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面选好后, 白洛就开始找匠人装修。按照她的设想,青云坊的夜宵食肆应该无限接近于现代的烧烤摊,露天摆上百八十张桌椅板凳, 桌上架起烧烤炉,旁边摆上一大扎啤酒,客人们乘着夜色,一边撸串一边天南地北地聊天。
这样的布置在卫生和整洁方便自然比不得商场中精致的烧烤店, 但不知道为什么, 白洛始终觉得, 夜风比空调风更怡人, 露天比室内更惬意。
或许,这便是美食纪录片中经常提及的人间烟火气。夜晚下班后或者放学后, 和家人一起,或者约上三五好友,寻着香气最旺的摊子出发, 点上几十串不知道是不是纯羊肉的羊肉串, 几十串特色串,或感叹生活艰辛, 或祝愿前程似锦,伴酒对歌,感叹回不去的青春岁月。
铺子里面的空间是外面空地的一半大小, 这里便不能再如同外面一般粗犷。零零散散布置一些桌椅, 彼此之间用屏风隔开, 既能保证私密性, 又让人觉得心里亮堂。
靠墙的地方被放上了一排吧台, 这里适合独身的客人,安静、不容易被人打扰。
墙上挂着的是白洛央着端王画的菜品展示画, 喷香流油的羊肉串、金黄酥脆的薯条、裹满酱汁的炸鸡、夹着炸鸡排生菜沙拉酱的汉堡、冒着气泡的冰可乐……
端王画工一绝,虽未吃过这些东西,但仅仅凭借着白洛口述,便能将这些小吃画的惟妙惟肖,让人垂涎欲滴。
偶尔有路过的学子,好奇地往新开的铺子里瞅一眼,便被这大师般的画工惊艳,但下一刻,意识到这并不是他们崇尚的寒梅墨竹,又摇着头走了。
也有那对美食感兴趣的学子,浑身珠光宝气,被装饰画吸引,进铺子来问价格,知道后眼中立刻出现若有若无的鄙夷,也摇着头走了。
白洛将青云坊的学子分为三类,第一类吃不起夜宵又看不起别人来吃夜宵的,第二类吃得起夜宵但鄙视她家夜宵太便宜的,第三类才是吃得起夜宵又愿意来吃的。
前两类占青云坊学子的大多数,最后一类尤其稀少,还多半是熟人,比如陈怀远和郑寻年。
定好装修和做完初步的市场调查,白洛便放手,让舅舅和曲老汉处理夜宵摊接下来的事情。这两人身体在强身健体茶调节下越来越康健,加上又是闲不住的性格,索性白洛便将装修和招聘伙计的事情交给他们,让他们忙起来,还不容易生病。
想到前世很多暴发户骤然变富后,便终日沉迷打牌喝酒,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得了数不清的“富贵病”。白洛就觉得适当的忙碌对于身心健康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没过几日,端王便差人把宫中的月月红送来了洛潇朝食花园。白洛分出一些,修修剪剪,放入瓶中,摆在桌案上。另一些,便用来入菜。
首先便是酥炸月月红,将新鲜的花瓣用糖渍过,裹上加了鸡蛋、牛奶和糖的面糊中,下油锅炸酥,形美而味酥。
其次便是用来熬杏仁粥,杏仁,月月红,加上白糖和大米同煮,煮成的小甜粥倒是既鲜妍俏美,又具有干果香和花香。
剩下的便拿来做花茶,快入暑了,在琉璃壶中泡一壶花茶,在花团锦簇的朝食花园中品茶吃糕,真真快活的很。
白洛做花茶时便想到,常来的仕女们该很喜欢这些花做的吃食,可真正将这些菜加入菜谱时,朝食花园的客人种类却发生了变化。
原来来这里吃饭的多是些刚过及笄之年的官家小姐和追求风雅的文人士子,打眼瞧去,全是年轻面孔,倒衬得这花都不如客人娇艳鲜活了。
但如今,店中多是染霜的鬓角和深刻的皱纹,这些人大多非富即贵,有下人大半夜便来排队,自是比那些辛苦自己排队的人快些。有时候,店中忙碌一上午,都见不到一位年纪低于四十的客人。
吕如素已经数日未来吃朝食,取而代之坐在她长期租下来的位置上的,是日日新鲜的中老年男子面孔。
这些人皆拿着吕如素的信物,言谈举止也颇有格调,养尊处优的派头没几句话便显露出来。
白洛猜想这些可能是吕如素家交好的书朋亲友,就是不知吕如素为何要将位置让给他们。她隐隐有些担心吕如素出了何事,但自家店中的云姓伙计却是明晃晃的担忧了。
吕如素没来吃朝食的第三日,云鹤已是时不时唉声叹气,待到第五日,这人便成天无精打采的,活像是累了多日未眠一般。
但这人又骄傲的很,死活不去吕府问询究竟发生了何事,就是每次叶纤云来吃饭,恨不得把耳朵黏人家身上,听一听有关吕如素的事情。
白洛既然领了师父的称呼,便自觉该负起师父的责任。于是那日碰上叶纤云时,她拉住叶纤云问起了吕如素可是生病了。
叶纤云挠了挠头,“素素?素素无事啊。”
白洛看了不远处抓心挠肝的云鹤一眼,又问:“那她为何不来这里吃朝食了?反而将自己的信物给了旁人。”
叶纤云咬了咬嘴唇,不好意思道:“我这些日子成日里和明瑞哥哥在一起,倒是不清楚素素那边,不如我今日回去问一问,问清楚后再来和姐姐说。”
白洛点头,余光中看见云鹤重重舒了口气。
待到第二日,叶纤云不仅带来了答案,还将说出答案的人一并带来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