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三十五年三月初三,有阐教金仙相助的西岐大破闻仲商军。闻仲见商朝气运已失,遵师叔袁洪嘱托,在绝龙岭前施展玄桑灵符化光而去。
西岐大获全胜,由此将举兵伐纣。姜子牙将登台拜将之日选在三月十五吉时。
歧山兴建将台,以便拜告皇天、后土、山川、河渎之神,捧拨,推轮,方成拜将之礼。
建成之后,只见:台高三丈,象按三才;阔二十四丈,按二十四气。
台有三层:第一层戍己土;东边立二十五人,各穿青衣。手持青旗,按东方甲乙木;西边立二十五人,各穿白衣,手持白旗。按西方庚辛金;南边立二十五人,各穿红衣,手持红旗,按南方丙丁火;北方立二十五人,各穿皂衣,手持皂旗,按北方壬举水。
第二层是三百六十五人,手各执大红旗三百六十五面,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第三层立七十二员牙将,各执剑、戟、抓、锤,按七十二候。
三层之中,各有祭器、祝文。自一层之下,两边仪仗,雁翅排列。真是衣冠整肃,剑戟森严,从古无两。
武王伯邑考登台,将令天子旗,令天子剑,令天子箭递给子牙,正式拜将。
子牙领了军令,下了将台。往歧山芦蓬而来,却是阐教众仙云集,前来见证登台拜将盛举。
正闲聊间,只听得空中一派笙簧,仙乐齐奏。
有诗为证:紫气空中绕帝都,笙簧嘹晓白云浮。青鸾丹凤随鉴驾。羽扇诲幢傍辘驴。对对金童云里现,双双玉女佩声殊。祥光瑞彩多灵异,周室当兴应赤符。
元始天尊驾临,诸弟子伏道迎接。子牙俯伏,口称:“弟子愿老爷圣寿无疆!”
众门人引道,酌水焚香,迎鸾接驾。元始天尊上了芦篷坐下。子牙复拜。
元始丹口微开:“姜尚,你四十年积功累行,今为帝王之师,以受人间福禄,不可小视了。你东征灭纣,立功建业,列土分疆,子孙绵远。国运延长。贫道今日特来敬你。”命白鹤童子:“取酒来。”
斟了半杯,子牙跪接,一饮而尽。元始又说道;“此一杯愿子牙成功扶圣主。”又引一杯:“治国定无虞。”又一杯。“速速会诸侯。”
牙吃了三杯。
诸般事情解决,元始天尊告辞,飘然离去。
众仙嘱咐一番门人弟子,而后纷纷各归仙山洞府。
牙随后登台点将,叫众人排练阵法。这些阵俱按六韬之内,精演停当,军士方知进退之方。
却是: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山月儿阵;四门斗底阵;五虎巴山阵;六丁六甲阵;七纵七擒阵;八卦阴阳子母阵;九宫连环绝命阵;十代明王阵;天地三才阵;包罗万象阵。
操练停当,选在纣王三十年三月二十四日,西歧起兵东征。
经过燕山,往首阳山而来之时,遇到名士伯夷、叔齐二人,俱都宽衫、博袖、麻履、丝绦。
这二人却是忠臣良士,劝说武王不要伐纣,却是被姜子牙驳斥一顿。
大军毫不停歇,这二人却是无奈。以至于后来西周得获天下,二人齐入首阳山,耻取周粟,采薇作歌。终至守节饿死。
大军一路横扫,却是直奔汜水关。
姜子牙在汜水关前安营扎塞,却是计划分兵三路,一同征讨青龙关,佳梦关。
这三关上虽有截教弟子,但是都是一些学的一鳞半爪之士,何况有没有截教高人来援。虽对西岐大军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是到底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西岐大军也是顺利通过。
界牌关,穿云关,潼关,过关斩将,一路顺畅,最后八百诸侯齐聚孟津,直逼朝歌。
纣王尽管勇猛,但是毕竟疏于操练,难敌西周强将,首次出征,败落而回。
妲己、胡喜媚等三妖却是倚仗妖术,欲要斩杀姜子牙,不料姜子牙在营中布下五雷正法,克制邪魅,三妖无功而返。
心惊胆颢之下,三妖驾起妖气,欲要逃脱。
只见:妖光荡荡,旭日无光;冷气飕飕,乾坤黑暗。沙漠漠怪尘黑,雾漫漫妖惨气。九头雉鸡精、九尾狐狸精、玉石琵琶精飞住前逃,似电光飞闪。
雷震子与杨戬,并韦护,紧紧追赶,如骤雨狂风。
那杨戬追赶九头雉鸡精,只见杨戬仗剑飞身赶上,取出哮天犬。
那犬乃天犬修成灵性,见妖精舞爪张牙,赶上前一口,将雉鸡头咬吊了一个。
那妖精也顾不得疼痛,带‘血逃走。杨戬见犬伤了他一头,依旧走了。心下着忙,急架土遁紧赶。
雷震子追九尾狐狸精,韦护追玉石琵琶精,紧追不舍。
只见前面一杆黄幡,空中飘荡。香烟蔼蔼,遍地氤氲,宝盖飘扬,有数对女童,分于左右;当中一位娘娘,跨金凤而来,乃是女娲娘娘驾至。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