工,可是为人眼高手低,一般的工作不做,好点儿的做不来。好不容易有了工作,也是超不过三个月。父母看她这样也是跟着着急,就寻思打不了工,就乖乖在村里找个好男人嫁不过人算了。不过古妙音却不同意,因为家庭原因,她不轻易相信人,尤其是男人。为此与父母也是经常吵架,最后父母拧不过,也可以说是伤心了,不想再管她。
古妙音,她绝对就是一奇葩,无家世无学历无长相。平时不**出门,就愿意躺在床上看。这一天古妙音如往常一样吃了刚刚订好的凉皮,就打算继续躺在床上看。可能是因为经常不出门,皮肤显得有些病态的苍白。刚刚一躺下就感觉到眼前一黑,接着就啥也不知道了。
等她再醒来时,看着陌生的环境,一贫如洗的房子,心里苦笑。没想到看了那么多的穿越,如今自己也狗血了一把。想到家里的父母,古妙音心里担心,不知道父母能不能接受如此打击,不知道父母会不会有人照顾。不过又开导自己,自家哥哥古学恒很孝顺,一定会照顾好爸妈。至于自己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吧,还是先看看这是什么朝代吧。
古妙音下床活动活动身体,在这个破屋子里四处翻了翻,终于找到几本书,打开一看是古代的繁体字。因为高三期间有一段时间自己非常迷恋繁体字,所以还看得懂。书中记载,这是一个叫沧月的王朝,类似于古代的唐朝。又根据原主的记忆得知,自己所在的村子就樊山村,人口不太多,但是村风淳朴,就是不太富裕,靠种田打猎为生。村中人多姓樊,而自己这具身体的主人从小无父,与母亲古柳相依为命。直到上个月母亲得病去世,年仅15岁的原主伤心不已,就此卧床不起,直到刚刚咽气,不知咋的就被自己占了身体。巧的是原主也叫古妙音,不得不让古妙音觉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知道这些东西,古妙音又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家,真的是一贫如洗,家徒四壁。摇摇头,来到厨房,看着几乎见底的米缸和案板上野菜,古妙音顿时觉的整个人都不好了。叹口气走出厨房,来到院子里,刚好是四月,播种的季节。原主记忆里,家中有两亩水田,前几日已经被村里人帮忙种好了。所以这些古妙音倒是不愁,眼下让她有些发愁的是现在自己手里没有银钱,还没有吃食。
突然古妙音想起,自己也是从小在农村长大,因为父亲原因上山采东西的缘故,导致她自己对于一些个山里的产品也是很熟悉。想起每年这时父亲都会进山采些野山参,在现代是不咋值钱。如今在古代应该可以卖上价钱的。说干就干,古妙音在院子里找了搞头,背好竹篓,就出了家门。
古妙音家住处比较偏远,因此她走了一刻钟才看见村里的住家。记忆里原主是个孤僻的孩子,对外人都是**搭不理的,也就没有什么朋友。所以古妙音也不怕被人找到破绽,路上遇到几个大娘,只是微微一笑就各走各的。不过大娘们倒是觉的今天的古妙音变了,具体是哪儿,说不上来,只是感觉。
古妙音不理那些大娘是怎么想,按照记忆中的路线很快就进了山,这里的山还是比较原始的,有些野兽,古妙音也不敢向深处走去,就在外围找。
也不知是运气好还是咋的,古妙音一个上午找了不少的山参和几种蔬菜苗儿,有西红柿、辣椒、芹菜,还捡到十几个鸡蛋,返程的路上还摘了不少木耳和干蘑菇。返程时就没有来时那么快了,长期营养不良的十五岁小姑娘背着二十几斤的东西实在是吃力。古妙音中午往回走,直到傍晚才到家,卸了东西,就冲进屋里,喝了有一大瓢的水才解渴。
这才走到院子里,拿出鸡蛋和蘑菇,木耳放进厨房。又拿着菜苗,在院子里开了一片菜园,将苗儿栽里又浇了水才把山参拿出来整理,又放好。这才抱了柴,准备做饭,直到点火时用着打火石拼命摩擦时,古妙音忍不住了,坐在地上放声大哭。本来嘛,被家里父母疼了二十多年,根本就没吃过多少苦,如今来到这个要啥啥没有的地方,放在别人身上不知哭了多少回了。古妙音这还算是好的,边哭边打火,终于点着了,古妙音用袖子摸了一把泪就开始蒸饭。饭熟后,古妙音又用热水泡了木耳,打了鸡蛋,切了葱姜蒜,才把油倒进锅里十分钟后一道简单的炒菜就做好了。简单的吃了几口,累的不行的古妙音简单的冲了个澡,就躺在木板床上睡了过去。
一夜无梦,第二天古妙音起来时感觉腰酸背痛,真不想动,但想到如今自己的处境,不起不行啊,这破房子如果要是哪天刮大风都容易倒了。竟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回去,还是打起精神,努力让自己住的舒服点儿啊。
吃完早饭,古妙音又上了山,这回她去的早回来的晚,收获比昨天多。不仅有找到十几个鸡蛋,还在一处陷阱里捡了一只活山兔,山参也比昨天多。古妙音很是满意,回家的路上给兔子割了几把青草,到家后把兔子扣好扔把草,拿个破碗添好水放进兔笼里。在远处看兔子吃食才放心的吃饭。一连七天,古妙音都是如此,白天进山晚上回家。
第七天晚上,古妙音看着这一个星期的收获第一次笑了出来,准备第二天到县城卖山参换钱。第二天古妙音早早就起来,装好药材,锁上门就出了家。来到村子里,正好看到村里的赶车人樊城樊大叔正正准备离开,车上还坐了几个人,有男有女。古妙音远远的就开始喊:“大叔,等一下,樊大叔。”
樊大叔等到喊声吁了一声把马车停下,古妙音这才松口气上了马车。古妙音这也才看清车上坐的人。坐在前面年龄大概四十多岁的男人是村里的村长,叫樊长青。他旁边坐着的妇人,是他的妻子,樊刘氏。樊刘氏与原主的娘亲是好友,经常接济她们。村长知道也知道娘俩过得紧吧,也是经常接济她们,就如今年的田地,就是在村长的组织下才种好的。所以古妙音心里还是挺尊重这对夫妻的。
车里坐着两个年轻的媳妇,是村长的大小儿媳,分别是孙巧儿、王玉珍。一边的车尾坐着一个穿红戴绿的婆子,是村里的媒婆,樊叶氏。古妙音心里涌上一股厌恶,原来这媒婆给原主介绍过婆家,是给县里的地主刘山东做侍,要知道那刘地主已经五十多岁了。这古妙音的娘能同意吗?所以就拒绝了这婆子,没想到,这婆子到处说古妙音娘亲的闲话,才导致她病情加重去世,所以古妙音怎能不恨她?压下心里的厌恶,古妙音刚上车就向村长夫妇问好。
“村长大叔,大娘,巧儿嫂子,玉珍嫂子你们也去县城啊?”
“妙音啊,大娘听说你病了,哎,你娘去了,大娘知道你伤心,不过日子还得过,是不?以后家里缺啥就来大娘家,大娘和你娘是老姐俩,大娘说啥也不会让你受苦。”樊刘氏抹着眼泪说道。被村长瞪了一眼就不敢哭了。
“没错,你大娘说的对,大叔这辈子也没闺女,就把你当闺女了。”
“嗯,谢谢村长大叔大娘,不过我已经想开了,你们不要担心,我要帮忙一定会麻烦你们的。毕竟我也不认识几个人了。”
之后古妙音就和村长一家闲聊,而那樊叶氏看古妙音搭都不搭理她,心里气的不清。古妙音看到她的脸色,心里暗爽。而她这自以为隐秘的活动被村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