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浪里诗瓢> 第二十八回 为民席地解难题,探母再上凤栖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回 为民席地解难题,探母再上凤栖山。(1 / 2)

且说:唐求从滚滚的波涛上遗开双眼,把视线平遗到砂墩下的坡地上,他用目一测,思幕上立刻现出一道碧流,滚滚流上了坡地,他高兴地笑道:“有了!”

一句话引起了众人的兴奋,大家在心中都升起不约而同的想法:“无论什么天大的难题,只要唐爷一笑就解决了。”人们坐在唐求的身边,不仅感到亲戚和温暖,更觉得自已什么都不怕,而且做什么事都有依靠,都是信心百倍!此刻在坐的人都兴奋地望着他,默默地等待他说出奇招妙策。

江岸上静悄悄的,没有一点而人声,只有江涛在不停的回荡着……

唐求凝思的目光,从水波到坡地的水平线上,默默地遗来遗去,在他的心中浮想起了李冰<深淘滩,低筑堰>的六字密诀!此时在他的心中已构成了一幅施工图案,他站起身来向人们宣布了安装水车的方案:坡地上深挖安装水车的导水沟,在江中低筑堰拦水引流,……!

赵斑听了双眼一亮,真是一句话提醒了梦中人:“哦!大人说的深挖沟,就是要在沟底的深浅上大做文章,让水从高处流向低处,造成

水的最大冲击力,把水车排放在凶涌的激流中,我的水车就威力无穷

了!”

唐求一把抓住赵班的手:“你呀!真是鲁班爷的高徒呀,现在你就用鲁班尺测算出引水沟的坡度,坡度越大,水的冲击力就越强,但要注意;余水的顺畅导出。拦水堰不出水面,重在引流!且又不阻塞洪流。我们安装在江岸上的水车,就万无一失地长转不停了”

“好!”赵班高兴得欢呼起来,此刻他得到唐求的指点,真是如神人引渡迷津,一步就跨出困境,眼睁睁地看明了引水灌溉的胜利前景!他信心百倍地说:

“我昼夜加班,首先测算出引水沟底的斜坡度,保证他们准确开挖,新沟一次修成!吉日装机引流,提前春灌播种!”

“提前春灌播种!”几十代人梦寐以求的幻想,今天终於要存现在砂墩子人的眼前,这么令人欢欣鼓舞的事,一下就传遍了青城全县,成为全县贫富城民最关心的一条新闻!

奋发图强的砂墩子人,无论男女老幼,都自动参加了挖沟修渠的队伍,不计报酬的终日挖渠不止。

一个多月过去了,不仅有一台台的水车造出,而且已在衙门里安装试车成功,这一喜讯使那些白眼观唐求的财主们,被事实惊得目瞪口呆。原有几个秋后算账派,很有把握唐求是无能引水上砂礅子的,他们心想;古人,神仙都无法解决的老大难,他一个乳气才甘的小子能超神人,这完全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们已经着好一切准备:唐求修不成灌溉渠,引不来抗旱水,

就要联合全县的百性,清算他借修渠为名,实是暗中贪腐的行为,挑起全县百姓一起来驱逐唐求!把他拉下台!

这恶劣的行动计划,在财主集团中暗暗进行着,唐求并不知财团实施的毒计,更不知曾银山就是财团派来试探和捣乱引水计划的先遣队员!

唐求没有什么顾忌,更没有半点私心杂念,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扑在设计和实施引水工程上,尽心尽力日夜筹划。殊不知一个个引水工程的难题都被他破解,财主们真的惊呆了:万万没有想到,唐求还有这鬼斧神工呢!不仅把几十代人难以实现的幻梦,都要变成了事实!而且还把财团的走卒--曾银山,也弄得背离财团,听说听教地当起了堰长,守理守法,为修渠而卖力!财团感到:恶匪被制服,财主也只好低头!

百姓们见到了引水上砂墩就要实现,大家对生活充满了期待,从而安下心来,都勇身投入到火热的工程上去,献策献力,创造青城县人的幸福。

唐求上任的年代里,全力剿匪,力主修沟引水,历时三年多,公元八九二年的初春,砂墩子人才看到了引水能成功的希望!这天他和赵斑决定了安装水车方案后,正要与赵班他们一起去看引水渠分流引灌的分布开挖时,突然衙役来报:蜀州陈大人送来加急通报,请大人即刻回衙。

唐求临走时,向赵班和赵忠俩弟兄,交待了有关开沟引水的重大

问题,才转身回衙!

唐求回到后衙书房中,衙役领来一投书人,此人面带警惕性,小心翼翼地把一封珠笔签乙的公文信包,双手递给唐求:“请大人签收,”

唐求画乙签收后,目送投书人离去,才忙拆封观看,第一封是喜报,说去年(天顺2年)刘崇望领兵围剿太监集团,杨复恭被李超将军斩於马上!看完心中高兴,巴不得立刻把喜报送到弟妹杨燕手中,让她能吐一口怨气!

第二封,是说匪首李不通已於昨日,在北门刑场行刑处斩 !因王建要提人犯去成都从审,怕其中有诈!因他四处搜罗强暴土匪,扩充实力其企图不测,

固尔秋前行刑斩之,以除后患!

第三封是通报:王建於今春逼韦昭度回长安,独自主持成都节度使,韦昭度未行,王建就杀了昭度的舅舅,煮成人肉汤要他喝!说:军中无粮以此充饥!韦昭度十分恐惧,数日后濳回长安,以此看来,恐怕蜀中将有大变。

唐求看完三封通报,心中又增了一份愁怅:韦昭度是昭帝派到成都来的亲信,镇守唐室多次逃难的大后方。如今的王建,一定是出于为割剧作充分的准备!所以先排除皇室亲信,去除皇家耳目,有利于他独立称王!王建这一招真毒劣!看起来西川将又要掀起一场大的风暴。恢复青城人民的生机,又要受到催残了。

唐求默默地沉思着:王建此举与朝庭中的变数,定有密切的关

联,削灭了杨复恭后,难道朝中还有另一个更大的杨复恭吗?也或是藩镇的割剧已在加紧,而使昭帝及及可危!王建才敢咄咄逼人,拒皇室亲信于川外,这是唐室江山将要沏底倒台的:头一个强力信号!

不过崩溃也好!倒台也罢!都不值得惋惜和留恋:因为唐室几百年来滋生出一代又一代的贪腐官僚,都不顾百姓的生死而争名夺利和称王称霸。虽如随朝末年,但就是没有如李世民一样,一刀能定天下,一旨能救百姓于水火的圣人再现!

无论李克用,李茂贞等等有名的野心家,都没有安帮定国解民于倒悬的行动而礼义于天下,百姓是不会信服的!看来百姓又要经受一场,不可被免的大灾大难了!

当然王建这个腹无半点墨水,贪心十足的丐邦邦主,将来若要统治川西,百姓如何生存!真不堪设想!

唐求想到此更感心痛!他默默地苦苦沉思:唐室垮塌!天下大乱丶藩镇割剧丶分裂称王的格局已经形成,无人能有回天之力!不过当前青城县在动乱前夕,还有周旋调控的时间。当前百姓们还能暂得安居乐业,不如趁此良机,加紧把全县人民的生产条件进一步优化,让百姓们在动乱中,也有能力创农业丰收的决定条件!至少能保持每个百姓的最低生活!

他决定了自已的决择,就要一丝不苟的作到底。为了实现他心中的设想,把一切俱有不良引响的消息,全都避而不言!自已忧郁在胸。

晚餐后,人们都散去了,唐求把三封通报的实情和自已的一些设想,告诉了岳父大人顾先秦。

顾先秦听了唐求的话,沉闷一会儿才说:“就如……就如;天要吹风丶天要

下雨一样,虽无能挽回大好晴空,但能预测风云变幻,早作防患于未然,提前完成引水灌砂墩,永远造福于人民的事,老夫何乐而不为!就凭这把老骨头,也和你一块儿活出去了。”

岳父大人的话激励着唐求,他忙向岳父深深一拜:“岳父大人,真是我坚石可靠的泰山!小婿为了青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宁为民碎,在所不惜!一定要在风云突变之前,实现我在青城全县百姓面前,所许下的一切诺言!”

“好!”顾先秦高兴地赞扬,并说出了自已的筹谋:“王建野心不小!决不可同谋而欺百姓,他从东来我便西去;‘道不同,不相为谋’”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