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皓轻咳一声,抱拳:“谢泰小郎君赐教!”
他这么一说,李泰到了嘴边嘲讽就吐不出来了。憋在嘴里,活像河豚。
李丽质小萝莉看哥哥憋屈,又没忍住噗呲笑了出声。
李承乾本来也被杨皓跟他们这些小孩子耍那小无赖,本就觉得有趣。有人笑了,一下也没忍住大笑起来。
李泰想生气吧,但一张嘴不觉也笑了起来。
这杨皓什么人嘛?
明明牛高马大的,却还跟他们这些小孩子这么明目张胆耍赖皮。
但,他也觉得这样挺好玩。
杨皓的脸皮厚不是说着玩的。被几个小孩子笑了,依然坦然处之。
他轻咳一声,说:“好,我们就借用泰小郎君的大作继续说。”
李承乾忙收住笑声看向那张图。
只见杨皓用东西衬着,在两个圆之间画了一道横线。
杨皓放下笔说:“我们可以这样印刷。在这两个滚筒上安装活字。这条直线,是一个平台,一边是送料台,专门传送白纸;白纸经过两个滚筒印刷,正反两面就都能印好字。然后从另外一边出来。”
他顿了一下,说:“其中的难点,是两个滚筒,必须是浑圆的。而且两个直径必须一致。还有就是进料要与滚筒转动频率必须一致。”
李承乾瞪大了眼睛,问:“滚筒装活字?这怎么装?还有,进料与滚筒转动频率一致,又是何意?”
杨皓再画图。
“滚筒可大可小。但是必须是能安装整页活字。可以是一页,也可以是两页三页。如果滚筒太小,活字确实不好安装。我们可以设计大一些。每一页之间的活字,就必须留白。
“这个留白的宽度,就要跟进料时每一张白纸之间的间距对应。不然字无法完全印在纸张上。这就要求滚筒转动与进料必须同步。那就必须设计一个系统传动……比如这样……”
这个时代,也做不出什么传动系统。也就是齿轮杠杆和皮带,再多他也想不出来了。
没有电力,就只能用人力。
像印刷这样需要频繁调整的活,不管风力还是水力?
都不适合!
当然,也可以考虑用畜力。但畜力也不如人力那样灵活控制。
他夸夸其谈,说得却很细很浅显,又是图文并茂。
连李丽质这个小萝莉都听懂了大半。
李承乾和李泰都是聪明人,那里还有听不懂的?
“杨六郎,既然你通晓如何做,乾恳请你做出来。若是这印刷系统面世,印书再不是难事。”
杨皓摇头说:“乾小郎君忘了一句话:知易行难。”
他指着滚筒说:“为何我一定强调滚筒一定要滚圆,上下滚筒大小要完全一致。那是因为,如果不浑圆,上下大小不一致。则会正反面位置对不上。
“而且,会有地方因为压不紧实,而模糊不清。
“可这样的滚筒不是顶尖的能工巧匠做不出来。”
其实也可以只做一个滚筒,单面印刷。只不过单面印刷则有可能会在印刷反面时因为拖拽摩擦纸张,导致已经印好的文字变得模糊。
而且已经印刷过的纸张,会不再平整。再次进料,容易打折。
“能工巧匠,乾去找。”
杨皓又摇头,说:“乾小郎君还记得皓之前与你说过?印刷效率的提高,必须是建立在造纸效率提高的基础上的。纸张不够用,印刷效率再高也是白搭。”
这会的纸张,都是手工纸呢。
或者说,手工做纸一直要持续到明清时代。
所以活字印刷是在清晚期才真正开始起步。在那之前,虽偶有活字印刷的,但其实也昙花一现。
没有高效率,活字再好也好不过印版。
“乾记得。乾还记得六郎还说过,任何术都需要积累。术需要一个引领。不知六郎可愿与乾一道,做这引子?改进那造纸术?哪怕只改进一点,也是利国利民。”
杨皓恍惚了,摇头说:“皓做不到啊!”
若是之前,李承乾大概会想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会勉强。
但刚才看过听过杨皓画的图,他知道只要杨皓想做,就一定能做得到。
至少,杨皓知道该如何做。
他起身叉手弯腰:“乾信六郎。六郎定能做到。敢情六郎与乾一道,行君子之大仁。”
这是大礼了。
没见几个护卫都用羡慕妒忌恨的目光看着杨皓了。
杨皓确实没看见。
他更加恍惚了。
李乾这个小屁孩刚说什么来着?
他说,信他。
哈哈……真他么的戏剧。
如果,他刚才没突然意识到这小屁孩的真实身份……或许,他也就是一笑而过。
就在刚才,他丢脸之后,突然意识到李泰是李泰……那李乾就未必是李乾了。
当然,李二郎君大概确实是李二……
或许他……
“六郎……请与乾一道,行君子大仁!”
杨皓缓过神来,笑意渐渐溢出嘴角,起身郑重回礼:“如此……皓,就试试吧。”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