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吉的领路下,福满和福生抬着箱子跟着去了崇政殿的后殿。
而羽安帝也转身跟了过去,留下众朝臣议论纷纷。
“想当年薛老王爷在世时,领兵打仗是最厉害的,多少年过去了,除了陛下当太子时同先薛王驱逐过蛮族外,再没有像样的将领了。”
“唉,都是奸人陷害啊。”
话音落后,众朝臣纷纷看向了站在前面的李杞柠。
李杞柠微微侧头,心里好个无语,真是面上罪人,骨子里受害者啊。
他们说的先薛王是她舅舅好不好!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薛老王爷和大长公主的女儿,也就是先薛王的妹妹薛暖,嫁给了瑞国公,生下了李杞楹。
却不知薛暖真正的女儿正站在朝堂之上。
朝臣们的议论并未停止。
“我瞧着新薛王文绉绉的,怕是不能继承祖辈父辈的荣耀了。”
“如今是以文治国,搞那些打打杀杀的做什么?我看啊,新薛王是生逢时。”
“文治还不是有战乱,南境部族那么多,谁知道哪天又杀出来其中一个,让人措不及防的,你说我们这些文官,还不是束手无策,还要小女娃捐钱做衣裳。”
李杞柠一听,嗬,什么意思?
一群面对南乱束手无策的迂腐书生也好意思说她!捐钱捐不出,对策也想不出来。
而这时始终没有说话的景泊颜凑了过来,在她耳边小声道:“枪打出头鸟,你舍了银子也不见得是英雄。”
“我……”李杞柠气急,都是一群什么人啊。
在他们的议论中,庆吉来到殿前,躬身道:“传陛下口谕,新战甲可御敌,命李直谕携中庭赶制,如有需要,其他部竭力配合,不得有误。”
听此,朝臣们皆应道:“谨遵陛下口谕。”
迫于时间压力,李杞柠懒得理会那些朝臣的言论,当务之急,是尽快做战甲。
回了中庭,召开紧急会议后,其他各局的女官也抓来打下手,再到宫外寻了能工巧匠,勉勉强强凑足了人数,便开始动工了。
历时一月,将将做好了千件。
此时距离南境战事已经过了两月,再有几月,便是年节了。
幸而庆国公府家,有一公子爱舞刀弄枪,平日里最喜研究兵法,年轻时也曾在军队待过,虽无军功,也可一用。
所以近两个月,都是他领着七拼八凑的军队,抵御来犯的部族。
战甲交到兵部的次日,一部分士兵出发去往了南境。
李杞柠没有去送他们,只忙着继续做战甲的事,战甲远远不够,还要多找些人手才行。
于是她动用了锦华记和如意坊,又借用了慕修睿的婢女和小厮,宫内宫外没日没夜地赶工。
终于,将士们都有了新的战甲。
这日难得李杞柠有时间上朝,她也算是松了口气。
不过没想到庆国公从曲余赶回来了。
一同回来的,还有肖淳。
“陛下,三个月了,犬子在南境待了三个月了,他平日里是喜欢……可那都是纸上谈兵啊,陛下。”
庆国公一把年纪,匍匐在地上,不停地哀求着。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